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大伦 编辑/明月
今天与各位朋友讨论《弟子规》的这句话:“父母责,须顺承”。这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们不是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吗?不是要讲平等吗?为什么《弟子规》却让我们在父母批评时,要无条件地全部接受呢?这样做符合现代价值观念吗?
《弟子规》上来,就讲了四个“父母”的行为,孩子该如何反应,分别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四条,是父母教育孩子必须经历的四个步骤,古人对此考虑比较细致。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两个字,是“父母”。
《弟子规》上来就讲:“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把“孝”字放在开头第一位置,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关系,是最初遇到的,也是最重要的,很多影响可能我们很久以后才能意识到。
我们可以随意从街上拉一个陌生人过来,问问他是否愿意从现在开始免费为我服务:每天免费为我做饭;免费逗我开心;要随时关注我的情绪,不开心要开解我;我有问题要随时替我分忧;我想听故事了,要免费一遍又一遍地读书,一个故事要来回读几十遍。
有人会做这样的事情吗?路人想必是不会的,能做这样事情的,只有你的父母。
父母的恩情,是难以言表的。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哭闹打骂,父母都是顺承的,没有一个父母会跟婴儿怄气。我们对别人的大小便可能觉得厌恶,但是给婴儿一片片地换尿布却从未厌倦。
我小的时候,家在沈阳,但是母亲的工作关系还在沈阳边上的一个城市——辽阳的灯塔县,所以每天要抱着我,赶通勤车到灯塔上班,每天火车往来就一班,所以要起早出发。母亲抱着我,带着包我的各种东西,拿着小暖瓶——里面是我的早饭,然后纵贯走过辽宁大学的校园,到1 0路车车站,乘很远的公共汽车去南站赶火车上班。现在很多人说乘地铁上班艰难,其实跟那个年代比,差远了。有一次,下大雨,母亲说她走到操场,全是水,地很滑,她一下跌倒,我被摔到一个地方,她在一个地方,行李在一个地方,伞在一个地方,当时她实在没有力气了,坐在雨中放声大哭。现在,每次母亲提到这事,还会泪流满面。下了班,还要抱着我乘火车往回走,但是那个时候的火车,经常是没有准点的,母亲说经常到沈阳已经很晚了。有一次下大雪,到沈阳已经半夜了,出了火车站,公共汽车早没有了。幸亏有辆部队的车停在那边,母亲就上去问:“同志,你们去哪里?能不能带我一段,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当时解放军战士看到我母亲确实艰难,于是说等一会儿办好公事可以带我母亲到辽大。多亏这些战士,我母亲才回到家里,然后第二天,又要起早上班。
当时,我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在襁褓中酣睡,可是母亲却吃了这么大的苦。
到现在我这么大了,我每次出门,母亲也是一直操心,每次我走的时候,看到母亲在阳台上远远地望着我,都会心酸。有一次我要出门,母亲清晨一大早起来,早早煮了鸡蛋,等我出门时,一定要放到我包里让我带着。我当时觉得没有时间吃,就推辞,结果争来争去,最后还是让我放到桌子上面了。后来开车,都出了锦州了,一路上一直在后悔,那是母亲的心意啊,我为什么那么不懂事呢?为什么一定要逆着她的心意呢?我想她实在是希望自己可以做点什么可以帮助到孩子,所以煮了鸡蛋,我为什么那么不通人情呢?后来想起,流泪许久。
所以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很多人说父母脾气也有不好的,做人也有品德不好的,凭什么教训孩子!各位,一定要清楚,我们不是说你长大了如何如何,我们讲的就是你在婴儿时期,还未能言语,每天还随意拉撒的时候,还在本能地索取乳汁的时候,父母对你的照顾,无微不至,未有怨言,让你成长为人。这就是恩情。
所以有人问孔子:你们儒家怎么那么迂腐,为什么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丧三年?孔子说了一句非常令人动容的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就是说你生下来,是婴儿,整体吃喝哭闹,全无自理能力,父母含辛茹苦照顾你三年,你才有了生活的能力。其实孔子这里客气了,三年哪成啊,三年就扔街上还不饿死了,后面要照顾的路还长着呢。
基于这种恩情,对于父母,我们要存感恩之心,父母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回报。每到春节放假过后,我说要多陪在父母身边,母亲都说你快去工作吧,你的工作重要。我说您不用管,我能陪在父母身边几天是我的幸福,父母都快八十了,下辈子,不知再见或者不见,珍惜现在的缘分吧,所以一定要多陪几天。但是,母亲还是坚决地赶我走,让我去工作。很多孩子在外地工作,每次打电话,父母都说身体很好,一切都好;结果回到家,发现父母身体不好,但是为了孩子能安心工作,没有把不好的消息告诉孩子。这样的事情,我常常听说。这就是父母之心,从来没想要回报。但是,我们对父母的恩情,必须心存感恩。
所以,我们做很多事情,要从这段感恩出发。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这里讨论的是与父母的关系协调规则,关系的双方是父母和孩子,基于父母的恩情,我们该怎么做。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句“父母责,须顺承”。那么,到底什么是顺承呢?
