老师,请守住您的秘密

2018-10-20 11:26田道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春酒文本文章

田道源

心理学上有个观点,一个拥有高质量秘密的人,才是一个心理成熟度高的人。

在省教育厅组织的远程研修“一师一优课”观评课阶段,我观摩了六节初中语文的教读课——《雷电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春酒》《变色龙》《云南的歌会》。执教老师都做了精心准备,表现出了较高的教学技艺和敬业精神,但他们都有意无意地提前泄漏了需要学生着力探究的文本的秘密,这也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被忽略了但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提前剧透太强势

有些执教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就已经明示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根本没有给学生自我感受和解读的机会。

执教《雷电颂》的老师在课堂导入时说:“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一颗高贵的灵魂,去倾听一位文弱的文人在遭奸佞阴谋迫害之后发出的刚正不阿、大义凛然的呐喊,他就是屈原。”且不说这句话本身是个病句,只说老师在一开课就已经给出了人物的性格——刚正不阿、大义凛然,定好了文章基调——呐喊,本应由学生到文本中去读出来的东西,却在未读文本之前被老师明示和定向了。导入的目的本应是设疑激趣,吸引学生专心投入学习的,岂能一上来就把他们贴到唱颂歌的天花板上,万一某个学生的初读感受并不像老师所说的这样呢?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文学常识。2.在朗读中把握剧中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体会屈原热爱祖国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3.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和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

学习当然要有目标,但把一些本应通过研读,探究出来的结论在学习之前就告诉学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还没看一眼文章呢,可是这篇文章的主题,甚至主要写作手法,就已经硬塞给学生了。

到此应该让学生去读书了吧?不,还没完。

老师又投出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齐读,然后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文学常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结果介绍写作背景的学生看着自己的笔记这样读到:“《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时期,郭沫若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借历史上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卖国与救国尖锐而激烈的斗争。”至此,文章的象征意义和写作意图已经被揭昭然了,虽然学生可能自己都不明白这些话的真正含义。

然后,教师让学生听配乐录音,谈感受,说说屈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然后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明理由;再就是课堂检测了。课堂检测六个小题分别是:注音、找错别字、找标点错误、成语运用、修辞方法。最后在齐读声中下课。

教师用已有的对文本的解读覆盖学生的初读体验,这绝不仅仅是特例。

如《春酒》的教学,老师在导课环节先放了电视台为孔府家酒做广告的视频片段,刘欢深情演唱“千万里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我的家,永生永世不能忘。”老师问大家表达了什么感情?学生回答:思念家乡。

老师说:“现在我们走进琦君的故乡,品尝她故乡的春酒”。然后还没有让学生读书,接着说根据导学案上的材料,按时间顺序找出作者的家在哪里?学生回答:“温州、杭州、台湾、美国。”“文章中作者写了哪里的家?”“温州。”

题目是《春酒》啊,并且文中的内容主要是在写喝春酒啊,可是教学的初始老师一直在引导学生说“家乡”,那思乡之情本来是蕴藏在醇美无比的春酒和美好的童年生活里的,还有埋在心底的对那酿春酒的母亲的怀念。可是这样一教,那一份感情的醇厚、含蓄、深沉呢?学生的初读体验呢?

在《变色龙》的教学中,教师也在一开课就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读:“1.了解俄国沙皇警犬的丑恶灵魂,认识沙皇统治的腐败和黑暗。2.学习运用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手法。3.理解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然后,老师用PPT进行了背景介绍:“《变色龙》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当时亚历山大三世采取更加反动的高压政策,加强了宪兵警察等专政机构,豢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的却是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其中已经泄漏了很多从文章中提炼出的内容:如本文的主人公是奥楚蔑洛夫,身份是俄罗斯军警,特点是欺下媚上,镇压人民,为沙皇服务。

当说完这些之后再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与主题几乎被清清楚楚地解读完了,还整体感知什么呢?

老师,课前请不要出示答案式的教学目标,即使您胸有成竹也要三缄其口,并且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指向学生的学习行为。比如有的老师教读《背影》,教学目标制定为:“1.说说《背影》写了几件事,找出文章的叙事线索。2.质疑探究,体会并说出文中所叙之事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3.学习运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这些教学目标没有成型的结论,是容易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

文章需要素读,切勿提前剧透。

二、阅读理解守边界

学生初读文本,最尊重其主体地位的方式是素读。没有任何的背景介绍,也不要有什么阅读思考题,就是净心去阅读。学生初读的时候就是带着一份好奇去感知文章內容和情感,看有什么入心入脑,那一定是文章本身带给学生的感受,而非受了第三方的引导或暗示。当让学生说一说初读感受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确认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处在什么水平,如果读不懂,他卡在了什么地方。

当然仅仅停留于文本素读还是不够的,如何来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呢?这就要进到第二步,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素读的感受是学生自己的——“我的”,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作者“他的”。他的人缺席,而其代表——文章却在场,那就要深入文章内部,读出他的思想和情感,请“他”到场。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已经很难了,因为每个人对别人的理解,对别人作品的理解,总要受制于自己的知识和情感背景,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重建的过程。我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本来预设的主题是批评菲利浦夫妇金钱至上的世俗观,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但是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菲利浦夫妇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于勒当年行为不正,糟蹋钱。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他哥哥应得的那一部分。他哥哥并不富裕。而哥哥只是按照惯例,打发他到美洲去了。这已经是相当好的哥哥了。”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班内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

是啊,学生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可是此时如果纠缠于菲利浦夫妇做得对不对,就可能陷入一场远离文本的大讨论,那就不是语文课了。于是此时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蛛丝马迹,寻找作者的观点,就容易把学生再次引入文本细读。于是学生在探讨作者观点立场的过程中,找到了“我”的一系列表现,一是看到了“我”对叔叔的同情和怜爱,二是看到了像菲利浦一家这样的小人物生存的不易。

教师的引领作用在哪儿呢?教师也是一个独立于作者和文本之外的读者,但是他可以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语文教学的目标,挖掘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在读透文章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除了引领学生发现作者的创作本义之外,教师还可以有自己的发挥。教学《老王》,一个老师就自己发现了“老王的名字没有在文中出现”这个问题,由此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老王命运的悲惨。教学《社戏》,有的老师就抓住文章最后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指导学生展开研读,然后就读活了全篇。教师的引领就是要能够高屋建瓴,能够另辟蹊径,能够匠心独运,能够求活求新。

一个真正具有民主精神的老师,他一定不会用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去覆盖学生的理解,他会巧妙地引领学生顺着行文的脉络走进文本所创造的意境,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也会悄然退出,让学生感到一切都是自己的发现或者创造性理解。

素读,读出读者“我的”理解;再读,读出作者“他的”本义;再读,读出老师“你的”引领;最后再整合为学生“我的”收获。在互相映照中,看到他人,看到自己,确立边界,学会尊重。也许这就是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也是学生成长的最佳状态。

★作者通联:山东滨州市邹平县黛溪中学。

猜你喜欢
春酒文本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醉在《春酒》的人情民风里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美食里深藏着爱与感恩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10年闯荡两手空空没脸回家从头再来做回春酒终获成功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