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阿敏
摘要:作文是语文素养的体现,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位语文老师要在作文教学发现问题,改进作文教学,同时必须重视作文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用具有针对性、准确性、趣味性、鼓励性和导向性的作文评语来给予学生的写作动力,激励学生想办法写好作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批改;问题;评语;写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93-1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文是学生语文水平的体现。批改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批改水平反映着教师的语文水平。现在部分老师认为作文好坏无所谓,批阅与否不重要,反正不会怎么影响语文成绩,还不如多让学生做几套题呢!但他们哪里知道,学生绝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有感情的人啊!而作文更是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平台,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注意评语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抒写出对学生满满的爱,点亮他们的心灵之灯,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老师温情无限的评语中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热情。
一、作文批改中写评语的一些问题
1.有些教师对作文批改评语不规范,书写潦草
作文尾批不按照规范的行文格式书写,如开头不空两格、不在格内书写、书写潦草等。错批、漏批现象依然存在。
2.有些教师作文批改评语无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显得“简”、“大”、“空”
连错别字和病句也不能指出来,后面只写几句机械的话,如“能按本次作文要求写,书写工整,中心明确”、“结构合理、语句通顺”、“观察细致、叙述流畅”等,甚至有的老师只写一个字:“阅”或“乱”即完事!这种评语不能与作文内容具体结合,只是完任务而已,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改进不足。
二、写好作文评语的对策
在作文教学中,写好评语是很重要的环节。它要求教师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活动,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但在现实中,很多语文老师提到作文评语就感到颇伤脑筋,往往轻率为之,三言两语;或者套话连篇、空洞无物;或者用写鉴定、做总结的语言,严肃而呆板,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评语的教育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鉴于些,笔者就作文评语情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评语要因文而异
对于不同的作文,一定得写出不同的评语。要与众不同,各具特色,篇篇创新,绝不能雷同。那就得与每篇作文的具体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假想,如果好几个学生翻开他们的作文,发现评语全是雷同的话或对于同一个学生的作文,老师对前后几篇都写得都差不多时,学生会是多么失望,感到多么索然无味!相反,当看到各不相同、对症下药的评语时,又觉得老师多么在乎他,从而会努力改进不足的!
2.评语要有感染力
作文评语其实也是教师的作品,那种文字优美而富有个性的评语,那种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的评语,则是一种精神愉悦的审美享受,会在无形中感染学生。如关于写景的作文,教师一般会写这样的评语:要观察,仔细观察。学生觉得这样的评语枯燥无味。如這样写:“美是到处都有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文章的语言流畅,也写出了老师的感受。你是老师的知音,希望我们共同切磋,在文学的百花园里采集鲜花一束。”虽意思一样,但让学生领略到了教师的文采,且让学生铭记于心,让学生感到教师也是一个文学高手,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反之,如果学生的作文文采斐然,而教师的评语干瘪无味,那是极不相称的。
3.评语要有激励性
老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夸奖。有的老师一味地批评学生,批语里满是学生这样那样的毛病,殊不知这样会多么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他们为写一篇作文不知花费了多大的心血,自以为写得不错了,可在老师那儿却被批驳得体无完肤。时间久了,也就失去了对写作的信心。而老师真诚的肯定和夸赞是激励学生热爱写作的法宝,当他们觉得自己还行时,会信心百倍地写下去。
如《天,不要黑》,我便在其后写下了这样的激励之语:“繁星,无语凝噎;残月,寂静无声。当失去一片温暖的草丛时,空中的雨珠,坠落在忧伤的面颊上,滴落于诺言的岸边!黑夜,心里淋雨了,雨珠滴在你手心,和着泪水,粘粘的,咸咸的,酸酸的……从此,便怕黑夜了。其实,抛开伤心过往,才能找到方向。别忘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让我们心中充满阳光,自由歌唱,勇敢面对吧,把曾经的心伤,化为冲向黎明的动力!”
总之,作文评语在作文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作文评语若写不好,不仅会失去指导和帮助学生写作的意义,还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每位语文老师必须重视作文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用具有针对性、准确性、趣味性、鼓励性和导向性的作文评语来给予学生的写作动力,激励学生想办法写好作文。
[参考文献]
[1]朱文生.架起心灵沟通的彩虹——浅谈如何写好初中语文作文评语[J].读写算:教师版,2016(48).
[2]王明兰.浅析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写好作文评语[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