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忠明 编辑/易可
杨忠明
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老上海饮食文化和历史文化作家。
有人说,百年老店德兴馆是上海本帮菜馆的发祥地。清光绪九年,最早是阿生在十六铺真如路2号开一爿弄堂式菜馆,这里离码头近,商行、货栈蛮多,生意不错。后来万生接盘,在原址翻造三层楼房,定名“德兴馆”饭馆,经营的还是大众化的咸肉百叶、黄豆汤、咸菜肉丝、荠菜豆腐羹。楼下卖大众菜,楼上设雅座。
19世纪20年代,上海海参滞销,海味行向德兴馆免费提供大乌参样品试用。厨师杨和生、蔡福森动脑筋将大乌参先水发涨,伴以太湖河虾子、笋片,加糖、酱油、味精入味,再加高汤、红烧肉蜜汁,首创虾籽大乌参,乌参烧出来色油亮,吃口软润香糯。成为当年本帮菜中首创,几十年来一直是热门畅销菜,
德兴馆还有名菜“糟钵头”。用猪的耳、脑、舌、肝、肠、肚等,在钵中隔夜小火焖烧。糟香调味,焖至酥糯,糟香味醇,食之,令人胃口大开。后来,有的饭店把“糟钵头”改良,做成夏天的“糟卤菜”。德兴馆大厨感觉“糟钵头”鲜味不足,又加了火腿吊鲜,味道是越来越嗲。
有一年,一位国家领导人在德兴馆品尝了虾籽大乌参、油爆虾、竹笋腌鲜,觉得风味独特,味道鲜美,高兴地对饭店负责人说:“你们饭店的设备虽然比别的大酒店差些,但制作的菜肴确实很好,要保持和发扬!”
1983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有一篇《中国大陆吃与看》的文章,是几个美国客人来此吃清炒鳝糊、扣三丝、虾籽大乌参后写的:“我们到过中国的北京、天津 、广州等地的大宾馆,吃过许多中国菜,唯上海德兴馆的菜肴滋味最好,吃后回味无穷。”
我国台湾美食家唐鲁孙谈到上海美食时这么评价:“谈到上海本帮菜,真正够得上代表本帮风味的,恐怕要属小东门十六铺的德兴馆,因为馆子靠近鱼虾集散市场,所有下酒的时鲜,如血蚶、鲜蛏、活虾、海瓜子,都比别家菜馆来得新鲜。”
民国年间国民政府政要宋子文、孔祥熙、蒋经国等曾来尝鲜。2004年冬,德兴馆与一家春酒楼合并为新的“上海德兴馆”。2007年,上海德兴馆经典招牌菜“虾籽大乌参”“走油蹄”“清炒鳝糊”“乳腐肉”“腌笃鲜”等荣获“上海名菜”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