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翡平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目共睹,但是建筑行业在迎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笔者在文章中对新时期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进行探究,在分析问题之余,给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对策,提出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措施,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健康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1 未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体制
很多的企业将工程管理工作和整个部门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上,甚至很多的施工企业并没有建立这方面的部门和机构,即使建立了工程管理机构,机构的运行也十分混乱,部门内部缺乏可行的目标责任制,在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的时候,各位工作人员存在大量推诿扯皮的现象,最终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失败。
1.2 不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施工的安全性是施工单位的灵魂,安全不过关,施工单位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施工市场上立足,但是当下的施工单位普遍对于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施工安全受到内部、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最基本的就是施工材料的质量,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可以采购劣质的施工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任意而为、不按照流程施工的现象屡见不鲜并且屡禁不止,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不仅是对于业主不负责任的,而且是对自己的严重不负责。
1.3 施工管理人员能力缺乏
施工管理水平的高度很明显直接取决于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在我国,工程管理人员认为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无关紧要的事情,是否开展这项工作不会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正是这种观念和意识上的错误,使得我国整个工程建设行业的管理水平极其低下。工程管理人员非科班出身,在其位不谋其政,职权交叉、职权空位等现象屡禁不止。此外,我国缺乏高素质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才,这也是我国过程技术管理水平远远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
施工企业都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但是某些施工企业的做法与此背道而驰,主要表现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资源的大量浪费,导致成本急剧上升,在施工前各个部门未做好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不能朝着整个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前进,劲头不能往一处使,不能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对资源的大量浪费自然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1]。
2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
2.1 树立科学的施工工程管理观念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必要基础和重要前提,要想把工程管理工作切切实实的付诸实践,首先应该从内心深处和脑海里认识到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要引进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员工进行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发展和企业存亡都依赖于高水平的工程管理工作,要不断地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弃用传统老套的工程管理理念和模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模式创新的时候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盲目地跟风和效仿。
2.2 对组织机构进行创新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负责项目管理的部门要从全局利益出发,把本部门的运作与整个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项目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和企业订立责任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对组织机构的创新,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顺应市场的需求。对于跨地区经营的企业,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会影响企业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会加大管理成本的投入。因此,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对组织机构进行创新,把分权与集权灵活结合起来,适当地把权力下放到项目管理部门。②坚持弹性生产力的原则及刚性产业结构的原则。建筑企业要把作业职能与施工管理工作相分离,扩大用工制度的弹性空间。③必须降低行政成本。在对组织机构进行创新时一定要降低行政成本,精确估算建设投资。
2.3 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施工管理工作运行的基础是完善而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相关单位和部门一定要在详细考察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使得技术管理人员在工作的时候有章可循,这也是解决某些技术管理人员在工作时自作主张的最好措施,管理制度建立之后不能形同虚设,而是要切切实实的运转起来,发挥其对技術管理的工作的保障和约束作用。
2.4 对企业技术的创新
先进的科学技术会直接降低企业管理的成本,更会为企业树立强大的外在形象,因此,企业管理的创新还包括企业技术的创新,无论是自己创新技术也好,还是引进已经成熟的技术管理模式,都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谋求社会效益,实现二者的双赢。
2.5 对施工现场加强安全管理
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也就是对施工人员的监督,保证每一位人员做出合乎规范的操作,一旦发现不合规范的行为要立即指出并更正,如有必要应该做出一定的惩罚,保证下不为例。需要监督的对象还包括施工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保证每一个施工细节都是合乎标准和规范的,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遵循安全先行、安全第一的理念,时时刻刻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绷紧安全这根弦,恰当的处理好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之间的关系,对三者予以兼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6 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关乎整个企业的存亡和发展,所以,施工企业管理的创新必须做好对企业文化的创新,这是让企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最有力的举措,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对企业的价值观机制进行创新。健全和完善奖惩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对于表现良好的员工要给予多方面的奖励,而对于表现欠佳的员工,应该适当做出惩罚,保证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目的都是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员工自身的进步。
3 结束语
高质量建筑工程的完成,都少不了建筑施工单位和管理单位的付出。建筑施工单位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在施工的时候需要遵循施工流程,需要确保工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标准。除了施工单位,管理单位也是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扮演着检验者的角色,是高质量和安全的守卫者,正是因为他们的不辞劳苦,才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乐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7,14(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