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开阔,富有情怀

2018-10-20 10:28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刘文典学术大学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

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揭示现象,生活中到处都有“比”;第二句阐述“比”体现出的有关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内涵。理解材料时,学生首先要明确“比”的含义。“比”是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比”是写作中心,不管是正面的肯定,还是反面的批判,最终应落实到“学问”“情怀”“智慧”等主旨上来。当然这些主旨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写到一个方面即可。在具体写作时,我们可以写人和人之间的“比”,可以写物和物之间的“比”,可以写人和物之间的“比”,可以写现在和过去之间的“比”……“比”的内容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还可以写国家、民族、自然生命、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写作时不能只谈“学问”“情怀”“智慧”,而忽视“比”。

英雄不在酒中显

【标题凝练,短促有力。】

下晚自习时,夜已深了。周遭连虫声都已寂灭,只留下不知名的小花散发出冷紫冷紫的香气。【“冷紫冷紫的香气”,妙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冷”字一语双关。】

踏着残雪往回走,却发现转角处人声鼎沸。

唉,又是一群男人在斗酒,说得好听些是在比酒量,说得难听些便是在逞能。

烧烤摊上热气冲天,微黄的灯光此刻却具备了撕裂【用词灵动。】黑夜的力量,照着那些吞云吐雾的酒徒和堆积如山的空酒瓶。他们有直接站起身强行灌酒的,有打赌喝酒的,有吆喝“不喝就不是好兄弟”的……于是,你一瓶我一瓶,比谁的空瓶多,谁就是真爷儿们、好哥儿们。

老爸从前也是烧烤摊上的常客,喝完酒回家后总是摇头晃脑地告诉我们他怎样豪气冲天,怎样快意恩仇。我却不以为然,这样的比,这样的晒,价值何在?【触景生情,转入回忆,引出关于“比”的话题。】

那些人一改白天的温文尔雅,试图用烟酒麻醉心灵,实则只剩下一个空壳;当他们企图用夜的迷离来抵挡白日的空虚和不满时,他们已然失去了自我!

我借着灯光,匆匆扫过那一张张脸,他们白天也许点头哈腰,卑躬屈膝,如今却因酒量奇大,而被尊为“英雄”,一脸满足。

这样的比,能带来什么?【用问句承上启下,避免语言呆板,又启发读者思考。】

老爸人到中年,自感喝酒伤身而戒烟酒,但那些烧烤摊上的男人呢,胃药是不是他们的常备药?酒多伤肝,想来有脂肪肝者也不在少数吧?真是伤了自己又伤了别人,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现代悲喜剧。

我当真看不出这种比的必要。

“老板,再来一箱啤酒!”一个男人豪气地拍桌子的声音把我的思绪拉回。这是个极普通的中年男人,已然喝多,两腮发红,嘴里乱嚷着“咱们再比一局,谁怕谁啊,不醉不归”之类的话。他舌头已经不听使唤,还一手拽着酒友的衣袖嚷嚷,当真可叹。三杯尽兴适可而止者,是真英雄;强逞能,比不过不罢休,最终烂醉如泥,躺倒于地者,是真脓包。【由点到面,运用场面描写,细节传神。】

如此虚荣的比,逞能的比,毫无价值的比,何时才能跟着这夜一起归于安宁?

我叹了口气,疾步向前,跑进了寂静的夜里。【呼应首段环境描写,情感内敛。】

教师点评

文章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生活是最好的素材,作者将生活中常见的比酒量写得如此富有情趣,足见该生对日常生活有自己敏锐的观察和思考。文章语言清新,用词灵动,细节刻画得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

大学,比什么?

【标题点明“比”的载体,化大为小,引人深思。】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师生在日军飞机来袭时跑向防空洞,刘文典看见沈从文也在跑,大声喊道:“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跑什么?”轻蔑之情溢于言表。【以杏坛掌故作为由头,自然引出“比”的话题。】

文人相轻,自古皆然。刘文典盛气凌人,恨不得一下子将沈从文“比”下去;不过此等轻蔑之“比”却可引作今人警示。它穿过历史的风尘,直击人心,叩问世人:今日之大学,比什么?

