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光饼行

2018-10-18 03:19赵珩
饮食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闽北建阳南平

文 / 赵珩

“光饼”是福州传统名点,古时,福州书生进京赶考,也往往身带光饼作为旅途充饥之物,由于它便于携带、便于就食、便于保存,故成了物美价廉的三便干粮。此外,福州人每逢祖先祭日与每年清明节扫墓时,在众多的供品中都少不了光饼,它成了人们怀亲念祖的一种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

自福建南平驱车武夷山一路,途径建瓯、建阳诸县,沿路新篁千倾,苍翠欲滴,却非富庶之乡,饮食无特色可言,唯光饼倒是颇具乡风。我们走了一路,也吃了一路的光饼,真可谓是一次光饼之旅。

光饼形似北方的芝麻烧饼,略小,只有烧饼一半薄厚,面上的芝麻也要稀疏得多,烤熟后色泽金黄。光饼有薄薄的一点馅,是少许肉末儿和葱花。有意思的是,南平郊区一带的,馅稍大些,质量也好,越往北行,馅则越少,建瓯附近的有星星点点的肉渣点缀,到了建阳则大多是仅有葱花了,可见闽北山区的贫困。行车每到一小镇,总有人提着小篮叫卖光饼,买者不乏。无论是到哪里,买到的光饼都是刚出炉的,热而不烫。仔细观察,凡是沿途能停车之处,都有烤光饼的小店。店极简陋,只有面案和一两个炉灶,小贩们是从店中现趸现卖,大概是人手不够的缘故,制作加工的只能让利给小贩了,分工不同,倒也各得其所。

从南平到武夷山,无处不有卖光饼者,而车上也总有人不断地买,有位同行者买了四次,随买随吃,一路上至少吃下二十多个光饼,而且绝对不会吃冷的。我是不吃葱花的,看到大家如此好食欲,闻着光饼散发的焦香,只能望饼兴叹了。在建瓯附近,有一小贩向我发誓说,他卖的光饼是无葱的,于是买了两个,确是外焦而内松软,非常好吃,至于有没有葱的问题,我想就不做探讨了。

这种饼为什么叫光饼,卖的和吃的没人能说上来,车快到崇安了,最后一次停车小憩,终于从一位卖饼老人那里释然了。他说:光饼,光饼,就是戚继光将军发明的饼,戚将军闽浙抗倭,行军打仗,靠的就是这种干粮。光饼用的面是稍加发酵的,不像北方的烧饼易坏,烤好后放个三五天也不会变质,揣在身上行军御敌的间隙充饥,十分方便。后来,闽北的百姓也照样制作,慰劳戚家军。为了携带方便,饼的中间有小孔,可用细绳穿起来,现在有些地方做的光饼,中间还保留了小孔的传统。此后四百余年,光饼流传于闽北一带民间。今天看到的光饼是不是原来的形式,到底是不是戚继光的发明,已不可考,但是光饼确是闽北一带最有特色和魅力的食品。

猜你喜欢
闽北建阳南平
电场作用下微细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沸腾传热性能
方志敏与闽北苏区
明末清初建阳刻书家余应虬生平述略
南平检察院妇联共建合作机制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南平:妇联干部当好“五员”助力妇女脱贫增收
闽北红军红色基因演变“七步曲”
原来它不是小偷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建阳水仙茶 天然兰花香
我的“七岁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