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唯珍
2017年,笔者作为一名“影子教师”,来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县的日溪中学(Day Creek Intermediate School),随堂观摩了部分教学,在此分享其中一些有特色的见闻。
一、教学管理
日溪中学的学生课本很厚,但是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教材放在家里,在教室里另有一套相同的教材可以使用。教师在谷歌课堂(google class)上有自己的管理系统,可以设计与教材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或练习。每位学生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都有一个用于登陆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在线练习的账号。学生也会有练习作业和测试卷。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编程课,但课时相对较少,教师会自主选取一些教学网站(如studio.code.org),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的编程。
二、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包括班级授课和分组教学。学校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所掌握的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对全班学生开展集体教学的制度称为班级教学。这所中学每隔12周会重新进行一次分班。学校考试的次数较少,即便是初中升到高中,如果学生要进入的是公立学校,也不需要考试,都是按区划分,只有去私立学校才会有考试。所以分班时主要依据的是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
分组教学又分为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按能力分组的学生,学习的课程相同,但学习的年限可能不同。按作业分组的学生,学习年限相同,但学习的程度不同。日溪中学实行的是作业分组,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为不同组的学生设定不同的任务或作业。
三、课堂用语
教师在课堂上常常表扬和鼓励学生。在学生回答了问题,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时,教师都会给予表扬。每位教师使用的课堂用语都不完全一样,但多数会包括非常棒(awesome)、做的好(good job)、你答对了(you got it)、完美(perfect)这些词汇。如凯恩希娜老师除了使用这些语言,还会引导全班学生一起打响指作为一种表扬。这使得课堂氛围十分活跃,生动有趣。
除了很多表扬和鼓励的课堂用语,在课堂较吵闹的情况下,教师也会“嘘”一声来提醒学生保持安静。凯恩希娜老师的课堂用语有一种演讲的感觉,讲话充满了激情,很有鼓动性。除了言语表达,教师还会配合一些动作,比如手舞足蹈地鼓励,走下讲台和学生交流。这种具有感染性的演讲式课堂,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即便到了下午,学生也不会犯困。
四、课堂活动与学习资源
为了让学生做更多的练习而不觉得枯燥,教师会设计一些活动来让学生做测试。比如,将不同的题目写在小卡片上,题目在正面,答案在背面,分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堂里自由走动,找到一个小伙伴后将自己的题目互相给对方看,让对方解答,解答完成后,再告诉对方答案。这样循环下去,可让学生做更多的练习。在其他需要寻找伙伴的活动中,教师还会播放音乐,音乐响起时,学生开始走动,音乐停止时,离自己最近的同学就是搭档。教师也会让学生们同时做一些练习题,先做完的学生可以在教室里走动,帮助其他同学,类似于“导生”制,但学生还没有达到能讲课的程度。相比于这些课堂活动,有些教师可能更乐于将题目设计成小故事,类似于我国的应用题,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解答一些问题,引导他们通过画图计算数学题,看起来更直观、更简便。
教师重视课堂参与度与探究学习。如在学习“液体密度”时,教师拿出两瓶颜色不同的透明液体,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将两种液体混合,提示它们分别是植物油和水。接着,请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混合两种液体,观察分层现象,在小组内讨论,判断“哪个是油,哪个是水”并做出解释。最终得出结论:上层的黄色液体是植物油,下层的红色液体是水。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浮在水面上。在这节课上,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探究也很充分。
教师通常有自己的个人网站。美国有一些提供免费自助建站的服务商(如Weebly),教师注册后可以自主设计网站,在上面发布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如课程的近期内容和家庭作业等;还有一些其他的课程资源,如把学生的实验录制成视频,再通过视频网站YouTube链接到自己网站上。教师通过个人网站,使学生和家长能够共享课程资源,并及时了解课程进度。
五、分层与分组
对于有些科目(如数学),学校会通过分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或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排名,把学生按照分数分成较好的一组和较差的一组,排成左右两列。在分组时,将左边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右边对应位置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一组,并用相同颜色的笔做标記(见图1)。
这种分组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教师并非让成绩最好的和最差的人组合在一起,而是将学生排成两列,让稍好的和稍差的在一起。这使学生水平相差不多,能够互相学习,也不会伤害成绩稍差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分组后,在课堂上,同组的学生就坐在一起。三是美国初中将所有学生按成绩排出不同的班,而在班级中又按照成绩分成互助小组。小组学习是合作,按成绩排名是竞争。四是分组会变化,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力的变化,为不同的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挑战。教师为此需要准备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让不同的学生都取得进步。五是教师们认为能力分组较容易将成绩落后的学生区分出来,以便实施补救教学。六是电脑的应用已经普及于校园,更便于以能力分组来实施不同的教学,依照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不同的练习材料。
六、教学亮点
日溪中学的短片制作课程独具特色。该课程侧重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教师会花少量时间布置任务,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如笔者所观摩的一节课,有的小组要完成一段新闻视频的录制,有的小组要完成采访节目的录制。录制完成之后,学生需要把原始视频剪辑成具有清晰主题的视频。教师常会以“布置任务—学生分组查询资料并合作解决—教师总结”的步骤组织教学活动。这个过程类似于PBL教学。学生要分组完成户外拍摄任务,并在实践中学会摄影、摄像以及视频剪辑工作。这种学习方式,相对于只讲解理论内容,更有实践意义。这种方法为学生们营造了主动学习的氛围,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在现场暴露出来,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或观点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视频制作课程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等。但是由于学生分组较多,当小组分别进行户外拍摄时(见图2),教师很难跟进每一个小组,这就可能导致有些小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产生困惑时不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当然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为该课程的一个特色,学生就是要面对这样真实的问题,并设法自主解决这样的问题。
计算机编程课也颇有亮点。计算机编程的课时并不多,授课步骤通常是先由教师讲解,再用实物进行模拟,然后登录相关网站(如studio.code.org)使用Scratch等编辑语言在线练习游戏编程。这门课没有考试,不会学习很高级的编程语言,也没有安排竞赛,而是更侧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例如,在一节编程课上,教师先对指令做了一些讲解,然后将杯子摆成某种阵型,示范如何用计算机语言加以解释,还播放了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的讲话视频,最后用网站上一个已经完成的小游戏程序进行了演示。
这一学习过程中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教师将实验纸杯摆成一定的形状(见图3),然后使用计算机语言来描述杯子的排列。教师示范后,让学生模仿,并在纸上写出程序步骤,之后再解释步骤。最后,学生要用杯子自主摆出一个新的阵型,并用计算机语言解释其步骤和所使用的指令。可见,教师没有在讲解编程语言的语法上花很多功夫,也并不急于让学生编写程序,而是花了很多时间讲解计算机语言与人类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过程。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