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美化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18-10-19 12:48冯大泽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工程应用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洪水灾害和河水污染的频繁发生下,人们加强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关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是城市河道治理的关键。为此,文章在阐述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内涵的基础上,以兴义市中央湿地公园河道工程建设为基本研究对象,结合实际具体分析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美化工程中的应用,旨在能够减少水害、水污染的出现,促进我国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发展。

【关键词】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城市河道治理;兴义市中央湿地公园;工程应用

兴义市在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区位发展优势明显,且拥有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兴义市中央湿地公园河道工程从三塔广场开始,流经兴义市桔山新区之后最终汇入到马岭河大峡谷。兴义市中央湿地公园河道工程建设担负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和防洪工作任务。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当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人们生活设施建设施工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其中,水利工程施工对整个城市河道工程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加剧了水资源污染的程度和污染的范围,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应用到该地区城市河道治理美化工程中变得十分必要。

一、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概述

针对当前水利工程环境污染问题,河道治理工程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和生态发展需要的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生态水利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在河道治理中秉承功能理念、生态理念、文化理念。生態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注重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有效协调周围水文环境,并结合实际发展科学设置河道,为河道建设配备相应的污染防控系统,从而实现河道工程建设和生态环保的协调。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河道治理工程发展提供重要的理念指导,而且还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赋予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新的发展内涵,对打造生态环保理念下的城市综合水利工程系统意义重大。

二、工程概述

兴义市中央湿地公园景观在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河道全长4.67km ,流域面积12.64km2,区位发展优势明显,且拥有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兴义市中央湿地公园河道工程从三塔广场开始,流经兴义市桔山新区之后最终汇入到马岭河大峡谷。兴义市中央湿地公园河道工程建设担负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和防洪工作任务。

兴义的总体规划结构为“双城一区”,两城以马岭河为界限,分别划分不同的功能: 兴义城区:主要以公共服务区,生活居住区和物流商贸区等;义龙新区:主要以工业区和物流商贸区和生活居住区,局部有公共服务区。 在以往,城市河道周围杂草较多、污水分布广、垃圾遍布,严重危害了当地环境,突出表现为湾塘河源起毛栗寨水库,随着下游农业污水、生活用水的排放,河道的水质严重变差。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城市在经济的发展支持下开始实施城市河道区段治理美化工程,河道治理工程以一城两带(一城:兴义城 两带:湾塘河滨水休闲带玉带河湿地公园带)为核心,综合使用工程措施和绿化措施开展治理,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还融入了当地历史文化特点,打造了集合城市防洪、文化生态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河道治理美化体系。

三、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美化工程中的应用

(一)实现对水资源自然功能的充分利用

从发展应用实际情况来看,水的自然功能包含水域的形成、生物的孕育、大气和地表环境的净化等。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美化工程中的应用要充分发挥出水资源的自然功能,通过工程措施将水环境和城市机能结合在一起,将以往水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方向发展,为城市景观的打造提供重要支持。

(二)加强对经济实用蓄水工程技术的应用

橡胶坝是一种技术发展成熟适合应用在天然河道上的挡水建筑物,橡胶坝能够实现以水挡水是其和其他挡水建筑物相区别的重要特点。和常规闸坝相比,橡胶坝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施工简单等方面的优势,应用橡胶坝蓄水能够在不破坏自然的情况下解决城市河道防洪和蓄水的矛盾冲突问题。

(三)借助自然生态功能维护河道生态功能

生态护岸主要是指经过修复之后的河岸具有良好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同时改造之后的生态护岸还具备防洪、生态、景观等方面的功能。将生态护岸应用到河道治理工程中能够打造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河道景观。

在以往,传统的河岸工程以水泥、混凝土、沥青等为基本建筑材料,断面规则渠化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的天然特点和生态功能。自然生态工程的打造实现了对石笼生态格宾网的应用。格宾网是一种由金属线材打造的角形网箱,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和支撑结构。将其应用到生态水利工程施工中能够提升护坡的排水性能,缩短施工工期,提升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费用。另外,石笼生态格宾网还能够操控和引导河道、口岸工程、挡水墙等,从而有效防止河道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

(四)将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充分融合

湿地景观设计要遵循环境和经济生态性的原则,在保留以往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对河道景观进行适当的修复和改造,实现自然景观建造和人工景观建造的协调,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努力恢复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五)利用两带构建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主要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备良好的弹性,特别是在下雨的是偶能够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必要的情况下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利用两带构建海绵城市能够解决既缺水又怕下雨的水资源结构性问题。

利用两带构建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系统包含利用措施、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系统。雨水利用的主要景观措施有:滞留池、生态调节池、植草沟、人工湿地等;绿地生态水渠

道路渗滤沟;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 、生物处理 。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是在生态理念基础上,将人本理念、功能理念、文化理念充分融合在一起的设计理念,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河道治理工程中能够有效指导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提升河道治理工程发展成效,在具体实施应用中需要引起相关人员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吴帅. 探析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8).

[2]武倩.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 经济管理:全文版, 2016(6):00069-00069.

作者简介:冯大泽(1991-),男,贵州人,本科,黔西南州兴源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研究方向:水利设计。

猜你喜欢
工程应用
面向工程应用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铅的柔性屏蔽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浅析单回路改双回路工程的应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构建初探
联梁型钢大跨度悬挑脚手架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EDA平台支撑的轨道交通信控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广电工程的接地技术应用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跨线牵引无人机的飞行方案设计
材料专业工程应用式毕业设计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教材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