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 胡亚凡 王福敏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大和医疗水平的发展,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然而齐齐哈尔市(以下简称齐市)的医疗与养老服务不能有效衔接,所以“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如今,齐市出现了一些“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但是这一模式仍存在不可忽略的问题, 比如投入的资金短缺问题,服务主体的积极性不高问题; 相对于齐市经济水平而言,养老服务收费相对偏高问题,并且服务的内容较为单一; 政府的政策难落实等等。本次调研我们将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全面分析齐市“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具体可实行的、必要性的完善意见。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齐齐哈尔市;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5 — 0085 — 04
一、需求分析与方法
(一)需求分析
随着我们国家的逐渐繁荣昌盛,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逐渐增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水准也在不断增强,这使得我国老年公民对养老方面甚至医疗方面的需求增加了一大截。但目前来看,齐市甚至全国范围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并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这就令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老年人一旦生病了,大多数就需要往返于家、医院以及养老机构之间,这对老年人的养老水平和健康都非常不利,同时更是增加了老年人以及子女的经济负担。该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之间的矛盾,就成为齐市养老服务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难题。目前,在齐市已采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机构表示此模式仍处于初试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以下的困难及问题:
1.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一直以来,医疗与养老服务不属于同一个专业范畴,所以公共资源一直也是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 同时医疗和养老又受到社会保障、财政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各个部门对于政府相关政策的认识以及调整和落实难以做到统一规划落实。所以,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医疗、养老的统一结合,还需要克服政策以及资源壁垒,加大各个部门协同工作的力度。
2.发展规划不清晰,政策指引不明确。由于齐市对“医养结合”新型服务模式缺少系统的规划,增加了相应区级政府推动此项工作的难度。比如说,齐市对于拥有养老床位的医疗机构除了提供医保政策以外,并没有给予财政和民政等方面的资金援助,在实际工作和运营中,也没有统一执行一套收费标准。又比如,这一模式在应用起来必须要医疗保障系统的支持,养老机构推出并执行“医养结合”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下属医院纳入医保结算的问题。而实际上,医疗保障的资源有限,民办的养老机构以及非医疗单位想要搭上医保的车是十分困难的。
3.优质资源少,提升标准高。医养机构与养老机构不同,需要足够的硬件支撑,如足够面积的房屋、较先进的医疗设备等。在软件方面,就要求医院具有相对较完善的科室以及全面的诊疗项目,并应具有资质优秀和数量充足的医护团队。目前,齐市的养老机构大多数都是民办,除去一些比较大规模的养老机构,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由于软件以及硬件的条件有限,并不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
4.医养服务总量少,养老供求矛盾强。中国作为拥有久远文明的大国,人们受到源远流长文化的影响,以孝为先,所以大多的老年人会选择居家养老。他们所关心的大多是日常的护理、健康保健、对于慢性病的日常防护等服務。 一些失能以及半失能的老人除了需要在生活上的照顾,还需要医疗和康复的护理等等。 然而就目前而言,齐市公共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仍旧不均,并且药品单一、医疗设施较为简单、医护人员缺乏,所以要解决希望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还有些难度。
我们国家已经逐渐重视起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甚至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意见,所以我们国家应用新型养老模式是我们未来的必然选择。但是我们现在存在的医养模式对于老年人的需要、政策的需要等方面的结合并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所以医养模式仍然缺乏总结。故,深入分析齐市医养模式所出现的问题,结合医养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建议是我们当下的首要目标。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2017年8-12月随机抽取齐齐哈尔市建华区、铁锋区、龙沙区共62家养老机构的546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
2.调查方法
经研讨,我们决定采用文献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
3.质量控制
我们将通过预调查的方式,以及咨询相关专家的方式,由本课题研究人员进行质量方面的控制,以此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4.统计学方法
