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音 谢平
摘 要: “互联网+”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信息素养。“互联网+”思维促进高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也促进图书馆向智慧化、数字化转变。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信息资源中心,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下,探索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征,顺应教改潮流,是不断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地改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拓宽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信息素养技能。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新型互联网思维在新信息环境下不断深化的实践成果,也是先进生产力和实体经济创新力的代表[1]。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各种信息革新的周期不断变短。人们需要具备快速获取、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能提供条件。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学习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内涵外延都发生变化。信息素养教育应顺势而为,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才能提高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图书馆开设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最大化。
1.“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的趋势
1.1“互联网+”推动图书馆向智慧化发展
“互联网+教育”,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与教育行业的结合,它促使文化资源不断重组和整合,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教育资源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使优质资源得到广泛传播,互联网推动传统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成为其改革的重要力量。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为学生、教师服务。图书馆要适应用户行为、用户需求、信息环境、信息技术、社会期望等变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转向“需求为本、资源为基、技术为翼、服务为王”[2]。通过“互联网+”可以改善或提升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发现潜在的价值信息,为师生提供高效、个性化的服务,这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发展必须做的。图书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实现知识服务、管理结构、资源建设、服务模式质上的飞跃。可使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从现实场景扩展至虚拟平台,从校内延伸至校外,引发图书馆工作方式、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和服务形态的变革与创新,图书馆在“互联网+”背景下日益向智慧图书馆转型,服务模式将更加人性化。
1.2“互联网+”促使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变革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学习不同,学生从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到进入大学后积极主动地寻求知识、利用知识,在大学自主学习这一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周围各种信息的识别、检索、获取、评价和运用。我们把这种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称之为信息素养。因此,从素质教育角度来讲,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信息社会迫使人们有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与应用信息的适应能力,传统的以“文献检索“为核心的信息教育课程体系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选择与接受信息,以及参与信息创造活动的要求[3]。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内容要逐渐以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为主导,教学方法要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等时代特征。高校圖书馆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促进校园文化学风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既为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做铺垫,又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面向读者、面向教育、面向终身学习的服务意识。
2.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
2.1通过新生入馆教育培训讲座普及信息素养基础知识
凯里学院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培训一般定在新生入学后。图书馆事先制作宣传手册,按院系及专业班级来分配授课的图书馆员,所有授课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宣讲内容的修改和定稿。在培训过程中采用理论讲解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讲解主要是由图书馆员向新生介绍图书馆的功能、服务、资源及相关规章制度,讲解完后再带领新生到图书馆实地参观,让新生对图书馆的馆藏布局、服务设施有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新生入馆教育培训,给学生普及信息素养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形成一个课外之余就该来图书馆自习的意识,加深与图书馆的感情,这样图书馆日后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自然有一定的生源基础。也可以利用经常逛图书馆的学生,选举为形象大使,通过明星效应,带动其他学生了解图书馆,体验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
2.2信息素养教育以信息检索通识课程为主体
凯里学院图书馆开设的信息素养通识课程有两种:一种是图书馆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由教务处审定课时并分派到下级教学分院,图书馆按照院系专业的特点分配给相似学科背景的馆员授课,授课内容以信息检索基本理论知识、文献资源系统的使用、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等为主要内容。考试一般以考查的形式,开卷理论考试与上机操作实践相结合,以达到知晓图书馆资源、熟练使用数据库的目的。另一种是图书馆员个人以自身所学专业背景开设全校性公选课,不限年级与专业,学生自由选课,授课内容主要为专业技能、日常生活相关的信息素养知识等,作为传统文献检索课堂之外的知识延伸。
2.3以知识碎片化的小型讲座为重要补充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和创新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和内容。[4]图书馆“一小时专题讲座”活动在此背景下流行起来。凯里学院图书馆从2016年秋季开始,一学期大致排10场-12场专题讲座,由图书馆员自愿报名,开讲内容既可以是自身所学专业的知识介绍,又可以是从所处的岗位特点阐述相关图书馆业务服务。这些讲座汇聚起来,大致可以分为资源检索、服务指南、软件应用三个方面内容。除此之外,为让教师用户及时了解图书馆资源动态,图书馆会开展数字资源下分院活动,分派图书馆员以讲座形式向各分院教师介绍新增数字资源及其检索方法,这种把教师集中起来“面对面”的现场咨询答疑形式,收效不错,师生比较认同。可以说,“一小时专题讲座”是图书馆开设的第二课堂,它以渐进而系统的方式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水平。
3.“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
3.1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互联网+”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挑战。面对年轻的数字时代原住民,教育必须用新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适应学生。在互联网模式下,学习不再只是呈现、接收、反馈的过程,而是一种全新的认知的过程[5]。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受互联网思维和大学自主学习思的影响,在学校四年间的思维模式会发生很大变化。大一新生受高中紧张的应试教育的惯性,处于二元性思维阶段,是非对错,想法单一,缺乏自主思考和发散性思维。大二学生经过一年的时间磨炼,开始有自我思考意识,只在特定环境下认可特定知识,大三大四学生的认知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过渡,用相对主义的思维看待世界,并能决定、预见、建立自己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互联网对大学生思维模式的影响,认知特点呈现碎片化、形象化、便利化、多元化,让学生形成微认知、少思考、形象化、搜索式,缺少逻辑化、理性判断、系统化、积累性。如何为当代大学生这类互联网原住民上课,寻求更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信息素养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3.2为信息素养教育课堂注入新活力
“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催生了新的教学模式,2013年以来,以“面对面”+线上视屏、翻转课堂+MOOC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成为教学创新新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图书馆也可顺应时势,将慕课资源融入信息素养通识课中,让学生课前预习先网上看授课视频,与同学老师在线讨论,教师了解学生需求,然后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完成学习过程。“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在具有成熟的MOOC平台基础之上,成熟的MOOC平台也可以使任课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价值最大化[6]。MOOC资源、翻转课堂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构成要素,在混合学习中,教师是促进者,让学生熟练上网查找信息寻找答案,提高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可以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向虚拟服务、线上教学转变,将网络化的信息建设融放新生入馆教育,通过线上线下同时教学的模式,提高线下传统校园的教学和学习。教学课堂上不仅要授人以鱼,介绍具体的信息知识与技术,更要授人以渔,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3.3打造数字书香为风尚的校园生活
为适应日益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社会环境,高校图书馆必须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建设主要包括文献信息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服务终端化、信息利用社会化等。知识网络的智慧化、泛在化日益突出,无处不在的网络推动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图书馆要善用微信公众号、推广学习资源类APP、高新阅读设备等来打造数字书香校园,从WIFI覆盖图书馆、优质资源推荐、个性化定制等方面,为师生开辟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硬件设施齐全能随时满足下载和离线阅读需求的阅读空间,以加强用户快速、高效获取信息的体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信息搜索能力,增强信息素养意识,扩展学生对信息本质的认识。
4.结语
“互联网+图书馆”促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将更加智慧化、科学化、人性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应当在“互联网+”思维理念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增强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效果。努力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教材、学习工具、网络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通过信息的多样化形式促进学生能将面对的问题转化为对信息的需求,培养学生信息识别意识、提高其查找信息、管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并且使用合理化、规范化。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使学生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信息能力,最终将这种能力融入社会潮流,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兴旺,李晨晖.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04):063-070.
[2]黄维玲.“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研究[J].情报探索,2017,9(239):87-91.
[3]王红芳等,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变革[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8(27):132-134.
[4]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2016.1.4.
[5]丁雅诵.“互联网+教育”,须由浅入深[N].人民日报,2018-01-04(17).
[6]李东来.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