透视刘、沈之比,可知在祖国西南的学术净土上,在炮火纷飞的年代里,在一张书桌、三尺讲台旁,人们比的是学问,比的是知识。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西南联大方能在极端贫困的土地上,培育出中国教育史上这一株永不凋谢的奇葩,桃李芬芳,弦歌不辍。

那时的大学,比什么?是比高楼的林立、建筑的气派吗?联大只有几间简陋的校舍,甚至没有玻璃窗;是比食堂的豪华、菜肴的丰富吗?联大的菠菜豆腐汤即是待客佳肴。那时的大学比的绝非物质的富裕,而是精神的丰赡;它们追求的绝非单纯的功名利禄,而是真理和自由,追求的是救国图存之道!梅贻琦校长曾袒露心扉:吾肌虽瘦,必肥天下。【正面论证,紧扣“比”分析联大成功之因。】

反观今日之大学,不免令人痛心。曾经学子神往的象牙塔,受到物欲名利的毒害,成为不折不扣的名利场。相比之风犹盛,甚至迷失了方向。网络中,各类大学排名纷繁复杂,“就业率”“毕业生年薪”尤其引人注目;大学里,院系纷争、恶性攀比,层出不穷;论文造假,学术抄袭,玷污学术精神之事,屡见不鮮;教授中更有守不住道德底线者,沦为“叫兽”,使大学丧失了社会公信力。人们不禁要问:今日之大学,究竟比什么?难道在和平年代,只因物欲横流,就再也难以安放一张书桌?【反面对比,针砭现实,连用问句,促人警醒。】

所谓大学者,非高楼之谓也,乃大师、学术之谓也。我认为,比大学,纵然可以比校园的风光,比校舍的明净,比饭菜的可口;但是最应该比的,是学术水平、学术操守、学术成果。【重申自己关于大学之比的见解。】

林语堂说,理想的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宇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大学应是大师的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成长,一如牛津、剑桥的大学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熏”了出来。愚以为,今日之大学当以此自比,争创一流。【用例后不忘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点评,点赞!】

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说得好:“研究型大学,从不应以就业为导向。”师生当静下心来,潜心学问,深入生活,如此才有可能造就联大昔日之辉煌,继承先贤往圣之绝学!

望着刘文典先生远去的背影和青涩的沈从文窘迫的神情,我若有所思。【呼应开头,首尾圆合,收束有力。】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高雅、大气、上档次的以思想见长的议论性散文。作文选材避熟就生,刘文典、沈从文、梅贻琦、林语堂、施一公等古今學人的事例、名言的引用,充分展示了该生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作文主体部分正反对照,观点鲜明,既不乏思想光芒,又充溢着人文情怀;结尾含蓄蕴藉,富有张力。

教师提纯

大家写各类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写出感悟

写自己的成长时,不仅要写成长的过程,更要点出成长的原因;写学校、家乡的变化时,一定要联系时代的大背景;写人物时,不要罗列事实,应写出人物的思想;写场面时,绝不能机械照搬,而应透过画面写出其本质,等等。同学们要不断加强生活积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有了生活积累,即使是以前写过的内容,也会由于思想起点不一样,在对原有内容进行充实的基础上,注入对事物的新认识,使作文变为全新之作。

二、要有思辨性

要经常进行思维训练,这样可以克服“无事可写,无物可写”的毛病。写作中思维训练最方便的办法是自己对自己设问,通过人或事写出人生哲理,写出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给读者带来感悟,使读者受到启示。

三、要饱含真情

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首先材料要从亲身体验过的生活,或是感受最深的生活中去选取,不要一味地追求新奇、编造故事;其次,表达要自然,切忌矫揉造作;第三,叙述中要融情于事,融情于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描写的对象之中,渗透于作文的字里行间。此外,我们在写作时,不要将情感与记叙分开,使抒发情感成为一种装饰。

四、要富有文采

词语是构成篇章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篇章的文采靠具体的词语来表现。因此在作文中,对文采的追求,首先表现为对词语的选择、锤炼上。其次,语言有文采,有时表现为一种变化之美,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句式的选用上,即通过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等多种句式的灵活搭配,从而形成一种参差错落、灵动自然的美。

【本版供稿/王广清】

猜你喜欢
刘文典学术大学
刘文典吴宓唱“对台戏”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至善
金克木偷师刘文典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跟蒋介石打架的教授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