采用双人录入数据,逻辑检错。
二、调查结果
(一)齐齐哈尔市北三区老年人比例情况
本次我们调查了齐市北三区(建华区、铁锋区、龙沙区)的老年人口数(截至2017年底),经整理我们得到如图1所示的齐齐哈尔市北三区人口比例图。
调查结果以及图1明确显示,齐齐哈尔市北三区的人口老龄化情况比较严重,老龄化趋势明显。
(二)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模式采用情况
课题组对齐齐哈尔市北三区62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采取模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以社区卫生服务主导模式的有33家,采取养老机构内置医疗机构模式的为13家,企业法人联动模式为9家,企业医院带动模式有7家。
(三)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在本次发放的600份问卷中回收了546份,去除不合格问卷,有效率为92.8%。其中男性占46.5%,女性占53.5%;平均年龄72岁。其他方面的调查如医疗保障形式、子女的个数、入住原因以及养老费用的来源如表1所示。
(四)被调查的老年人对未来“医养结合”模式的期望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被问卷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模式的期望情况如下:有35.9%的人希望养老机构可以内置医疗机构,与医院相互协作;有26.8%的人希望养老机构可以与医疗机构紧密离合作,实现双向转接;有20.9%的人希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立养老机构;有10.7%的人希望入住由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另有5.7%的人希望建立医院为依托的养老机构。
(五)被调查者对齐市目前“医养结合” 模式的满意程度
根据调查,被调查者中有近26.8%的人对现有医养模式非常满意、36.7%的人比较满意,并有15.6%的人表示满意,另有14.4%的人表示并不太满意、6.5%的人非常不满意。
三、结果讨论
(一)医养结合介绍
“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养”则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1〕。这一模式就是将各种资源进行长期且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各种社会资源的对人们效用达到最大。这样就为同时有养老、医疗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极大程度的节约了他们的时间,使他们能用更多的时间去享受老年生活,除去频繁奔波于养老院和医院之间的烦恼,同时也为他们在各种较常见的疾病的诊断方面提供了方便。
(二)齐齐哈尔市医养模式仍存在的问题
1.医疗、养老结合不够紧密
经调查,我们发现,体验过“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老年人普遍反映:养老与医疗在现实中结合起来的程度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想效果。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医疗、养老结合不够紧密;普通民众对于“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认知并不全面。
对于我们当前所使用的医养模式来说,医疗方面与养老方面的结合仍旧不紧密,甚至说二者的结合存在很大障碍。这主要体现在民营养老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与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现在齐市的养老机构大多是民营养老机构,民营养老机构想要配备完善的医疗系统就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而公立医疗机构在我们国家的卫生系统中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主导地位,公立医疗机构占据较为优质的医疗资源,这是民营养老机构所不能及的。所以二者与医疗资源的矛盾,是难以解决的。即便我们建立了具备养老系统的医疗机构,在医疗资源方面仍旧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医生、护士等人力资源。一般的民营养老机构在运行过程中会通过跟大型医院的合作以及邀请一些专家开展讲座的方法吸引有养老需要的老年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种状况下,大型医院中的医护工作者可以长时间从事到这种养老工作中的人员并没有那么多,民营养老机构中的服务人员依旧是来自民办机构中的医护工作者。他们的水平和经验并没有大型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充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保证他们的服务质量,这就使本就不充足的医疗服务更加打了折扣〔2〕。而出于多年的生活经验和习惯等原因,老年人在选择医疗机构时,大多数也并不会选择由养老机构来提供的医疗服务,所以,“医”这个概念便很难实现。
同时由于我们国家在公民对于健康的管理方面、疾病的愈后康复阶段的管理等概念并没有很好的宣传,以至于这些观点与养老的结合程度比较弱,就更使一部分老年人更加误解了这种“医”的概念。〔责任编辑:孙玉婷〕
2.相关政策未能联动
想要让“医养结合”这个模式能够成功的应用于实践,并不仅仅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协作,更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加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医疗、养老系统联动,避免了断层的出现。政策的衔接,是医养模式所面临的巨大问题。
