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丽 李洪君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脑梗死为中医“中风”范畴,临床对于脑梗死恢复期后遗症多采用血栓通等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1-2]。本研究分析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作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8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并分组。中医康复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54~78岁,平均(64.24±2.25)岁。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55~78岁,平均(64.91±2.5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用血栓通治疗,每次300 mg,每天1次,指导患者保持良肢位,进行床上被动训练、平衡训练和生活能力训练。中医康复组增加中医康复治疗。①针灸。针刺风府、胃俞、风池、脾俞,酸胀感出针;肢体选择极泉、足三里、丰隆、肩髃、曲池、阳陵泉、手三里、外关、中渚、昆仑、环跳、冲阳、解溪。头针则选择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顶颞后斜线;腹部选择中脘、天枢穴。言语障碍加廉泉、金津、玉液;吞咽困难可加翳风,尿失禁加关元、中极。留针半小时,每天1次。②推拿按摩。以合理手法和力度,按揉和捏肩井、肩俞、臂臑、肩前、曲池、肩贞等相关穴位,进行手指指间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等按摩,每次30 min,早晚1次[3]。③中药汤剂。给予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如选择补阳还五汤加味,每天1剂,分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脑梗死恢复期康复效果(根据NHISS评分改善程度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态;干预前后患者吞咽试验评分、肢体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4]。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作t检验、计数资料作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1 两组脑梗死恢复期康复效果相比较:中医康复组脑梗死恢复期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康复组痊愈12例,显效的患者1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的患者10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71.43%。
2.2 干预前后吞咽试验评分、肢体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相比较:干预前两组吞咽试验评分、肢体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中医康复组吞咽试验评分、肢体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态相比较: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状态差异不显著,P>0.05;中医康复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前对照组(24.42±2.52)分,中医康复组(24.41±2.52)分。治疗后对照组(14.42±2.13)分,中医康复组(7.24±1.13)分。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态相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状态相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24.42±2.52 14.42±2.13中医康复组 42 24.41±2.52 7.24±1.13 t-0.014 9.564 P-0.443 0.000
脑梗死恢复期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肢体、语言、吞咽等相关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脑梗死后遗症的发生和血流不通、气虚等相关,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可利用针灸、推拿按摩和中药汤剂等综合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降低体内血脂和促进患者相关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5-7]。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中医康复组增加中医康复治疗。结果可见,中医康复组脑梗死恢复期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状态差异不显著,P>0.05;中医康复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吞咽试验评分、肢体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中医康复组吞咽试验评分、肢体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作用确切,可通过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吞咽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表1 干预前后吞咽试验评分、肢体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相比较
表1 干预前后吞咽试验评分、肢体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相比较
注:每组前后比较,#P<0.05;两组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SF-36生活质量 吞咽试验评分 肢体功能评分中医康复组 42 干预前 66.12±7.25 4.73±0.24 32.25±3.72干预后 94.25±5.21#* 1.01±0.59#* 49.53±6.26#*对照组 42 干预前 66.15±7.22 4.72±0.23 32.10±3.16干预后 80.58±6.59# 2.81±0.94# 27.1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