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蕾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眼科 浙江 瑞安 32520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眼部并发症,发生率高,是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的重要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早进行治疗[1]。本研究收集我院90例2014年4月—2017年1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激光治疗组46例,分析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检测,报告如下。
收集我院90例2014年4月—2017年1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激光治疗组46例,激光治疗组年龄37~69岁,平均(54.53±7.84)岁;疾病病程3~14年,平均(8.72±3.12)年;1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43例。男女分别有28例和18例。对照组年龄34~69岁,平均(54.13±7.43)岁;疾病病程 3~14年,平均(8.71±3.11)年;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42例。男女分别有27例和17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常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每次口服1.5g,每天服用三次,治疗3个月。同时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每次口服3粒,每天服用三次,治疗3个月。
激光治疗组则予以常规方法联合激光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光治疗,沿着静脉分布范围给予激光光凝,曝光时间0.1~0.2秒,光斑的直径是200~300μm,光斑的密度小于等于1.5个光斑间隔,光斑能量是300~350mW.每周治疗1次,每次治疗不超过500个点。
比较两组疗效;水肿吸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
显效:症状消失,血流动力学指标正常,视力提高2行和以上;改善: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程度达到50%,视力提高1行;无效:疾病改善不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善低于50%。疗效=显效、改善百分率之和[2]。
使用SPSS21.0软件中χ2和t检验处理数据,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激光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对[例数(%)]
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激光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对(±s)
表2 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对(±s)
组别 例数 时期 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cm/s) 阻力指数激光治疗组 46 治疗前 9.95±0.433.75±0.242.25±0.42治疗后 8.11±0.172.17±0.521.82±0.11对照组 44 治疗前 9.95±0.413.75±0.212.25±0.42治疗后 9.11±0.422.89±0.321.91±0.32
激光治疗组水肿吸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水肿吸收时间比对(±s,d)
表3 两组水肿吸收时间比对(±s,d)
组别 例数 水肿吸收时间对照组 448.42±2.53激光治疗组 466.11±1.13 t 8.212 P 0.000
激光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对[例数(%)]
激光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经激光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患者预后和视力的改善[3-4]。研究显示,激光治疗可改善视网膜血流灌注,其治疗目标在于扩张黄斑附近血管,缓解视网膜水肿和抑制动脉瘤形成,通过光凝治疗,可减轻视网膜萎缩,缓解缺氧,减少新生血管刺激因子产生,促使视网膜病变稳定而改善残余视力。
本研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激光治疗组则予以常规方法联合激光治疗。结果显示,激光治疗组疗效、水肿吸收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激光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常规方法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