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果之王”—板栗

2018-10-18 08:10
美食 2018年10期
关键词:药用价值板栗栗子

板栗有“干果之王”的美誉,中医认为有滋补肝肾脾胃的功能,又称“肾之果”。古人常常食栗养生,并留下了不少轶事和佳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晚年有腰腿痛的毛病,一直治不好。一天,偶遇一位山翁,给他开了一个秘方,即每天早晨起床后,用鲜栗十颗,捣碎,煎汤,连服饮半月。苏辙照此方食后果然灵验,不禁赋诗曰:“老去自添腰脚病,与翁服栗旧传方。来客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诗中道出了栗子的食疗功效。

南宋诗人陆游对板栗很有感情,深谙栗子的养生作用,晚年齿根浮动,常食用栗子治疗。有诗为证:“齿根浮动欲我衰,山栗炮燔疗食肌。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时。”

明代诗人吴宽喜欢用栗子和米一起煮粥,以增加营养。他在《煮栗粥》中写道:“腰痛人言食栗强,齿牙谁信栗尤妨。慢熬细切和新米,即是前人栗粥方。”字里行间反映了诗人对栗子粥的青睐,也道出了栗子粥能补肾气、益腰脚之功效。

清代乾隆皇帝吃过糖炒栗子后,龙颜大悦,写下了《食栗》诗:“小熟大者生,大熟小者焦。大小得均熟,所待火候调。惟盘陈立几,献岁同春椒。何须学高士,围炉芋魁烧。”读来别有一番情趣。

南方栗与北方栗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差异很大,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板栗品种资源。全国板栗品种已被命名的不下300余个,但大体上可分为二大品种类型,即北方栗和南方栗。

一、北方栗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区及其邻近地区。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东、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及江苏北部。其特点是果形少,单粒平均重10克左右;肉质糯性,含糖量高达20%左右;果肉含淀粉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果皮色泽较深,有光泽;香味浓,涩皮易剥离,适于炒食,称“糖炒栗子”。

二、南方栗

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这一地区,高温多雨,板栗坚果果形大,单粒平均重15克左右,最大可达25克,但含糖量低,淀粉含量较高,肉质偏粳性,多用作菜栗。我国南北板栗品种很多,且南方和北方品种群特征及特性方面有差异。一般南方品种群品质不及北方品种好,肉质偏粳性,适用于炒菜,又称为“菜栗”。

药用价值与养生价值

【药用价值】

板栗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效,适合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筋骨疼痛等症。

板栗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治反胃、吐血、便血等症,老少皆宜。板栗含柔软的膳食纤维,血糖指数比米饭低,只要加工烹调中不加入白糖,糖尿病人也可适量进补。

板栗中所含的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还有极高的糖、脂肪、蛋白质、钙、磷、铁、钾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B1、B2等,有强身健体之用。

板栗与红枣、柿子一起被称为“三大木本粮食”。孕妇常吃板栗不仅可健身壮骨,而且有利于骨盆的发育成熟,还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并且炒熟的板栗味道香甜、可口,是一道非常不错的美食。

【养生价值】

1、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治疗反胃、吐血、腰脚软弱、便血等症,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

2、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唐朝孙思邈认为板栗是“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3、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有抗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的功效,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4、含有维生素B2,常吃板栗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食栗要适量

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易滞气,一次吃太多会伤脾胃,因此要适量吃栗子。

饭后吃易发胖

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板栗当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要饭后大量吃。因为板栗淀粉含量多,饭后吃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

猜你喜欢
药用价值板栗栗子
捡板栗
蜗牛
炒板栗
细说荷花的药用价值
大熊的烤栗子
栗子飘香(大家拍世界)
愿望树小栗子等
药食同源植物紫背天葵周年设施栽培技术
兴隆早熟板栗上市
橄榄药用价值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