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异地养老消费研究

2018-10-19 07:08魏华兴惠萱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消费

魏华兴 惠萱

摘要:异地养老在人口流动性较强的西方国家已是老人很自然的生活选择和消费选项,在中国近年来也逐渐兴起,有潜力成为国内消费升级的重要构成。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对异地养老研究做了理论综述,分析了国内异地养老的历史与现状,并对促进异地养老消费提出了老年人心理需求层面、老年人自我实现需求层面、地方政策对接层面的三方面建议。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异地养老;消费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8)04-0012-12

异地养老,是一个既包括长期迁居养老,又包括候鸟式、旅游式养老等短期休闲养老的集合概念。在人口流动性较强的西方国家,异地养老甚至异国养老,早已是老年生活的经常选项,是养老消费的重要构成。近年来,异地养老也开始受到国内很多地方政府、企業和老年人的关注,孕育着一大片新消费市场。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对异地养老消费做了研究探讨。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养老正成为国内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养老是2l世纪全球的头等大事之一,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增长潜力。据科尔尼咨询公司2012年统计,60岁以上老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消费群体。在日本,65岁以上家庭的消费额占日本国内个人消费总额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18%,提升至2013年的34%。在美国,“婴儿潮一代(1946 1964年)”的老人们,在21世纪初掌握着美国80%的财富,占到美国消费的60%。

在中国,民政部2015年印发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庞大的老龄人口是养老消费得以快速增长的基础。同时,正在成为国内老龄人口新主体的“50、60后”们,完整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其消费能力和消费追求都有了显著提升,正推动着养老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元化、高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对此,林左鸣(2015)提出:“从市场形态来看,中国下一轮经济的转型极有可能就集中于‘夕阳红经济之上”,“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等老年人的需求,老龄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点有很多——基于老年人对休闲娱乐的需求,老年旅游、老年活动、老年学习等产业将具有广阔市场;基于老年人对身心健康的需求,医疗护理、卫生保健、家政服务等行业将蓬勃发展;基于老年人对养老居所的需求,养老中心、养老地产等也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异地养老消费在国内开始受到关注

一方面,为缓解人口涌入压力和快速老龄化压力,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正在探索推进常住老人的异地养老。2016年发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探索跨区域养老模式,制定差异化补贴制度和优惠政策,开展跨地区购买养老服务试点,推动医疗保障跨行政区域异地结算,建立钱随人走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打通老年人跨区域异地养老的制度障碍;鼓励企业或社会组织在津冀地区建设养老机构或养老社区,支持通过技术或品牌输出方式与津冀养老机构开展合作”。上海也提出要探索推进异地养老、输出养老,与长三角内的二、三线城市共享区域内养老资源。

另一方面,河北、辽宁、山东、浙江、安徽等省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的“腾笼换鸟”,将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承接异地养老消费作为经济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林左鸣(2016)对此就提出:“目前,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很多东北老年人在冬天会如候鸟般“迁徙”到海南岛等南方地区过冬,那么东北的企业家为什么不能让广东的老年人夏天‘迁徙到松花江畔的太阳岛上度过一个惬意的夏天呢?”

同时,随着国内老年人经济实力和生活追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关注或选择移居式、候鸟式、旅游式等异地养老模式,目前已在国内初步形成了异地养老的消费者细分市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异地养老消费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关于异地养老的较成熟理论模型。而国内由于户籍制度约束、“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等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异地养老直到2l世纪才开始在国内理论文献中出现,且从2005年起才有了研究成果的较快增长。对异地养老消费的研究主要聚焦两方面:一是消费者选择异地养老的动因;二是选择异地养老的利弊。

(一)消费者选择异地养老的动因

Litwak,Eugene和Charles F.Longino(1987)提出的三阶段迁移理论奠定了西方老年人口异地流动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老人在变老的过程中会由于“舒适便利(amenity),寻求帮助(assistant)和失能(disability)”等不同阶段的需求特点而进行异地流动。在第一阶段,相对年轻、已婚和富裕的老人会为了舒适便利,选择迁移到环境较好的宜居地区,如从寒冷的美国北部移往南部的阳光地带;在第二阶段,老人会因为丧偶、健康恶化、贫困等原因,而选择向家庭成员靠拢寻求帮助或迁入熟悉社区;在第三阶段,老人健康状况继续恶化以致失能,会迁移到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以获取继续照护。

