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儿童医院(450000)晋培鹤 马文丽 李影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患儿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正常平均水平,是一种常见儿童语言障碍,不仅会影响患儿沟通交流和认知能力,使患儿社会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降低,还可导致患儿性格变化产生抑郁、自闭等心理障碍,不利于患儿正常的神经心理发育[1][2]。本研究旨在探究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及家庭养育环境对其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纳入标准:①年龄1~3岁;②符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诊断标准:表达性单词图片词汇测验(EOWPVT)评分<65分,24个月词汇量<30个,男性患儿30个月结构表达量<3个,女性患儿30个月结构表达量<5个;③患儿家属自愿加入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精神疾病;②脏器功能障碍。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3岁,平均(2.01±0.78)岁;胎龄28~41周,平均(34.15±3.54)周;出生体质量1.27~4.52kg,平均(2.78±0.62)kg。
1.2 方法 本研究患儿均给予康复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有充分的爱心和耐心,为患儿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立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依赖感,使患儿能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康复护理措施,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②饮食干预: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科学、健康的饮食指导,补充患儿营养的同时尽量满足患儿日常饮食喜好。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③功能干预:根据患儿理解能力选择单词和短语,借助生动有趣的漫画书或动画片,鼓励患儿表达和复述。
1.3 预后评价标准 根据EOWPVT评分评价患者预后。将干预后EOWPVT评分≥70分的患儿分为预后较好组(n=31),EOWPVT评分<70分的患儿分为预后较差组(n=17)。
1.4 观察指标 使用何守森等编写的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3]从41个条目采用5级积分法评价患儿家庭养育环境,其中共包括:情感温暖/环境气氛、社会适应/自理、语言/认知信息及忽视/惩罚4个因素,由患儿家属填写该量表,分数越高,家庭养育环境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分析 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发现10例(20.83%)听力障碍患儿,其中轻度听力障碍4例(8.33%),中度听力障碍5例(10.42%),重度听力障碍1例(2.08%)。经询问发现48例患儿中18例(37.50%)患儿母亲存在一定围产期高危因素,其中妊娠期间因先兆性流产而接受保胎治疗2例(4.17%),妊娠早期感冒3例(6.25%),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各2例(4.17%),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各4例(8.33%),新生儿败血症1例(2.08%)。经调查发现,48例患儿中10例(20.83%)患儿处于不良语言环境下成长,其中不同地方方言家庭4例(8.33%),由保姆或老人照料患儿成长4例(8.33%),母亲耳聋2例(4.17%)。48例患儿中2例(4.17%)受家庭因素影响,其中1例(2.08%)患儿父亲存在语言发育迟缓,1例(2.08%)患儿叔叔存在语言发育迟缓。
2.2 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评分比较 预后较好组患儿家庭养育环境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较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1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调查 健康儿童1岁时能正常说出有意义的单字,表示其已经进入了语言发育阶段[4]。1岁以后儿童语言发育迅速,3岁时基本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连续句子,而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开始说话年龄显著落后于正常儿童[5]。本研究中患儿多在2岁后才开始说单字,目前临床认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发育障碍疾病。
附表 两组患儿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评分比较(±s,分)
附表 两组患儿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情感温暖/环境气氛 社会适应/自理 语言/认知信息 忽视/惩罚预后较好组 3 1 4 8.1 4±7.2 1 4 2.2 8±9.1 1 3 0.1 2±6.2 9 2 3.7 6±5.2 7预后较差组 1 7 3 8.7 9±7.3 5 3 6.7 4±7.8 3 2 4.3 1±3.5 6 2 0.1 4±6.2 3 t 4.2 6 8 2.1 1 3 3.5 0 3 2.1 3 3 P 0.0 0 0 0.0 4 0 0.0 0 1 0.0 3 8
本研究调查发现,听力障碍(20.83%)是导致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轻度和中度听力障碍患儿由于其还具有一定残余听力,不易发现。因此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及时进行听力检查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患儿母亲存在一定围产期高危因素(37.50%)可影响患儿听觉发育,导致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因此,定期产检,完善优生优育政策也是减少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重要措施。据调查显示[6],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其父母长期不在家,儿童多由文化程度不高且语言方言明显的老人或保姆照料,儿童理解困难,影响其正常表达,儿童所获得的交流较少,且缺乏充分的情感等感官刺激。其次,来自家庭成员的遗传等因素也可导致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因此,BAEP等早期听力筛查及定期产前检查,家长与孩子多进行充足的情感交流对及时发现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和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2 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预后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发育早期的主要环境,多项研究发现,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及个性养成均具有复杂的内在影响,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作用明显,一旦该过程发展异常,可导致多种人际关系问题和行为问题。李国凯等研究发现,家庭养育环境可直接影响儿童语言发育水平,且与其社会情绪能力评分正相关,在不良家庭养育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依从性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弱等表现。本研究中预后较好组患儿各项家庭养育环境评分均显著高于预后较差组,对比差异显著,说明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可以有效促进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正常的语言发展,改善患儿预后。因此,家属需要给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提供良好、健康的家庭养育环境,改善患儿语言发育及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