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间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有着深刻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不同的地方特色孕育了不同的民间传统音乐,这些民间音乐富有活力与创造性,成为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山歌就是在四面山水相伴的环境中发源的,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民间歌唱形式。本文对梅山山歌进行研究,主要探究这种歌唱形式的艺术特色和演唱风格,为其的保护和传承作出贡献。
【关键词】梅山山歌;艺术特色;歌唱风格;歌唱形式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1-0054-01
梅山处在比较陡峭的雪峰山脉,早年交通相对闭塞,道路也不是十分畅通,并且在山底还是江水湍急的沅江,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梅山人民艰苦奋斗,集聚智慧,创造了属于梅山的文明,其中,梅山山歌就是梅山文明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梅山人民表达和抒发情感和思想的形式之一。
一、梅山山歌之源
我们知道一种文化与其发源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梅山山歌的形成也不例外。梅山山歌是梅山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苦劳作而不断形成的一种民间文化,大部分歌曲都与梅山人民的日常生活有关。有人说因为梅山的地理条件限制,他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劳作,因此,他们一般会安排人站在高处为劳作的人打鼓以示鼓励,慢慢地就演变成了山歌的形式。也有人说,山歌的产生是因为梅山交通非常不便,人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非常的不方便,因此,勤劳聪明的梅山人民就利用山体回音的方式向远方的人民喊话,这样的方式逐渐演变成了山歌一问一答的形式[1]。
总之,不管梅山山歌是如何起源的,我们要知道的是梅山山歌与梅山的自然环境分不开,与勤劳聪明的梅山人民分不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梅山山歌没有消失,并且被梅山人民发扬光大,逐步形成了劳动歌曲、仪式歌曲、时政歌曲、生活歌曲、情感歌曲以及历史传说歌曲这六大种类的山歌形式。
二、梅山山歌的艺术特色——山歌之魂
梅山山歌的艺术特色十分丰富,本文从调式、曲式结构、旋律节拍以及歌词等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
(一)调式。这种山歌的演唱调式比较简单,主要还是以传统的五声调为基本的调式。那么在五声调式中又以徵调式和羽调式为主要的特征,这些给人以一种情意绵绵的听觉效果,展示了梅山山歌个性化的特点,成为了梅山山歌的重要艺术特色。
(二)旋律和节奏。梅山山歌在歌唱时所用的旋律比较简单并且平直自然,没有特殊的演唱技巧,非常符合劳作人民单纯美好的特点,尽量如此,梅山人在演唱时能够在同音区表现出小波浪状或者线状的特点,把简单的旋律表现得舒畅自然,具有诉说式和诵读式的歌唱特征[2]。
同时,梅山山歌的节奏就表现得更加自由又富有个性,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演唱形式,梅山山歌对节奏没有特殊的要求,或快或慢,或强烈或轻柔,一般根据表演者自身的情感或者表现的情境来控制歌曲的节奏。
(三)山歌结构。一方面,梅山山歌有丰富的曲式结构,既有简单的一部、二部以及三部曲式,同时也有复杂的曲式结构,比如:多段变唱曲式、回旋曲式以及复二部曲式等等结构。除此之外,在山歌的内部结构,也就是歌词方面也体现出了一定对称的结构。
(四)歌词语言。梅山山歌起源于梅山人民的日常活动,那么歌词基本上也是源于演唱者的口头即兴创作,描述和记录了日常的劳作生活,同时抒发和表达了梅山人民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情,因此梅山山歌的歌词具有通俗易懂以及自由随意的特征。
另外梅山山歌的歌词,首先具有鲜明的口语化特征,会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描述;其次,梅山人民在演唱时善于使用衬词,比如他们在山歌中大量使用了“波罗”、“溜溜”、“噢”、“叽”、“哪”等衬词;除了使用衬词梅山山歌中还经常使用叠词,包括对字、词以及句和章节的交替重复出现,加深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3]。
三、梅山山歌的演唱风格
梅山山歌的演唱风格主要由山歌的演唱形式来决定。那么演唱形式非常简单,主要包括独唱、对唱以及齐唱这三种形式。
(一)独唱。独唱是梅山山歌最主要的一种演唱形式,表现的是个人在劳作、生活或者情感中的体会。这种演唱形式主要表现的是个人的情感,因此在劳动、生活以及情感歌这几类山歌中较为常见。
(二)对唱。对唱这种演唱方式是人们为了克服艰苦生活条件而形成的,主要的形式是一问一答,来自于生活中即兴创作,是对生活场景的保留。
(三)齐唱。齐唱是梅山山歌的重要演唱形式,这种形式一般出现在集体劳作的过程中,由一人领唱,其余作为伴唱或者和声,气势十分强大。在梅山人民集体劳作的过程中,齐唱是非常重要的加油鼓劲的方式,是梅山山歌的特色。
四、结束语
总之,梅山山歌作为民间传统的一种音乐形式,它的产生是梅山人民适应自然环境、勤劳聪明的一种体现,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在社会的进程中对这些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和传承,以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康晓丹.浅析我国梅山山歌的情趣及文化底蕴[J].黄河之声,2017(11):86.
[2]宋委.梅山山歌的藝术特色及演唱风格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7(08):7-8.
[3]曾晓萍.浅谈新化山歌的特点[J].艺术评论,2009(09):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