Conway,Karen Smith和Andrew J.Houtenville(2003)按相对低龄和相对高龄的分类对老年人口流动进行了研究,发现:低龄老人更愿意迁往具有良好生活环境的地区,高龄老人则会因为高生活成本而被迫迁移。

Calvo,Esteban,Kelly Haverstick和Natalia A.Zhivan(2009)按被动迁移和计划迁移的分类对老年人口流动的决定因素做了研究,发现:被动迁移往往是因为离婚、丧偶、疾病等负面事件,而迁移有助于减低这些负面事件对老人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冲击;计划迁移则主要是为了降低生活成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寻求更好健康看护等原因。

国内对消费者选择异地养老的动因研究以四分法为主,如:李珊(2014)将异地养老分为投靠子女型、支援子女型、追求生活品质型、落叶归根型四大类。投靠子女型多是原住在经济落后地区的老人,因子女的安家落户变化而移居;支援子女型多是搬到子女附近或与子女同住,以向儿孙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追求生活品质型是主动移居到自然环境良好、生活环境宜居的地区生活,以缓解慢性病或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落叶归根型是回到家乡养老。类似的还有:王树新(2006)将异地养老划分为生活享受型、投靠子女型、子女吸引型和机构移居型四类。孔金平、刘瑜闻(2008)将异地养老分为旅游观光型、探亲访友型、候鸟安居型和异地安居型四类。此外,也有按动因分为三种类型的,如柴彦威(2010)根据北京城市老年人在城市空间中的迁居历程和居住格局演变,将异地养老分为城市拆迁型、家庭指向型和援助后代型三类。

(二)選择异地养老的利弊分析

从利的一面看,柴效武(2004)认为:采取异地集中养老可以获得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在我国养老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地区差异,合理配置养老资源,降低养老成本,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王树新(2006)认为:我国老年人口庞大数量对异地养老构成了一个潜在的相当规模的市场,加上老人生活方式和自养能力的不断提高,地区接纳异地养老条件的逐步改善,生活享受型的异地养老将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时尚。陈谊、黄慧(2006)认为:异地居住可以优化老人居住环境、整合区域养老资源、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是现代生活方式和养老理念的体现,政府应予以积极引导和扶持。

从弊的一面看,丁志宏、姜向群(2011)认为中国推行异地养老将面临如下问题:一是老人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二是经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的障碍;三是养老金发放等政策阻碍;四是日常生活的麻烦和不便;五、强行推广将可能导致忽视老年人的意愿。陈友华(2016)将中国推行异地养老的不利因素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收入限制,即异地养老必须要老人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二是老年特点,即推行异地养老需要考虑老人对异地地理与文化的双重适应性;三是民族特性,即固有的“落叶归根”,“在家千日好,在外一日难”的汉民族特性对异地养老消费需求的抑制;四是医保难题,即由于当前社会保障体制的碎片化,使得老人异地就医费用不易报销,也增加了异地养老困难;五是资源匹配困难,即异地养老存在同一时间段多是单向移动的“潮汐现象”,夏天都去北方,冬天都去南方,造成各地养老资源的季节性缺乏和过剩。

三、国内异地养老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一)异地养老的发展历程回顾

“十五”时期,围绕旅游养老、候鸟养老的专业化异地养老服务已经在国内的旅游胜地、疗养胜地有了一定发展。民政部在2004年发起了“异地互动养老”活动,将“异地互动养老”定义为:老人们离开现在居住的城市,到全国指定的外地养老院养老,享受特色养生、医疗保健、旅游观光等系列服务。2004年举办了首届全国养老机构院长高级论坛暨全国异地养老推介大会。会上,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向全国各养老院推介了异地互动养老的新模式,主张在各地养老院之间进行异地置换式服务。大连在2004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当年即已与外省市的80多家养老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养老院、老年公寓的协作网络。

进入“十一五”时期,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的异地养老消费需求开始显性化。2005年,在北京市政府组织的“十一五”规划市民建言会上,数十位市民代表联名提议:“为缓解人口压力,在北京周边建立老人宜居城市,让市内的老年人迁徙到那里去生活”,并具体提出了三方面配套建议:一是把老年人的退休金发放与之接轨;二是政府给予市内老人到外地养老的经济补贴及政策优惠;三是从制度上保障异地养老的医疗报销便利条件。在上海,上海市妇联在2005年提出了一项上海市区老人到崇明县的农家寄养式养老的计划,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在2007年组织了16个社区的1030名老人分批赴浙江安吉体验短期的异地养老。这些政策探索都引来了广泛关注,成为了当时的社会热议话题。

