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艳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 2018) 9-314-01
摘 要:国企党务干部是其党建工作的的关键力量,其专业能力是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但目前国企党务干部培训还存在不够系统,培训师资缺乏共享,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需建立一套科学的党务干部培训体系。
关键词:国有企业 体系建设 培训运用
一、企业党务干部培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培训不够系统。尚未形成党务干部培训的系统性规划,主要表现在党务干部培训内容针对性还不强,未能满足不同层级党务干部培训的差异化需求;党务干部培训的标准不统一,导致企业未能对党务干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培训;党务干部培训课程不成体系,课程开发缺乏系统统筹。
师资未能共享。师资无法在企业系统内共享,并且师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授课内容的实效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培训效果不尽相同。
评价不够完善。目前党务干部主要是以年度考核或任期考核为主,除了党建专职人员外,对于其他兼职党务干部尚未将专业化能力纳入考核和评价体系之中,这就容易产生“为培训而培训”的情形,不能根据党务干部的实际需求开展“缺什么补什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构建科学的党务干部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多重多样,作为企业党务干部培训体系,要着力构建起以下幾个子体系。
构建课程子体系。要坚持整体统筹、分层开发,统一开发通用性的课程内容,由各单位按照学习地图模块化开发相应课程,最后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共享的培训课程库。要推动“三位—体”课程开发。以项目化的方法,推进党务干部培训课程、纸质教材和标准化电子课程的制作。首先,对开发任务进行梳理,设定课程课件开发计划;其次,根据课程计划组织党务干部课程开发专家进行开发,同时对开发专家的授课能力进行培训。要对已开发课程进行电子化。实现“形成一批课程、产出一批课件、培养一批内训师”的三位一体课程开发模式,逐步完善党务干部培训的课程体系和师资库。
构建师资子体系。师资队伍是关系到培训与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意义上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是支撑党务干部培养的支点。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库,要从战略的高度组建一批由党务干部,党务骨干、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党务干部培训的师资队伍,按照实际需求对党务干部培训师进行有效统筹,实现每个课程都有对应的培训师的目标。要对师资闭环管理。构建党务干部培训师资库,形成“选聘、任用、培养,留任”的全方位闭环管理机制。
构建网络子体系。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审时度势、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互联的作用,在采取集中轮训等“走上来”受教育的方式之外,还要把知识逐级“送下去”,要引入新技术、新思维,设计和完善的微课体系,并进行移动学习运营,形成党务干部移动学习环境。要推动混合式党务干部培训,在国家“互联网+”战略大背景下,将党务干部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通过设计网络学习功能、多元化的培养课程和题库,创新党务干部培训方式。要创新方法,改变过去的培训方式,变“固定式”培训为“莱单式”培训,变“灌输式”培训为“互动式”培训,将党务干部最感兴趣和工作结合最紧密的内容设置到培训课程中,激发党务干部参与培训的热隋。
构建管理子体系。党务干部培训管理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创新,逐渐摸索并形成适应企业实情的党务干部培训管理模式。要优化党务干部培训组织职责分工,建立分层管理模式,明确各级党建部门的培训工作职责,实现资源协调、优势互补。要固化党务干部培训标准与流程.形成各党务干部培训工作的统一标准,固化并形成与党务干部培训程相对应的运作流程,做到“提前计划、有序工作”。要构建专业化的党务干部培训管理队伍,建设党务干部培训人才队伍,提升团队能力,形成一支精益化管理团队,为党务干部培训提供人才保障。
三、充分发挥党务干部培训体系作用
发挥党务干部培训体系作用,必须要确定党务干部的重点培养方向,依据体系化、模块化、项目化的思想,规划党务干部能力提升的培训内容,并坚持“五步走”的方法抓实施,抓落实。第一步是基础工作,包括业务梳理,胜任力模型搭建、课程资源的构建、题库资源的构建等基础性工作。第二步是培训,以集中培训和自学为主的方式让党务干部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做好各项工作、履行好职责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第三步是练兵比武,运用知识竞赛的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答辩,让党务干部检阅自身的业务水平。第四步是深化培训效果,评选优胜团体和个人奖项,并与工作考核结合,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国,持续调动党务干部能力提升的紧迫感,把党务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第五步是做好数据分析,把培训学习、学习比赛作为党务干部岗位技能评定和提升干部队伍状态的重要举措,通过上下联动,形成全员“练兵比武”的良好氛围,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组织保障与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