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丰收,走进“一县一品”示范区

2018-10-19 07:39中国农资张依然
中国农资 2018年35期
关键词:绿能三聚基肥

□ 《中国农资》记者 张依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国农资》记者来到稻田,参与由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及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走进‘一县一品’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区记者行活动”,实地感受了一番丰收的美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监测试验处处长田有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任助理兼科技项目处处长李文军和当地政府及农业技术部门相关人员出席本次活动。此次记者行活动为期5天,实地考察内蒙古莫旗和黑龙江五常及建三江地区的“一县一品”绿色生产示范区的建设情况,观摩示范效果,并进行现场测产。

肥料一直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但是传统肥料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退化、环境问题突出,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以减肥增效为特征的新型肥料异军突起。

三聚绿能副总经理田然介绍,三聚绿能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的生物炭基肥顺应未来市场的需求,不仅可以改良土壤、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减肥增效的目标,还可以实现秸秆回收利用,解决秸秆焚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监测试验处处长田有国表示,目前,很多科技成果都还仅仅局限在实验室里,成果落地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此次三聚绿能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并与当地的龙头企业合作,采用先进的技术、种植理念和田间管理规范,推广“一县一品”项目,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顺应了当前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农业质量年”和“品牌行动”的主题。

第一站“神秘”的莫旗

莫旗全称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最东部,相信大多数人都跟记者一样,在此之前对莫旗是完全陌生的。

那么三聚绿能为什么选择到如此神秘而又陌生莫旗来发展“一县一品”项目呢?从莫旗农牧业局局长王延忠的介绍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莫旗境内共有56条河流,水资源极为丰富。耕地面积747万亩,其中大豆480万亩,大豆产量每年稳定在12亿斤左右,有‘大豆之乡’的美誉。同时,莫旗也是国家级贫困旗县,‘一县一品’项目的成功引入对当地农民的增产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聚绿能与当地的兴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使用三聚地沃炭基肥种植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近40万亩,均为兴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流转土地,着力打造莫力达瓦品牌。

在会上,莫旗农业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原显冬公布现场测产的结果:使用炭基肥的大豆较往年增产12%以上,玉米增产10%以上。三聚绿能蒙辽片区副总经理刘远向记者表示:“今年是三聚地沃生物炭基肥在莫旗使用的第一年,取得的效果可以说是非常显著的。”据了解,前段时间莫旗地区突发霜冻灾害,最低气温接近零下7℃-8℃,必定会对即将收获的农产品产量造成不小的影响,但是使用生物炭基肥的示范田还能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绩着实不易。

第二站“水稻王国”五常

中国大米看东北,东北大米看五常。五常的“稻花香”在《舌尖上的中国》里被评价为“中国最好的稻米”。

活动的第二站记者来到了有着“水稻王国”之称的五常市,三聚绿能与当地倾田唯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使用三聚炭基肥作底肥在龙凤山镇种植了2.5万亩“稻花香2号”水稻。“稻花香2号”又名“五优稻4号”,有黏性、不回生、散发香味、米质及适口性很好,是国内外公认的最优质、最好吃的大米。

倾田唯稻总经理项明辉介绍,龙凤山地区的“稻花香”能有如此盛名,一方面得益于项文秀老师亲自培育出了优质的“稻花香2号”水稻品种;另一方面,与龙凤山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是也是分不开的,该地是龙凤山水库下游的第一灌溉区,水质极佳,并且在龙凤山水库内建有国家大气本底监测站,方圆几百里内没有化工污染,最适宜“稻花香”的生长。

据当地农户蒿慧介绍,今年五常遇上了近几年来都很少见的严重自然灾害,先是春旱,有连续一个月左右的高温天气;接着夏涝,由于连续数日的降雨龙凤山水库泄洪,部分稻田完全被淹;入秋后又有大风和冰雹。使用普通肥的农户稻田倒伏情况很严重,农民正在抢收,但是我们使用炭基肥的倒的就很少,有些只是倾斜,对比来看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

当记者来到五常的“一县一品”示范田参观时,确实明显发现使用炭基肥的稻田倒伏现象比普通稻田少很多。“稻花香”的育种人项文秀解释到:“炭基肥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秸秆中的有机质及磷、钾、硅等元素,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养分,使水稻扎根快、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成熟期提前,所以不易倒伏,并且硅元素对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五常“稻花香”的品质出众,价格不菲,但是“稻花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易倒伏,每年的产量都会因此大打折扣。所以,此次三聚绿能与倾田唯稻的牵手,提升了“稻花香”的抗倒伏能力,必将大大提升“稻花香”的产量,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同时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吃到正宗的五常“稻花香”。

第三站“绿色米都”建三江

建三江农垦位于中国的最东部,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这里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而闻名,有“绿色米都”之誉,垦区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资源极为丰富、机械化程度高,这里每年粮食总产量可达125亿斤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20碗米饭中就有1碗出自这里。

活动的第三站,记者来到建三江农垦局的前进农场。前进农场第一管理区主任周纹疆介绍,今年前进农场与三聚绿能合作开展“一县一品”项目,施用炭基肥种植水稻3.56万亩。前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王丹向记者介绍:此前水稻秸秆多采用直接还田,会给生产增加很多困难:首先,插秧时秧苗易受到秸秆的阻碍,根系无法正常生长;其次,秸秆在水中浸泡容易发霉变质,危害水稻根系;最后,有些病虫的幼虫和卵会残留在农作物秸秆中,会大大提升病虫害的发病几率。现在将秸秆经过炭化,生产炭基肥,一方面有利于水稻的栽培,减少化学肥料的投放,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改善土壤,以及更好的给水稻供给营养的作用。种植户屈春明欣喜的向记者表示,“我今年使用三聚的炭基肥种了236亩‘绥粳27’,明显发现水稻返青期提前、分蘖多、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明显提高、每株的粒数也有明显增多,粗略估计每亩增产100来斤应该不成问题。”

在三聚绿能黑吉片区总经理柴文奎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九州方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厂,了解了秸秆炭化到炭肥生产全过程。据了解,该厂每年可消纳50万亩的水稻秸秆用于生产炭基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任助理兼科技项目处处长李文军表示,“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是非常好的工农结合技术,也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典范。本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确实感受到了炭基肥在减肥、减药和环保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符合国家减肥增效的要求,契合国家土壤改良的迫切需求,为秸秆综合循环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猜你喜欢
绿能三聚基肥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不同基肥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合联机制研究
绿能科技携手迅雷链 以区块链技术赋能循环经济
华盛绿能,大农业新图景
有机无机缓控释肥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