到“十二五”时期,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的异地养老区域合作有了里程碑成果。在长三角地区,13个城市在2011年成立了“长三角异地养老联盟”。其中,既有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也有南京、杭州这样的大城市,还有扬州、绍兴、嘉兴等旅游和养生资源丰富的二、三线城市。联盟的建立旨在促进长三角一线城市的养老消费向二、三线城市流动,促进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养老资源共享。在京津冀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2015年正式签订了《共同推动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2020年)》,提出:“三地将合力撬动社会资本和资源,支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围绕京津冀打造互补互利的养老服务集群,鼓励实力强的养老企业走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聚力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同时,助推三地养老服务产业协同发展,谋划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区,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海南三亚、广西巴马、云南大理等适合养老养生的地区,在此阶段也迎来了异地养老消费的高峰期。2015年冬天来三亚的“候鸟老人”有38万人,是本地常住老年人口的6倍。“长寿之乡”广西巴马2015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游客中也以来养老、养生的外地老人居多。

(二)异地养老的现状特点归纳

1.政府积极推动而市场响应不足

一方面,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的政府有着将养老输出到异地的迫切愿望,周边地区的政府也有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动力,所以京津冀、长三角的地方政府能达成异地养老的一系列合作协议,共同大力推动异地养老。一些旅游和养生资源丰富的省份,如海南、山东,地方政府也希望能通过吸引异地养老来带动经济发展,多年前就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

而另一方面,异地养老的市场力量参与还远远不够。目前,国内市场上还缺少有实力、有经验、有品牌、有资源的市场主体来提供异地养老优质服务,很多都是中小房地产公司打着养老的旗号来发展城市周边或旅游风景区的地产项目,或已有的小、散、弱的养老院、老年公寓再多挂一块异地养老牌子,少有服务业的知名企业参与其中。缺少市场化优质供给、没有将社会资本力量调动起来的现状特点,成为了异地养老的发展短板。

总体来看,国内异地养老的推进还处于政府“雷声大”,而市场“雨点小”的状态,一些地方政府有明确的规划布局,而市场主体还没有找到较好的切入点和盈利模式。

2.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冷热不均

就国内较早开展的候鸟式、旅游式异地养老来看,目前还存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冷热不均,“潮汐现象”非常明显。大部分老人都一窝蜂地在特定季节涌向特定的几个较为成熟和知名的养老胜地,长期迁居的很少,造成其他地区养老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和养老胜地养老资源的季节性闲置。

比如公认的候鸟式异地养老胜地海南三亚,数以几十万计的“候鸟”老人让三亚一年只有淡、旺两季,国际旅游岛成了在旅游旺季不堪重负的养老岛。再比如广西巴马的几个知名“长寿村”,人流的涌入导致各村日排放生活污水3~4千吨,家家户户为养生客建了6层以上高楼,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宜居环境。

与养老胜地的“过热”相对的,是很多其他想吸纳异地养老的地区“过冷”。这与这些地区没有找准老人异地养老的需求,没有搭建起成熟、适宜的异地养老环境条件有关。

四、对异地养老消费需求的问卷调查

本文专门设计了针对老人异地养老消费需求的调查问卷,并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专业问卷调查平台,对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个城市的三百多位已经步入或即将步入老年生活的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

1.分析方法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各类因素对异地养老消费需求的影响,并分析受访者异地养老的需求做进一步细分,总结共性。在统计分析过程中,作者将养老需求作为因变量,将各类人口、家庭、社会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各类因素对异地养老动机的影响程度。随后,作者对异地养老消费需求做出进一步细分统计,识别异地养老的基本心理诉求。调研的预期结果如下:

1)识别异地养老消费需求的相关因素。

2)解释相关因素影响异地养老消费需求的机制。

3)理解异地养老人群的基本诉求。

2.对象选择

本次调研对象锁定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的拥有城市常住户口,并且年龄在50岁以上。在调研问卷中,通过年龄和是否拥有常住户口两个问题对受访者进行初步筛选,未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样本将被直接剔除。之所以增加年龄条件的限制,是因为笔者认为年龄过低的受访者并没有将养老计划提入议程,回答结果缺乏严肃性。另外,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限制,我们可以认为持有户口且年龄满足条件的受访者在该城市居住了较长的时间,比较具有代表性。

