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坤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构。从“道”与“器”相统一的角度看,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等“道”的层面的建设;二是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和文艺作品等“器”的层面的建设。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意义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以文载道,载“道路、理论、制度”之道,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框架;以文化人,以文艺之思想底蕴、精神力量、艺术审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探索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途径;以文会友,以文化交流超越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冲突;以文辅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理论内涵;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8)04-0010-06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进入新阶段,而且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迎来重大创新。其中,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就是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构。这不仅展现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最新理论成果和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演进,而且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构架,更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意义。
一、“道”与“器”的统一: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内涵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文化的表现形式而言,“文化”可表现为抽象的“道”与具体的“器”两种形态。“道”之文化是指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民在精神层面的表达,包括思想理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器”之文化是指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实践层面的展现,包括文学文艺、制度规范、风俗习俗、生活方式等。从“道”与“器”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它不仅表现为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应时而生、顺势而为,从价值导向和精神层面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的理论归纳,而且还表现为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从工作部署和实践层面对“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的实践总结。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内涵最初表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它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对应,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邓小平同志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再次明確物质文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并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到关系社会主义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高度,指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而且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1997年9月,在世纪之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不仅明确了培育“四有”公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任务,而且系统阐述了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以及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的主要内容和方针原则,更深入探究文化与政治、经济、党建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依存的关系,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相提并论,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保持和体现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体系。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针对我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新情况新问题,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强调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进一步扩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实践层面“器”的内涵。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精神层面“道”的内涵。2011年3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所取得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阐述,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等,其在时间上具有承接性和连续性,在思想理论上保持统一性和发展性,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已经逐步走向党和国家发展政策的中心,文化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为主题之一单独进行阐述。
综上,无论是从时间上对文化建设内涵的历史梳理,还是从内容上对文化内涵的横向扩展,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内涵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涉及国家和民族价值导向、思想道德、精神理念等“道”的层面建设,主要是指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二是主要是指为人民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和文艺作品等“器”的层面建设,主要是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道”“器”统一才能系统阐释文化的内涵,才能全面理解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才能更加坚定中华文化立场,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新时代对内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
(一)以文载道,载“道路、理论、制度”之道,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框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者有机统一,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架。早在2012年11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肩负新的时代使命,针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加深入、系统回答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要理论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是从毛泽东开始的,尽管毛泽东没有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但他明确提出了要以苏为鉴,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在党的十二大上首次提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伟大命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围绕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继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这两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发展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进一步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向前发展。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历经了道路的探索、理论的创新、制度的完善,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对内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外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共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都需要以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构架之一,不仅是理论逻辑结构的升华与完善,也是实践对文化发展乃至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内在诉求的表达。“文以载道”,意味着文化要载“道路、理论、制度”之道。道路、理论和制度内在包含特定的文化价值取向,外在表现为一种独有的文化影响力。道路是方向,它需要依靠文化加以调适以化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理论是指南,它与文化相得益彰,没有文化积淀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没有科学理论滋养的文化同样也很难获得持久发展;制度是保障,制度的生成和完善需要文化加以指引,以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归宿,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概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构架的升华和完善,充分彰显了新一代中央领导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的科学把握与深刻思考,进一步深化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二)以文化人,以文艺之思想底蕴、精神力量、艺术审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探索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定位,重新界定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由过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首先,美好生活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概念,不仅指物质生活富足充裕,还指对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其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仅指经济领域本身,还涵盖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文化发展以及人民对精神生活和精神消费的需求等方方面面。因此,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更加突出了文化平衡而充分的发展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意义。