首先面临的是,我们现行的医保制度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中国人从小受到传统思想的熏陶,“百善孝为先”中的“孝”便体现在了子女对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和对老年人的赡养。大多数进入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多以患有慢性病、残障、大病康复期、绝症晚期的失能人为主〔3〕。这些人需要巨大的经济支撑,而现行的政策似乎对于他们没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配套设施的标准较难达到以及医保定点单位的申请也是不小的难题。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3〕。根据《标准》,不少养老机构对于《标准》的要求感到压力很大,因为养老机构的初衷大多是为老年人提供医保范围内可以报销的药品,更能够减少老年人往返于医院、养老院的时间。但是按照《标准》的规定,养老机构就不得不在床位紧张的状况下仍旧要增加医务室的面积,并且需要招聘到足够优秀的医护工作人员。
“医养结合”模式进展较缓慢的原因无外乎是有管理决策权的部门的条块化特征比较明显,养老院等养老机构本应该归民政部门来进行管理,但是如果与医疗机构联合起来则需要卫生部门的审核和批准,而申请医保定点单位还需要跟更多的部门进行协商,这样的多部门之间进行管理极容易出现责任的推诿、衔接方式的不恰当以及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养模式推进的缓慢。
3.高水平医护人员短缺
医养机构需较高水平的医护工作人员的参与。前文已经交代,独立设置配套的医疗设备的、较大规模的医疗机构在现在公立医院为主导的竞争中,不容易竞争到优质的卫生资源,而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四、齐齐哈尔市医养结合发展建议
(一)提高老年人在各方面需求的满足度是“医养结合”模式的重点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齐市129名对“医养结合”模式有了解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他们对养老新模式关注的方面主要如下:
我们调查了这些老年人所注重的因素,其中52.7%的老年人注重价格因素,32.6%的老年人注重居住环境, 26.4%的老年人注重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51.2%的人注重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对于用于养老机构收取的养老金而言,63.6%的老年人希望养老金在1200元以下,34.9%的老年人可以接受1200元至2800元的養老金,1.6%的老年人可以接受2800元以上的收费标准;在这些老年人中,有11.6%的老年人对机构内配备的医生资质没有要求,59.7%的老年人希望医养机构可以配备全科医生,另有28.7%的老年人希望医养机构可以配备老年病专科医生;而他们中12.4%的老年人对于护理人员的资质无要求,14.7%的老年人希望医养机构可以配备专业护工,并且有高达72.9%的老年人希望医养机构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在这些老年人中,有56.6%进入医养机构有家人的支持,而43.4%进入医养机构则没有家人的支持。
根据这项调查,我们认为老年人在资金、医养机构配备人员等不同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满足老年人在这些方面的需求是齐市“医养结合”模式的推进中要解决的。
(二)偏向基层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来满足基层群众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多数人希望在医养机构投入较低的费用, 而仅有56.6%的人表示家人会提供养老支持。近半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更看重价格,所以价格影响了他们的选择。为此我们建议政府有关的职能部门能够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整合相应资金,加大对老年人养老的资金投入,同时医养机构应该考虑基层民众的需要,同各级医院紧密结合,并增强对医疗人才等投入,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让“养老”在齐市不再“难”。
(三)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优质的服务
调查发现,齐市被调查的老年人认为:全科医生就可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就医需求,相对而言,专科医生的被需求率并不高。而他们却对护理的需求更大,这也是增加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满足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当前社会支持总体比较低的情况下,提供长期且优质的医疗照护十分重要。“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应该拥有更优质的护理人才。提升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工作价值、社会认同感是留住人才和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4〕。所以对齐市的医养机构而言应该针对老年人对护理方面的需求,提高在医养机构工作的护理人员的资质,尽量提高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满足程度。在医养费用的问题上,政府因该鼓励相应机构增加长期的照护方面的保险类别,增大报销的程度。
〔参 考 文 献〕
〔1〕戴伟,张霄艳,孙晓伟.大健康理念下的“医养结合”模式〔J〕.中国社会保障,2015,(10):82-83.
〔2〕周亮.走出去、请进来的“医养结合”〔EB/OL〕.2013-10-17.http://cbzs.mca.gov.cn/articl/shxw/yw/201310/20131000531260.shtml.2016-05-20.
〔3〕國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和《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14-11-18.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201411/dd043c3899684a8e8286abafffbd265c.shtml.2016-08-02.
〔4〕宋向东.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讨:以安徽静安养亲苑为例〔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4-6.
〔责任编辑: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