调研问卷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转发,因此抽样会丧失一定的随机性。但笔者认为该随机性的丧失对调研结果的影响是可控的,主要原因为:

1)移动互联网在这些城市的普及率极高,微信已经成为这些城市老人必备的通信工具,调研对象不会由于无法接入互联网或不会使用微信而无法回答问卷。

2)这些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具备足够的文字阅读和逻辑判别能力,绝大多数老人能够独立完成调研问卷。

在发放调研问卷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调研覆盖面,消除笔者朋友圈的局限,笔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1)在问卷初始发放的过程中,考虑了行业、收入水平、人口特征的异质性。

2)鼓励受访者进一步转发问卷,从而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3.变量选取

笔者在调研问卷中,将异地养老消费需求定义为二元变量,要求受访者对“是否考虑异地养老”做出“是”或“否”的回答。此变量为回归分析的因变量。

在自变量的选择方面,笔者假设老年人的异地养老意愿与其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社会特征密切相关,故本文从个人、家庭和社会关系三个层面对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个人层面的变量包含了人口统计学的基本属性,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年龄因素对养老意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个人的心理状况和行动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受教育程度对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起着一定的影响,对异地养老的接受程度起着一定作用。家庭层面的变量主要包含受访者与配偶、子女之间的关系。笔者主要考虑到丧偶、子女关系疏离等因素会改变受访者的心理状态,受访者内心的孤独感、失落感会影响其决策。社会关系层面的变量包括社交频率和团体归属,这会加强或减弱老人迁移异地的动机。

在变量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更准确反应部分分类变量、顺序的统计特性,笔者引入了哑变量。例如,无子女老人和有子女老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群,不能用子女数量这一单个变量简单概括,而应该采用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不同组区别对待。

(二)问卷调查情况

1.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调研问卷通过网络无限次转发,共收到回复327份,其中,满足初筛条件的回复291份,无效回复32份,有效回复258份。笔者将调研结果导出至EXCEL,并用R程序语言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

2.受访对象的基本描述统计

本次调研的描述统计如表l:

在调研结果中,愿意选择异地养老的人数占到了受访者的40.70%,这一比重是相当可观的,可见这些城市的老年人对异地养老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受访者的地区分布比较均匀,调查没有明显的地域偏好。

在个人特征方面,80%以上的受访者具备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整体素质较高。但受访者的健康状况堪忧,超过20%的受访者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这些城市受访者具有较为可观的固定资产财富和较高的存款水平,超过90%的受访者拥有100万元以上的房产,约30%以上的受访者拥有100万元以上存款,能够为异地养老提供充实的经济基础。

在家庭层面,丧偶或离异的老人数量占比超过预期,占29.84%,其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63.95%的受訪者在经济或生活方面对子女存在依赖,子女的陪伴对其选择异地养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关系方面,城市老人与当地的人际关系网络存在着较为广泛的联系。73%的老人每周社交次数超过1次;52%的老人与本地的企业、团体存在工作关系或非职业关系。

3.对异地养老意愿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由于异地养老意愿这一因变量为二元变量,作者决定采用logistic函数构造回归模型,该模型常用于解决“是或否”,“好或坏”等二元判别类问题。模型的结构为:

p(t=1)F(xβ)

p:异地养老概率

y=1:表示异地养老(y=0表示不选择异地养老)

F():表示逻辑斯蒂(logistic)分布函数

x:表示影响异地养老的一系列因素

β:表示参数

在回归前,笔者首先检查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所有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绝对值均低于0.8,排除了多重共线性问题。经过Logistic回归,得到结果如表3:

各因素对异地养老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个人方面

年齡因素与异地养老意愿相关性显著,处于50~59岁和60~69岁的样本组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意愿,这为Litwak等人提出的“三阶段”理论提供了支持。一方面,处于该年龄层次的老年人精力充沛,具有较强的安全感,愿意尝试不同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这部分群体刚刚离开或者即将离开工作岗位,对全新的退休生活存在憧憬。

