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450003)李晓玲 路勤
早发冠心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肥胖、血压以及血脂异常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早发冠心病极易诱发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且病情进展迅速,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产生极大威胁。病理学研究证明,治疗早发冠心病并急性心肌梗死应以调节患者血脂水平为基本原则[1]。鉴此情况,本研究抽选81例早发冠心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临床探析,旨在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的治疗疗效,具体情况见如下报告。
1.1 临床资料 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早发冠心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2例作为本研究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所有入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观察组中,24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为48~63岁。对照组中,23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为45~64岁。经统计,得出组间资料差异检验值为P>0.05。
1.2 治疗方案 给予所有入选患者早发冠心病常规治疗方案,即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及低分子肝素钠等对症治疗药物。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51408)与瑞舒伐他汀钙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80240),其中,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剂量为20mg/次,每日2次;瑞舒伐他汀钙片口服剂量为10mg/次,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坚持治疗半年。
1.3 观察指标、疗效评估标准 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即FMD(血管内皮舒张功能)、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hs-CRP(超敏C反应蛋白)与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4 统计处理方法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与血脂指标指数相近,且P>0.05。与同组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更大,且P<0.05。详细对比数据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对比(±s)
附表 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对比(±s)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FMD(%) 6.56±0.36 8.65±0.39 6.67±1.49 7.64±1.58 LVEF(%) 51.17±0.58 53.48±0.06 51.36±0.61 52.84±0.91 hs-CRP(mg/L) 14.84±2.12 1.22±0.69 14.77±2.89 3.36±1.31 TC(mmol/L) 2.23±0.32 1.21±0.24 2.62±0.27 1.84±0.57 TG(mmol/L) 5.35±0.14 3.38±0.10 5.41±0.12 4.23±0.08 HDL-C(mmol/L) 1.41±0.32 1.65±0.07 1.44±0.36 1.48±0.20
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等危险因素均可导致早发冠心病的出现,而对于早发冠心病患者而言,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纤维组织含量较少,因此患者极易因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而致使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治疗早发冠心病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在于调节患者血脂水平。作为临床常采用的血脂调节治疗药物,他汀类药物进入机体后可有效减缓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并稳定斑块。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时,药物可直接对细胞核与细胞膜产生直接作用,且起效较快,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缓解期缺血、缺氧症状。其次,阿托伐他汀对于人体胆固醇的合成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应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患者TG、T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提升。而瑞舒伐他汀属于选择性还原酶抑制剂,与阿托伐他汀相比,该种药物具有更高的人体酶亲和力,作用于肝脏时可进一步降低胆固醇的靶向转运,对于心血管梗阻疏通性、抗血栓效果更为显著[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FMD、LVEF、hs-CRP)与血脂指标(TC、TG、HDL-C)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且P<0.05。
综上所述可得出本研究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类药物相比,给予早发冠心病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血脂水平,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