首先,什么是顺。
“顺”字,左边是“川”,意思是河流走的方向与理路;右边,是“页”。这“页”是什么意思呢?最早的时候,这个字代表头部,是人体的头的本字,上面是一个头,下面是两只脚。那么,这个顺字与人体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我们人体从头到脚,大家可以发现,是有个顺序的,比如汗毛都是向下的,动物的鳞甲也多是向下顺的,所以古代说从头顶到脚后跟(从头至踵)这个方向,叫顺。“川”和“页”合起来,就是顺着事物本来运行的方向,不逆行,就是顺。所以我们有了“顺势而为”这样的词语。
“承”字比较好理解,就是接受的意思。“顺承”,要求我们要在态度上做修炼,当时不要逆着父母的心情。坦白地讲,这是一门功夫。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与人沟通是很有讲究的,说话的方式等都很重要。人人都需要尊重,都希望自己被人尊重。可是,当你说件事情,对方毫不客气,跟你大唱反调的时候,往往同样的事情,沟通的结果大相径庭。这就是逆势说话的结果。有的时候,同样的话,如果能先考虑对方的感受,不反驳他,先承认对方的道理,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则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
对父母,则更是如此,有的时候,父母批评你,一定是从他那个角度出发,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此时,无论父母正确与否,都要先考虑父母的感受。有很多时候,你与父母顶撞,父母会非常生气,这种情绪会立刻导致父母的身体出现问题,有的血压升高,有的肝气犯胃导致胃痛等。最后看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结果确实不好。
那么,该怎么办呢?其实对父母的批评,就是应该先顺着接受,不要在当时顶撞。
对于这一点,我在年轻的时候,做得不好。比如有时候母亲批评我,我会与她顶嘴、辩论,甚至反过来指责,自己觉得愤慨,声色俱厉。结果母亲常被我气得大哭,第二天发现,母亲的脸色非常不好,身体要很多天才能恢复过来。现在想起来,痛心不已。我经常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啊。后来想明白了,我们小的时候处于“文革”后期,没有经历过这种国学教育,长大了,以为自己懂事了,很多道理是可以和家长讨论辩论的,可是,恰恰忘记了情绪是不能辩论清楚的。对父母的尊敬是有的,但是,没有形成习惯。
这种习惯,我管它叫规矩。所谓规矩,就是不要讨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无条件遵守的。对父母的批评不顶撞,出发点在感恩那里,但是落实到规矩上。
如果小时候就有这样的规矩,形成了习惯,到什么时候,无论多大了,父母批评说了令自己不开心的话,都可能习惯性地说:“好好,您的话,没有错,我记住了,放心放心!”这样的话可以让父母心宽,然后,等机会合适了,再与父母沟通。这种规矩,令你形成习惯,到时候本能地就这么去做了。没有什么思考和讨论,这样会令父母受到很多保护。否则,父母是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时间较长的人,关系最亲密、最容易有冲突,没有这种关于“规矩”的教育,父母的情绪不知道要受多少影响。
所以我一直说规矩的重要。没有规矩,到了当时的情绪氛围中,你觉得你能凭理智控制自己?其实未必,我现在反思我自己以前的作为,觉得自己有一万条理由要与父母辩论呢,哪有想到什么保护父母的情绪啊,什么“顺承”啊,早忘记到脑后了。
所以,所谓“顺承”,不是在培养当面答应、背后不做的人,而是在培养关爱父母情绪和身体的有情有义的君子。
那么,有人会问:这种规矩,多么束缚人性啊?
其实,如果你对父母这么做了,父母批评时你和颜悦色地聆听,过后再与父母沟通。你的孩子看在眼里,你再教导他,他也学会了,一团和气。这里有什么束缚呢?大家都少了冲突,少了不良情绪,身体也因此而健康,这不是好事吗?
在规矩里的自由,可能因保护而更完整。如果放任自由,则可能会带来伤害。
还有的朋友会问,难道无论父母对错,都要顺承吗?如果是错误的也要接受吗?
其实,古人告诉我们的是:在父母批评的时候,要考虑到父母的情绪,不要顶撞,先和颜悦色地接受;然后,等有合适的机会,再与父母沟通。如果说错误的事物也接受,那是误解古人了,古人没有那么迂腐。《弟子规》后面还有“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呢,所以,父母的批评是可能有错的,我们过后也要讨论,但是如果父母正在气头上,要保护父母的身体,这是每个孩子都要考虑的。不但要考虑,还要形成“规矩”,因为,父母对你有恩情。回报你可能做不到,但是,最起码不要伤害。
可是,各位拍着自己的良心,别说社会上个别的例子,就说你自己的父母,对你的批评,有多少比例是错误的呢?难道绝大多数的教育都是错误的吗?我不相信,估计恰恰相反,可能绝大多数都是你该认真接受的吧?
所以,总结一下,“顺承”二字,讲的并不是“对与错”,而是感恩与爱护。
我一直讲,与父母的关系,是一个人与这个社会达成的第一个关系,在这个关系里,我们学会日后的一切,所以家庭是未来你走向社会的模拟场。如果你在家里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保护别人的情绪,学会了顺势而为,等到你踏入社会时,也会更加从容。
以上我谈的这些,不是给孩子听的,而是给成人听的。很多事,我们成人都没有理解,没有做到,就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然后改正。只有我们做到了,然后孩子才看在眼里,再让他学习,他自然理解,并时时提醒自己,那是孩子未来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