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述的几个要领

2018-10-18 12:03朱彤朱俭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语调师生教学内容

朱彤 朱俭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讲述教学的实践研究”中的“讲述教学”指的是一种教学组织形态,意在彰显传统讲述教学方法的特色,注重通过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思维的碰撞、交融及语文素养的提升。近年来,课题组成员着力探寻课堂教学中讲述的策略,通过实践,归纳总结出了如下几个要点。

一、开头,先声夺人

要保证课堂教学趣味盎然,开场白至关重要,教师一定要巧妙设计,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开场的讲述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笔者认为下面几种方法值得尝试。

一是新异式。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异刺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对学生的识记有较大的强化作用。所以,教学伊始,以闻所未闻,或令人讶异的事件,或巧妙设置的悬念导入,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是开门见山式。可以直接揭示课题,也可以对文本的创作背景作简要介绍,还可以讲述与文本有关的事实等。

三是应景式。可以从当前、眼下的现实状况入手,如根据教学需要从当时的天气说起,或是说说自己此时的感受,这会使学生的兴趣倍增。

四是提问式。提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师生互动起来,既可为教学服务,也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可谓一箭双雕。

二、过程,高招频出

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述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使课堂始终能够吸引学生。

一是善举实例。实例描述最能打动人心,好的实例不仅能够促进理解,还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讲述時,教师要联系生活讲跟“我”有关的事例。这里的“我”,可以是教师或教师的朋友,也可以是学生……实例的讲述,使学生倍感亲切。

二是幽默诙谐。风趣幽默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或调味品,也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育环境、增进师生情感、提高教学效益,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要想讲得幽默诙谐,还有赖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幽默不能事先暗示,出乎意料是达到最佳幽默效果的关键。学生往往会对教师的反应有所预盼,这时倘若教师可以说出与预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话,就会让学生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反差,使课堂讲述更富有戏剧色彩。

三是掌控节奏。演戏要有舞台节奏,上课也要有课堂节奏。语文课堂中,教师讲述的节奏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学生的情绪表现进行巧妙地控制与调节,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当教师讲到重点、难点或关键的地方时,其节奏应该放缓,有起伏和变化;而其他地方,就可以寥寥数语,轻轻带过。可见,教师的讲述要做到:紧张处,急促紧迫;平缓处,不徐不疾;需渲染时,浓墨重彩;需俭省时,惜字如金。因此,教师恰到好处的节奏把控,能让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欲罢不能。

四是注重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据沟通学者的研究表明,当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时,信息的表达与传递通过肢体、音调及具体用语的大致比例分别为:肢体语言(含表情)约55%、语音语调约38%、具体用语约7%。因此,教师在讲述时肢体语言要丰富、贴切,要通过眼睛、脸部表情、手臂等肢体的动作等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同时,教师的语调要与教学内容的基调保持一致,这样才能生动逼真;要注意语调高低、轻重缓急的起伏变化,该轻则轻,该重则重。一般来说,平和舒缓的语调能给学生以庄重感,亲切柔和的语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当然,也要注意语速的快慢。教师适中的语速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凝神静气,提高学习效率。

五是善用对比。通过对比,让事实来说话,是一种巧妙的讲述方法。在讲述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对比,有时会让讲述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会强化教师要表达的观点,增强说服力。但要注意两个对比对象之间必须有较强的可比性,明确该文本或该环节要阐述的观点。另外,通过对比后,一定要进行言简意赅的评析。例如,讲读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后,教师可以通过“鼓响之前”和“鼓声止息”所呈现的“静”来进行对比,即同样是“静”,这两处的“静”一样吗?通过讨论,使师生达成共识——这两个“静”并不完全一样。“鼓响之前”的“静”是鼓手们积攒着力量,期待着爆发,等待着展示,是严阵以待,一片肃静,静中有动;“鼓声止息”的“静”则是热情释放后的冷静,是一种理智的内心沉淀,这里的“静”再加上“渺远的一声鸡啼”就更显得意味深长,使“静”中充满了希望。由此,学生就会知道如何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三、结尾,富有张力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结束就相当于收口和点睛,好的结尾能锦上添花。在教学的结尾处,教师要选用有深度的内容、有力度的语言,并运用巧妙的技巧,把学生的情绪推到最高点。以下几种结尾方式值得尝试。

一是呼吁号召式。呼吁号召式结尾一般是讲述者用慷慨激扬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呼应,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力量。

二是戛然而止式。有时,在学生兴趣未尽时戛然而止或许是最好的讲述,当教学到达最佳状态时,学生往往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若此时突然结束,就能使他们有意犹未尽之感。

三是高潮迭起式。高潮迭起式是指讲述的语言含义一层比一层深,语言的力度一句比一句强。这种结尾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四是轻柔舒缓式。在讲述达到高潮与学生情绪亢奋时,来一个“轻”的结尾,可以给学生激动的情绪一个平复的过程。“轻”不仅指声调,还指内容的舒缓平和。轻柔舒缓式也是一种精彩的结尾。

五是引经据典式。以格言、警句、诗句、名人名言等作为教学的结束语,会使语意明确,内容充实丰满,具有一定的哲理和启发性,能启发学生深度思考。

以上几种结尾方式的共同点就是有“力量”,这种力量富有弹性,让人或牢记于心、或跃跃欲试、或意犹未尽、或深深折服。这让语文课堂中的讲述具有了向课外延伸的张力,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运用讲述这种组织形态进行教学,能让语文课堂显得既朴实又华丽。说它朴实,是因为讲述有时候是即兴发挥,很接地气;说它华丽,是因为教师的精心准备为讲述赋予了层次感和美感。这将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并热衷于阅读,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语调师生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浅谈英语语调及英语教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麻辣师生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谈汉语特殊疑问句的语调类型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