老人的健康状况与异地养老意愿呈现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随着体质的下降,老人的行动能力减弱,疾病的困扰使得老人更加倾向于留在一线城市,以便接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于预期是相符的。

有趣的一点是,在所有财富水平的衡量中,只有房产价值对异地养老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这些城市房产的出售或租赁价值可以为老年人在外地的生活提供可观的财务支持,增强其对异地生活的信心。而各类形式的储蓄,以及每月的固定收入,并不能消除老年人对异地生活财务状况的顾虑。

最后,性别因素、地域因素均不能解释异地养老的动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非影响该动机的重要因素,这与一些研究者的实证结果是不同的。由于作者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座超大城市,信息传播速度很快,教育水平并不是老年人的认识能力和眼界的主要制约因素。

(2)家庭方面

丧偶或离异老人更愿意选择异地养老,这部分人群希望离开长期居住的生活环境,摆脱心理上的阴影。老人对子女经济、生活上的依赖会减弱其移居异地的倾向,子女为了职业发展的需要,不愿意离开一线城市,当老人生活上需要子女照顾的时候,留在城市里变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另外,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越融洽,越不容易选择去外地生活。他们更愿意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支持子女的事业和生活。最后,子女的人数与异地养老意愿不存在相关性。

(3)社会关系方面

这一类别下的两个自变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社交活动频繁的老人在居住地有着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融洽的人际关系为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提供了很大的精神支持,移居外地意味着他们要放弃与亲朋好友相聚的快乐,这也许是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割合的。老年人与当地企业、社会团体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归属感,增强了他们的地域粘性。

4.选择异地养老人群的诉求分析

作者在调研问卷中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机类问题,以期了解异地养老人群选择异地养老的基本诉求。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在选择异地养老的理由中,远离污染成为异地养老的首要推动因素,在所有选择异地养老的受访者中达到了39%。近年来,城市空气污染、水体恶化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也使居住在这些地区的老年人产生了改变居住环境的强烈愿望。除此之外,随着其他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配套服务不断完善,这些地方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在选择异地养老的受访者中,30.48%的受访者将“生活便利”作为移居其他城市的原因,26.67%的受访者青睐于这些地方的低廉生活成本。

在不愿意接受异地养老的受访者中,绝大多数人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和亲情的强烈依赖。43.79%的受访者表示无法脱离居住地的社会关系,35.95%的受访者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子女。另外,医疗条件和老年人身体状况也是其主要顾虑所在。20.2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体欠佳,26.80%的受访者认为现居住城市的医疗条件更有保障。调查结果如图2。

在养老去处的选择方面,海南成为异地养老首选,占比39.05%,其次为云南、广西两地,分别占比20.95%和16.19%。值得关注的是选择海外作为目的地的人群,占比5.71%。这说明海外养老已经成为这些城市老年人的备选方案,其市场正在悄然兴起。调查结果如图3。

(三)调查结论小结

数据表明,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的老人具有强烈的异地养老愿望。海南、云南、广西三省成为异地养老的首选,境外养老有可能成为异地养老的未来热点选择。

50-70岁的低龄老年人出于心理、生理和经济条件等因素更倾向于选择异地养老;这些城市老年人持有的房产价值是影响异地养老的主要经济因素;老年人健康状况在其选择异地养老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老年人与家人和社会的关系是其是否选择异地养老的主要考虑因素,配偶健在、与子女关系融洽、当地社会联系广泛的老年人更倾向于留在现居住城市。性别、地区、受教育程度、月固定收入、存款、子女数量等因素不影响老年人养老的地域选择。

现居住城市的污染问题、二三线地区的便利生活催生了异地养老的巨大市场。而老年人的社会联系、与子女的依赖关系、医疗资源向超大城市的集中是异地养老选择的制约因素。

五、广义虚拟经济视角对促进异地养老消费的建议

姚平、林左鸣(2015)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对发展老年经济提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全面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尤其要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第二,要统筹好老年人过好生活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第三,要从制度层面为老年经济发展提供保证。这三点对促进异地养老消费同样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促进异地养老消费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加强老年人心理需求层面的异地养老服务供给

一方面,异地养老是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的积极老龄化生活方式的典型体现。异地养老必然伴随着老年人惯常生活环境的转换,进而增加与旅伴、养老服务者、异地居民等的社会交往,减轻独居老人的孤独感,有助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独立生活还能削弱老年人对家人的依赖心理,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改善老人的精神状态。

