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暐之
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就要开始接受来自外部环境的各种考验,第一声啼哭就是从被动受氧到主动吸氧的转变,但是吸到第一口氧气,也不代表婴儿的存活能力,因为这个世界太过复杂,婴儿需要慢慢适应,对世界也要逐步接受。
歌剧《奔月》就是这样一个“婴儿”,在我见到“它”之前,我对“它”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想象,而当“它”真的呈现在我面前时,我居然有点无措,曾经的好奇不再神秘,曾经的想象也有很多的不吻合。同时,周围关于这部作品各种褒贬不一的评价接踵而至,有点让我应“听”不暇。
以至于首演之后的好多天,我都一直在想着怎么给这个“新生儿”一个恰当的描述,但是,在对各种评价反复思量之后,再一次回望首演那天这部作品留给我的印象,我突然觉得,歌剧《奔月》,虽然还并不“圆满”,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可贵的特质,那就是“真诚”。正因为如此,我对这个“婴儿”的未来才更有信心。
真诚的作品,源于一个真诚的团队。歌剧《奔月》首演之前,在爱乐评公众号推出的各种宣传中,有一篇制作人兼编剧周海宏给作曲家宝玉、导演李丹丹的公开信。在这封公开信中,周海宏将创作当中三人之间的意见分歧赤裸裸地公之于众。记得当时看到这篇推文,有位同行带着旁观和质疑的口吻表示:“仨人都闹成这样了,这作品还能看吗?”
但这篇推文给我的直觉是,这个团队太会抓人的心理!因为在首演前,毫无顾忌地曝光内幕,表面上看好像是知识分子的“迂腐”,但却起到了为作品宣传的最佳效果,又恰恰说明了知识分子的高端智慧,不能不令人佩服之至!
首轮演出结束后的某一天,《奔月》作曲宝玉的助手,也是爱乐评公众号的小编,私信邀请我参加《奔月》研讨会,且明确此研讨会是在一个微信群里“召开”,并将邀请函发给了我。详情如下:
《山海经·奔月》研讨会“开庭”通知
中央音乐学院首部原创大型歌剧《山海经·奔月》首演已于近日落下帷幕,伴随着演出的结束,有关于这部歌剧的意见与声音也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爱乐评”愿意为音乐界各位专家、同仁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我们邀请到《奔月》的制作人兼编剧周海宏、作曲家宝玉以及业界乐评人,以“法庭开庭”的形式为大家呈现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精彩讨论。
“被告席”
《山海经·奔月》制作人兼编剧:周海宏
《山海经·奔月》作曲:宝玉
“原告席”
有话可说的你
“开庭”时间:3月21日20点30分
“开庭”地点:微信群
这样别开生面的研讨会我还是首次见识到。约定的时间到了,我开始潜水在群里,因为我知道,进群的绝大多数都是两位“被告”的同事、朋友,说实话,我并不太看好这样的“研讨”。
我以为,朋友们无非是准备几顶“高帽子”,再准备“一小杯凉水”,“高帽子”甩出之后,象征性地“洒几滴凉水”,“这几滴水”估计还没甩到主创的脸上,就已经“风干”在半道儿了……
然而,事实完全出乎我的预料!
“开庭”没多久,寒喧客套还没有把这个群“焐热”,就有几位“侠士”跳出来,毫不留情地“挥剑”了。每个人“剑锋”指向不定,忽而指向编剧、忽而指向作曲、忽而指向导演,你一言我一语,你写一段我发一篇,从几十个字到数百个字,直看得人心惊肉跳、眼花缭乱!
有些评价,让我数次忍不住想浮出水面为主创们鸣个不平,然而……不论是编剧周海宏抑或作曲宝玉,都极具大家风范,除了偶尔回应几句提问,或者做几句不卑不亢的自我解析,有时还插科打诨自嘲一番,自始至终都是谦谦君子,风度好得令人难以置信!
也就是在这次“庭审”当中,我才证实了周海宏在首演前的那篇推文的真实性,三位主创在《奔月》诞生的过程中,确实一直存在非常个性化的分歧,有些甚至达到了尖锐的程度。由此,我清楚了,那篇推文并不仅仅是为了宣传的吸睛和炒作之举,而是一篇非常真诚的对艺术的思考和对内心困惑的坦白!
群里的“庭审”延续了好几天,批评者们越批越勇,意犹未尽。“审”到最后,我已不忍卒读。
其实,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充满个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会有不同的思考和切入,艺术本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况且,只看、只听了一遍,以我的理解和判断,很多批评并不完全准确。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再次让我惊出一身的汗!几天之后,“庭审”记录在几乎没有Ps的情况下,原原本本曝光在了爱乐评公众号的推文里。说实话,看到推文的时候,我着实为周海宏、宝玉、李丹丹三人悲壮了一把。
以周海宏为首的《奔月》主创团队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说,演出前曝光内幕还有炒作之嫌,那么演出后召集几百个人的群,接受大家无情的“挥剑”,将自己“刺”得体无完肤,应该就和炒作没有什么关系了。这种近乎“自虐”的行为,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他们太爱惜《奔月》,太希望《奔月》能够长久地立在中国歌剧舞台上,而不是完成了首轮三场的演出,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歌剧是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等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所谓艺术的集大成者,因此才将其冠以艺术皇冠上的明珠这样一个高大上的称谓。正因为歌剧“制作工艺”的繁复,所以编剧、作曲、舞台呈现是一部完整歌剧作品必备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如果把歌剧比作一道菜,那么这道菜必定是由三方面通力“合作”完成的。没错,是“合作”!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即使三位主创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观点,依旧齐心协力将这部作品呈现出来,并且,三人的合影总是一派祥和,满满的默契。
虽然在艺术观念上各执己见、坚持立场,但是到了具体的艺术创作中又相互商讨、相互补充甚至相互妥协。面红耳赤是为了艺術,惺惺相惜是因为有共同的艺术理想和目标。我不知道他们的内心曾起伏着怎样的波澜,但是我能感到,他们相互之间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颐指气使地说:“我是老大,你们都得服从我!”
周海宏可以将他们在艺术上的分歧毫不掩饰地公之于众,宝玉也可以在“庭审”的时候对于剧本、舞台提出种种意见,李丹丹也会对舞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委屈和怨怼。但是,他们所有的争执仅限于讨论艺术的场合。生活中,他们依然是好友,是知己。这是一种令人钦佩的艺术至上的创作态度,更是令人艳羡的理想的创作合作模式!只有亲身经历过创作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一切的一切对于艺术本身有多么可贵!
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据说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气场就会吸引相同气场的人。这样看来,“庭审”群里的人们,必然是和《奔月》主创“气味相投”的人,坦荡荡直言不讳,因为他们知道,建这个群,“开”这个会,主创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集高帽子,只缘主创们身在其中,更想借助旁观者的眼睛,来看清《奔月》不同角度的样貌。
于是乎,大家你言我语,即使说错了,也要把想说的真话讲出来,因为他们希望并相信,主创们都应该有着弥勒的肚量。而此肚量正是为了在逆耳忠言当中,找到能够让《奔月》奔向完美的良药。
“君子和而不同”。歌剧《奔月》,无论是主创间,还是主创与评论者之间,都是孔夫子这句至理名言的上佳解读。
在《奔月》已经过了“满月”之后,我想我可以对这个新生儿有一个评估:这是一部健康的、真诚的作品,“它”所有的不完美都可以倚着后天的修磨与塑造而得以不断完善,因为“它”有很精准的歌剧“基因”,这基因正来自“它”的创造者,那些敢于直言、直面自己的创作、有着虚心及真诚合作态度的艺术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