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慧斌
(青海省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5)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由于患者机体受到感染或者严重创伤之后而发生的与其类似的病理生理过程,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影响多个器官的正常功能,进而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2]。本文选择我院40例SIRS伴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此疾病的效果,报道如下。
选择于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SIRS伴急性肾衰患者,随机且平均分为对照组(n=20)、观察组(n=20)。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0~65岁,平均(56.6±3.6)岁;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1~65岁,平均(57.1±3.8)岁。所选择研究对象在完善相关检查之后,符合SIRS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组间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所选择80例研究对象均行常规治疗: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容量复苏等。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行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方式治疗:串联血滤器以及树脂灌流器,输入置换液的时候选择后稀释方式。置换液流量、血流量、灌注时间分别为:4L/h、150mL/min、120min。每间隔 24h行1次灌流,连续5d。完成灌流之后,取下灌流器,并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时间约为8~10h,血流量保持在200~250mL/min,前稀释输入置换液,5~6L/h,1次/d,8~12h/次,连续10d。病情稳定之后,血液透析1次/d,直到每日尿量超过2500mL停止。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对照组仅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以及肾功能转归情况。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MAP、PaO2/FiO2、CRP指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实验室指标以及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实验室指标以及临床指标对比(±s)
指标 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APACHEⅡ评分(分) 治疗前 19.5±5.0 19.4±6.1 0.057 0.955治疗后 9.8±2.0 10.8±1.6 1.746 0.089 MAP(mmHg) 治疗前 75±12 76±11 0.275 0.785治疗后 88±14 78±13 2.341 0.025 PaO2/FiO2(mmHg) 治疗前 190±55 184±48 0.368 0.715治疗后 247±59 226±43 2.095 0.043 CRP(mg/L) 治疗前 18±5 17±4 9.135 0.000治疗后 7±2 12±3 6.202 0.000
治疗前观察组血肌酐(767±230)μmol/L,治疗后(455±137)μmol/L,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12,P=0.000);对照组依次为(810±263)μmol/L、(433±155)μmol/L,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23,P=0.000),而且24h尿量均显著改善。
SIRS是全身炎症反应,而内毒素则是其触发剂,当患者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的时候,会大量的蓄积乳酸等代谢废物,导致出现不断释放入血的现象[3-4]。而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机体中的IL-10等多种炎症介质便会持续不断的释放,严重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所以治疗时需要将全身炎症反应的各种代谢废物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清除,便于帮助机体各项功能尽快恢复[5-6]。
本文在对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SIRS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方式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血液灌流治疗方式在药物中毒、脓毒血症等方面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而且还能够有效清除机体内的炎症介质[7-8]。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方式则能够将患者机体中多余的代谢废物、水以及离子等进行有效清除,与此同时,还可帮助清除一些炎症介质,有益于重建免疫平衡,进而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患者内环境等,达到提高存活率,并缩短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目的[9-10]。
综上所述,对于全身炎症反应伴急性肾衰竭患者,选择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方式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最大程度地保护器官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以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