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宇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常州 213000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及生活习惯的变化,现阶段子宫疾病、肿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阶段临床中治疗子宫肿瘤及疾病的方式及技术越来越先进,现阶段医疗技术条件迅速提高,越来越多女性选择使用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2]。全子宫切除术为临床常见术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后的手术效果均较为显著且得到临床认可[3]。但针对子宫疾病及子宫肿瘤患者实施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后会对患者的盆底整体结构及盆底功能产生影响及破坏,对于患者家庭生活幸福产生影响[4]。因此,有效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不同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及内分泌的影响,该院针对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需实施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需实施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A组6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 45~54 岁之间,均值为(49.12±3.01)岁,其中,已婚患者40例,未婚患者25例;实施经腹全子宫切除术(B组59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B组59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5~55岁之间,均值为 (49.15±3.23)岁,其中,已婚患者45例,未婚患者14例;腹腔镜下次切手术,C组7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5~53 岁之间,均值为(49.10±3.16)岁,其中,已婚患者56例,未婚患者20例。
3组患者之间对比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该次观察均在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该次观察均已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5]:不存在术前盆腔功能缺陷、能独立接受观察、所有患者均为妇科良性疾病、术前经FSH/E2/AMH水平及同意此次观察的患者;排除标准[6]:存在严重生殖系统畸形现象、以往接受过盆底功能康复锻炼的患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存在器质性病变患者及既往阴道损伤及会阴撕裂患者。
根据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①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②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③腹腔镜下子宫次切;④经腹子宫全切;⑤阴式子宫切除。
针对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A组65例),实施经腹全子宫切除术(B组59例),腹腔镜下次切手术(C组76例),针对3组子宫切除术患者治疗后的盆底功能及内分泌功能进行相应的检查及对比分析。
对比3种子宫切除术治疗之间对比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尿频尿急发生率、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尿失禁频率、残余尿量等指标的差异。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3组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数据处理。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及尿频尿急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尿失禁频率、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残余尿量为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子宫切除术患者治疗后的尿失禁频率、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残余尿量与B组、C组子宫切除术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3组子宫切除术患者治疗后的尿失禁频率、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残余尿量(±s)
表1 对比3组子宫切除术患者治疗后的尿失禁频率、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残余尿量(±s)
组别 尿失禁频率(次/d) 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s) 残余尿量(m L)A 组(n=6 5)B 组(n=5 9)C 组(n=7 6)t值P值1.1 2±0.5 7 3.0 1±0.6 2 3.5 2±0.4 7 1 7.6 8 6 1;2 5.4 3 0 6;3.1 2 0 8 0.0 0 0;0.0 0 0;0.5 6 7 8.9 0±3.1 4 6.2 6±1.2 2 6.0 3±1.2 5 6.0 5 4 7;7.3 2 2 1;1.0 7 1 6 0.0 0 0;0.0 0 0;0.2 8 5 9 6.9 3±2.1 0 1 0.7 6±3.4 5 1 1.1 0±3.3 3 7.5 4 3 7;8.4 2 0 2;0.5 7 9 2 0.0 0 0;0.0 0 0;0.5 6 3 4
A组子宫切除术患者治疗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及尿频尿急发生率与B组、C组子宫切除术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对比3组子宫切除术患者治疗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及尿频尿急发生率[n(%)]
对于女性来说,子宫属于较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子宫能产生较多的激素类型,主要包括泌乳素、松弛素、内皮素、上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胰岛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酶等激素[7],且子宫内存在着较为丰富的受体,对于子宫系统内的内分泌功能具有较强调节作用。此外,子宫动脉的上行支是为卵巢提供血液的主要来源,针对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卵巢与子宫内分泌失衡[8],术后子宫动脉的结构受到破坏,卵巢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激素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受到影响[9]。
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式会直接性破坏盆腔的神经功能及解剖结构,对于患者正常的盆腔器官功能产生影响。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方式在术后早期及中期会损伤盆底功能,极易导致患者合并盆底功能障碍现象的出现[10]。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导致的: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手术床上导致患者子宫骶韧带及主韧带出现损伤及误损伤现象,使得患者筋膜、肌肉等出现异常现象[11];从神经支配功能来看,患者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的创伤性导致膀胱、肠道出现一定神经上的损伤,导致平滑肌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运动障碍,对患者盆腔功能产生影响[12];且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神经损伤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排尿反射异常的现象,增加尿潴留及膀胱麻痹现象的出现;手术损伤使得患者盆腔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提高了腹压水平,对患者神经功能产生影响,增加了出现排便障碍及尿失禁现象的出现。该次观察针对20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不同术式的治疗发现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尿动力、盆底功能的影响低于其他途径子宫全切术[13];同时该术后具有腔镜手术治疗相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来说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及恢复速度快等优势,还能保证患者盆底结构的完整程度,减少对膀胱及输尿管的损伤、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4],又切除了宫颈移行带和宫颈管内膜,减少了术后宫颈残端癌的可能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该次观察结果数据显示实施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的A组子宫切除术患者治疗后的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尿失禁频率、残余尿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其他术式治疗的子宫切除术患者,A组子宫切除术患者治疗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较B组低15.88%,较C组低8.32%;A组子宫切除术患者治疗后的尿频尿急发生率较B组低22.82%,较C组低12.05%;这一研究数据结果与尹盛婷[15]在临床报道中针对子宫切除术对于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相关研究过程中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及内分泌的影响最小,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不同子宫切除术治疗对于患者盆底功能及内分泌的影响不同,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最大程度上减少盆底功能及内分泌的影响,促进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