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子健(解放日报记者) 编辑/易可
五一小长假,为避开人潮车流,我和夫人选择去浙江金华山区的诗画之乡浦江游玩。因为是临时决定,又由于是自驾闲逛,我只在网上稍作浏览,凭感觉决定首站到千年古村嵩溪。不到300千米,慢慢开,4个小时左右到了浦江县地界。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是个深藏在幽谷茂林中的世外桃源。我们一路开车过去,暮春山间,云雾缭绕,满眼绿水青山,浦阳江两岸鸟语花香,真是目不暇接,令人心旷神怡。嵩溪村地处浦江东北部,建于宋代,历经千年。现有居民近千户,3000多人口,有徐、邵、柳、王等十多个姓的人家共同生活,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嵩溪村群山环抱,村落依地势而建,由北至南,从高到低,远远望去,白墙黛瓦,鳞次栉比,幽径小巷,错落有致。现存明、清、民国古建筑40多座,约1560余间,众多的宗祠、民居、桥梁、庙宇、古井、戏台等,堪称古建筑的博物馆。
嵩溪村因有两条源于鸡冠岩的山溪穿越而得名。双溪一左一右,一明一暗,潺潺流水,终年不断。明溪也称前溪,暗溪是为后溪。双溪至南村口处合二为一,汇入浦阳江。暗溪的涵洞管道两边均用烧石灰的废石料整齐砌岸,顶部采用拱圈构造,底部用青石铺垫,水边再建高低台阶,便于取水、用水。那么嵩溪先民何以将后溪修建成暗溪呢?理由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有“惜地说”“风水说”,不一而足。最有意思的是“爱妻说”:嵩溪村的男人懂得怜香惜玉,建拱桥是为了让女人能在桥下阴凉处洗衣洗菜,免受日晒雨淋之苦。嵩溪先民匠心独运,在溪上架桥,桥上盖房,暗溪全长700米,又有多处开放的取水口,形成一段段、一节节的套筒式生活用水管道,涵道桥洞明暗相间,整体连贯一气,被誉为“江南坎儿井”。
嵩溪双溪凝结着先民的智慧,也颇具科技含量,历经千年,至今不用修缮却能一如既往抵挡洪水肆虐,令人叹为观止。
在石灰石储藏量丰富的嵩溪村,先民从宋代开始就烧制石灰,以此兴业,鼎盛期来往商客百千,曾被誉为“小杭州”。村民们用烧制石灰 的废石料建房,就地取材,环保方便,遂又成一大特色。最独树一帜的是堵“百子石墙”,虽是由烧石灰后的废石碎料砌成,然取法自然,有利环保,还坚固耐用。据说现今已无人用这些碎石砌墙垒院而能经久不倒了,可见当时水平和技巧的高超。
嵩溪村口横卧着一座宽大敞亮的“桥亭”,别具一格。白墙黛瓦,翘檐饰脊,因为桥亭下走溪水,是为桥;但外观又似亭非亭,像廊却不是廊。桥亭两侧各开有一门,一圆一方,别出心裁。圆拱门上书“栖云处”,方顶门头写“临水轩”,有诗意,更有创意,真乃一绝。据介绍,千百年来,村民一直遵循着进门走“栖云处”,出门走“临水轩”的规矩。
嵩溪村有徐氏和邵氏两座祠堂共存,这在国内也不多见。徐氏宗祠又名燕诒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现存建筑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邵氏宗祠又名永思堂,建于康熙年间,后在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焚毁,晚清至民国期间陆续重建。两祠堂青砖黑瓦、雕梁画栋,天井花窗灵动婉约,简朴却不简单,柔美不失刚劲,具有江南庭院浓浓古韵,是嵩溪最具代表性的两幢古建筑。
嵩溪人文底蕴深厚,文风素盛。清康熙年间,徐敬臣创立嵩溪诗社,至今300年左右。后村民工诗词者辈出,善绘画人代传,遗风经久不息,文脉承续流淌,令嵩溪这一千年古村落在苍山碧水间独成一景,熠熠生辉。嵩溪人的诗情画意,还在于能借助石墙窗台,植入藤蔓、栽上小花,强烈对比之下,道道景观,便活色生香了。走在村里巷间,祠堂里的壁画,厅堂中的牌匾,门楣上的楹联,灰墙间的墨迹,板门中的浮雕,小院落的名称,珠玑时时闪现,墨香久久流淌。
就像庵堂山墙,虽属山野乡土之作,可窗楣墙檐之间,依然透着古建筑的传统文脉和匠心的诙谐机灵。村中的石板路、溪石路,四通八达,百转千折。徜徉其间,不仅能抚摸斑驳老墙,更能感受遗落时光,心自然安静下来,人也会无欲通达。
古村先民尊师重教、耕读传家,书画名人代出;嵩溪古屋历史悠久,人文遗风,文化底蕴深厚,真正的山水环境和人文环境俱佳。在嵩溪村的古建筑上,至今依然隐约遗留过去的标语和历代壁画。千年绵长的韵味,留在灰白的山墙上,画在包浆的门板里,铺在悠长的石板间,回荡在缭绕的香火中。嵩溪古建筑类型遍及村落生活多个方面,时代特征清晰,地域特色鲜明,既是重要史料,又为发展缩影。在这个梦境一样迷离悠远、错落有致的古村里徜徉,地地历史有迹,处处沧桑留痕。
在一家天井的廊檐下,我拍下了一幅恬静舒适美好的景象——一台最起码有五十年历史的老旧木制织布机,一位大妈在悠闲地推送着手中的木梭子,屋里的电视机还播放着连续剧……手工棉布质地厚实柔软,冬天铺床暖和舒服。据说嵩溪村有个传统,女儿出嫁时,起码要有一床手工织成的床单作为陪嫁。由此,织布的老手艺得以延续。哪怕一天坐在织布机上八小时,估计最多也就能织两三米布。我想,与其说大妈是在推机织布,不如说那是在回忆甜蜜的过往,就像大伯读书挥毫,吟诗作画。嵩溪人的生活,就有那份仙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