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超
真菌球性上颌窦炎为常见的一类炎症疾病, 鼻内镜是临床针对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治疗的主要方法, 但存在一定复发率, 因此有必要优化手术方式, 以保证治疗有效性[1]。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通过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28例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5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 女11例;平均年龄(43.28±15.3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 女13例;平均年龄(43.59±15.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实施持续3 d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结合开窗术治疗, 将上颌窦充分扩大自然开口1.0~2.5 cm, 将窦腔中真菌团块完全清除, 同时将都窦腔中的分泌物清除, 通过稀释碘伏将术腔清洗干净。观察组患者接受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结合开窗术,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继续于下鼻道实施上颌窦开窗术治疗, 开窗范围至前后径2.0~2.5 cm, 上下径在1.0~1.5 cm, 操作时避免对鼻泪管开口形成损伤, 并且将开窗部位的黏膜切成瓣状。将窦腔中残留的真菌块、豆腐渣样物完全清除, 将正常黏膜组织最大程度保留, 最后借助稀释碘伏对术腔进行冲洗。
两组患者术后给予对症营养支持以及止血治疗, 术后常规给予鼻用激素、黏液促排剂、鼻腔冲洗等治疗, 并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诊, 清理鼻腔分泌物。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年Lund-Mackay评分及手术后1年复发情况。鼻窦症状评分:利用Lund-Mackay评分法对患者鼻窦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蝶窦、上颌窦、额窦、后组筛窦、前组筛窦以及窦口鼻窦复合体。其中窦口鼻窦复合体无阻塞记为0分, 阻塞记为2分;其他各鼻窦无异常记为0分, 部分浑浊记为1分,全部浑浊记为2分。总分0~12分, 得分越高表示鼻窦症状越严重。复发标准:患者重新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经鼻窦CT检查上颌窦腔中存在不均匀高密度影, 鼻内镜检查显示上颌窦腔中存在真菌团块, 为豆腐渣样、黑褐色。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und-Mackay评分比较 手术前, 两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年, 两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均低于手术前, 且观察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手术后1年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后1年复发率为7.14%, 对照组为28.57%,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und-Mackay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und-Mackay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手术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手术后1年观察组 28 7.56±2.38 2.01±0.67ab对照组 28 7.63±2.50 5.42±1.33a t 0.1073 12.1164 P>0.05 <0.05
表2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n(%)]
鼻内镜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主要方法, 鼻内镜的主要优势包括有明视、微创, 能够对鼻窦黏膜功能起到有效保护。不过由于上颌窦病变部位存在多样性特点, 必须借助能够向各个角度弯曲的手术器械进行操作, 所以必须探讨最有效的治疗术式[2]。本研究应用的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除了能够观察到上颌窦自然口窥视存在的视野死角, 同时能够将单一从上颌窦腔内器械无法处理到的区域彻底清除。在下鼻道开窗时, 于开窗口能够形成黏膜瓣, 将少数正常的黏膜组织给予保留。另外联合鼻道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 能够保证术后引流进行的充分性, 改善上颌窦腔中的潮湿以及低氧环境[3]。术后通过鼻腔填塞止血处理, 以及鼻腔鼻窦清洗处理,能够减少黏膜受损, 减轻患者痛苦, 降低疾病复发率[4-6]。
本研究结果可知, 手术前, 两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年, 两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均低于手术前, 且观察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为(2.01±0.67)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2±1.3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1年复发率为7.14%, 对照组为28.57%,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能较鼻内镜下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且能提升手术安全性。为了保证最佳的手术效果, 临床实践中应该在术前进行全面的鼻窦CT检查, 对真菌球的大体位置进行判断, 继而进行手术方式的制订, 可以先实施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 之后继续将上颌自然口扩大, 如果患者的真菌球无法完全得到清除, 则联合实施下鼻道开窗术治疗。
综上所述,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能够更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降低患者复发率, 保证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