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2018-10-20 10:13韩飞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家庭

韩飞

全市“千名教师大调研,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开展以来,商都縣第二中学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划分帮扶对象,全校教师积极行动起来,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开展家访活动。作为学校班子成员、共产党员和科任教师,我先后进入七台镇、小海子镇的4名学困生和5名精准扶贫户子女的家中进行走访调研,感受较多,触动较大。

一、学生身上的问题都是家庭问题的折射

在日常工作中,常听老师们说:“这个孩子怎么会这样呢?他的行为简直让人难以理解。”通过这次家访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庭。就拿我家访的9个家庭来说,有两个属于单亲特困家庭,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已属不易,何谈学习成绩优异?还有两个家庭,父母忙于打工,做小买卖,无暇顾及孩子学习,对他们的期望值也不高。另有四名同学,父母在乡下务农,他们从小学就寄宿于学校,长期无人问津,导致学习成绩平平不说,甚至行为习惯都存在不少问题。只有1606班的王程程同学,在校住宿,品行端正,成绩不错且比较稳定。

看看这些孩子的在校表现,想想他们的家庭情况,我们可能会想起一句话:“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是的,优秀的学生,他们的优点大致相同;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存在问题的学生,他们的身上却各有各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家庭。

二、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并不等于家长对孩子的期待

通过走访发现,家长们对学校、老师的要求和期待较高,尤其是住宿生的家长,他们希望学校能够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卫生等安排管理得细致入微,对学校的依赖性较大。然而,作为家长,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则降低了许多,认为学习只要不是最差就行、纪律方面只要不出大问题就行,就怕孩子吃苦挨饿。于是乎自己省吃俭用,却给孩子拿足了零花钱,自己节衣缩食,却给孩子买名牌服装,导致了孩子爱慕虚荣、相互攀比,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此时,我们或许就能够理解:一个处于困境家庭中的孩子为何花钱大手大脚?为何“寒门出贵子”的现象在今天越来越少了?

三、只有家校齐发力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教育从来都是家长、学校两家的事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只有家长、学校两双手同发力,才能托起孩子这颗明天的“太阳”。职业培训是加快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同样,加强家长的培训也是提升家长教育意识和促进孩子早日成才的必要途径。基于家长队伍的参差不齐和组织家长培训的重重困难,与其等待家长自觉参加培训,不如我们将家访活动像召开家长座谈会一样常态化,经常性地走出校门,走进社区乡村,深入家庭,这样才能进一步走进学生和家长的心灵,形成教育合力。

此次活动发现的问题不一定能够马上解决,但家访让老师了解到很多坐在办公室、教室难以知晓的内容,让家长看到了很多年未曾看到的教师亲自登门造访的身影,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们那种放弃休息、想方设法进村入户的爱校、爱岗、爱生的可贵品质。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家庭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家庭“煮”夫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