纵观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实践,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7年我国GDP总量已达到12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而相比经济高速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却显不足。2016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078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14%。而从国际方面来看,201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26%,约3/4的经济体在4.0%~6.5%之间。其中,美国最高,达11.3%。由此可见,我国的文化消费需求还远未得到释放,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文化艺术领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现在每年生产电影六、七百部,電视剧上万集,但既有口碑、又有票房和收视率的精品并不多;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30万册,但精品图书却很少。同时,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渠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得担任价值和舆论导向的传统媒体面临巨大压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提升文化供给质量,创造文化消费需求成为当前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4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的开放,更是思想观念的大解放。一方面,伴随我国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成分、所有制结构、组织形式、分配形式、就业方式等呈现多样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也日益多样化。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发性、趋利性一定程度上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场上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以及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传入,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的出现使得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等传统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因此,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的伦理道德不能缺失。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文化发展已经到了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关键时期,也必将日益走向国家制度构成的中心,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站起来”意味着实现民族独立的政治诉求,“富起来”强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硬实力的提升。那么,“强起来”则更侧重于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和发展,强调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文化人”是新时代赋予文化建设新的使命和意义,它意味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要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三精”优秀文艺作品,给人民带来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思想的启迪。特别是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有了更高要求。从过去勾栏瓦肆听书唱戏,到现代戏剧、电影、电视剧的普及,不同时代的文艺样式、文艺内容的发展都要把握好人民对文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和审美素养为目的。今天,“以文化人”更强调文艺创作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反映人民生活的充足优质的文艺作品,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三、以文会友。以文辅政:新时代对外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
(一)以文会友,以文化交流超越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冲突
众所周知,全球化趋势引起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融合,使不同民族和国家联系日益紧密,并使世界逐步成为一个发展整体。从表现形式来说,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国际市场的开拓、跨国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商品生产消费的全球性再分配,还表现为信息的自由传播、文化的广泛交流。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开放为各个国家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从文化开放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打开了人们的文化视野,为不同的民族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促进了不同文化形态间的接触和对话,使世界性的文化共享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从文化安全的角度来看,全球化也使得这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边界逐渐被消解,各民族和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受到质疑、国家文化主权受到了威胁和挑战。文化霸权就反映了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文化主体之间的不平等的文化交往。总之,全球化不仅加速了世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同时也引起了世界不同文化、文明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对抗,而且更加剧了国际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也使得文化交流、文化互鉴和文明共存备受国际关注,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更成为一股推动世界前进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重要规律”。因此,当前必须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并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形成符合中国国际地位的国际影响力和有利于中国更好更快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如何应对西方在文化上对中国的偏见、误解甚至挑衅,如何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让世界逐渐认识、认知、理解并喜爱中华文化,这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文会友”,意味着新时代背景下,在更加开放的国际平台上积极开展平等的文化交流对话,在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互动中不仅能有理有据阐明自己的主张、自觉自信地弘扬中华文化,而且能在与异质文化交流中澄清误读和误解,寻找共同点、增强对话、增进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外交场合发表讲话,勾画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基本立场。他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这是对中华文化内涵及思想文化重要性的科学阐释,为有效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为世界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基本立足点。他还指出,“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为不同文化进行平等交流提供了宽广视野和理论支撑。如今,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异常活跃,为世界人民了解当代中国发展现状、感知中华文化打开重要窗口;而孔子學院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不仅向世界普及中国语言,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热爱中华文化;同时,坚持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重的方针,利用商业渠道和市场化运作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这说明,以文会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可谓正逢其时,意义重大。
(二)以文辅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担当的责任作出了明确宣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意味着中国的崛起为推动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贡献力量,还意味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途径和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国家独立、经济发展使得“挨打”“挨饿”这两个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对中国给予密切关注的同时,质疑声也此起彼伏,“挨骂”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以及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产生浓厚兴趣,并对此展開专门的研究和探索;而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唱衰中国”“唱空中国”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也甚嚣尘上。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亟须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
以文辅政,意味着新时代文化建设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做到传播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第一,努力传播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国际社会理性、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提供文化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中国价值信仰和精神追求,还框定了中国社会评判是非善恶曲直的价值标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有“中国特色”的精神财富。第二,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展示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于中外人文交流的方方面面,运用现代文明的形式和手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作出国际社会乐于且易于接纳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第三,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在国际舆论格局中“挨骂”的尴尬处境是由于我国尚处于“无语”或“失语”的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还没有切实转化为有效的话语体系和话语优势。因此,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提升文化传播亲和力是当前中外交流中的重点和关键,这样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阐发好中国精神,展现新时代中国风貌,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当代中国正处在千帆竞发、催人奋进的伟大新时代,我们应当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适应时代潮流,把握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使命,高举文化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接力中,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绚丽篇章!
责任编辑 李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