另一方面,异地养老带来的居住环境变动对老人的心理适应力也是一大挑战,对秉持“安土重迁”的中国老人尤其如此。老人移居异地,不但告别了长期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也往往远离了子女与亲朋的长期陪伴,容易萌生出强烈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尽管在三亚等养老胜地,同来养老的同龄老人随处可见,但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老人要真正其乐融融的经常聚在一起,产生新的群体归属感也并不容易。此外,由于北京、上海等城市推行的异地养老也是一项人口分流的措施,对这些城市走上异地养老之路的老人,更容易产生“为这个城市奉献了大半辈子,到年老就被抛弃”的郁结情绪。

对此,异地养老的服务供给也需从两方面提升,既要从积极老龄化的角度来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服务,不但让老年人能欣赏美景、品味美食、享受娱乐、购买特产,也要让老年人能继续参加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项活动,进而保障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人格尊严;也要大力建设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对老年人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和排解。

(二)从老年人自我实现需求层面丰富异地养老服务

国内老年人当前选择异地养老,也是补偿性消费这一自我实现需求的体现。补偿性消费,是指消费者由于整体自尊或自我实现缺失,为了弥补过往而做出的一定消费行为。当前正成为老年人新主体的“50后、60后”老人往往在年轻时因繁重的工作和家庭负担,无暇或无钱进行太多消费。于是,这些老人退休后,就有了典型的补偿性消费需求,都希望自己晚年生活能过得更充实多彩,包括去年轻时很向往的地方旅游或居住,从事年轻时无暇从事的有意义活动,这些都为异地养老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围绕老年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想吸纳异地养老的地区可以从两方面下功夫:一是研究“50后、60后”老年人的成长经历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或养老服务项目;二是可开发与老年人自我实现需求相关的“产消合一”服务项目,如为老年人提供回忆录等图书出版,影集、视频等制作的服务。

(三)从地方政策对接层面加强对异地养老消费的支持

当前,尽管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已出台了很多养老一体化的政策对接措施,但政策的系统落实还需要一个過程。对于选择异地养老的老人和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地方的政策差异都带来了很多现实困难。

对选择异地养老的老人,候鸟式、旅游式的短期流动还不太能感受到地方政策差异的影响,迁居式则要麻烦的多。尤其对北京、上海这些特大城市的常住老人,很难让他们放弃来之不易的北京、上海户口,将户口迁到新居住地。而各地的很多养老福利与补贴,基本都是面向有当地户口的常住市民。老人选择异地养老,就很可能面临原所在特大城市的餐饮、交通、医疗等福利补贴享受不到,现居住城市的福利和补贴也无法领取的两难困境。

对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同样面临着政策支持和福利补贴的获取困难问题。养老服务业带有社会公益属性,养老服务机构往往要在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和福利补贴的支持下才能正常运作。某地的养老服务机构收一个异地养老的老人,就意味着一份负担和责任从老人的原居住地转嫁到了现居住地。养老服务机构该由老人的原居住地政府还是现居住地政府来补贴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地方政府之间协调不好,就可能让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经营困境。

为此,北京、上海等异地养老消费输出地的地方政府和河北、辽宁、安徽等异地养老消费承接地的地方政府,还需在框架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好老年福利的户口捆绑、养老机构的补贴领取等很多具体问题。比如,国家近年来正在研究将养老金由市级、省级统筹,逐步提升为全国统筹。对此,京津冀、长三角这些已具备了一定的养老一体化基础的地区就可以试点先行,率先推进养老金的跨省统筹,如果全面推进跨省统筹有难度,也可以先为愿意从北京、上海这些城市疏散出去,到周边省份长期或周期性居住的老人们开辟养老金异地领取的“绿色通道”。

六、小结

综上所述,异地养老消费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国内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总体上还处于政府“雷声大”而市场“雨点小”,个别热门地区“过热”而其他地区“过冷”的状态,根源在于异地养老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供给模式,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还远未得到满足。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结合问卷调查情况,对促进异地养老消费提出了老年人心理需求层面、老年人自我实现需求层面、地方政策对接层面的三方面建议,希望可以为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为养老消费的升级提供有价值参考。

猜你喜欢
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消费降级了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消费新经济
熔断机制
28
读者消费俱乐部
读者消费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