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微视频:推动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突破点

2018-10-17 09:47唐彩红
新闻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媒体融合

唐彩红

【摘 要】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适应新的传播特点,在新的传播格局中保持和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是主流媒体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日益引爆关注点的时政微视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流媒体的传播场景、传播主题、传播意境等方面的分析,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时政微视频的优势,从管理学和美学视角探索时政微视频的未来着力点,为主流媒体借助时政微视频提升媒体融合能力,打造媒体融合现象级产品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时政微视频;主流媒体;媒体融合

时政微视频关注重大时政题材,聚焦热点时政事件,传播重要人物故事,依托题材重要性、人物显著性、话题热点性等方面的天然优势,伴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和网络的提速降价,日益成为新传播格局下广受欢迎的新闻产品。尤其是今年以来,主流媒体在时政微视频制作和传播上聚合发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推出了一系列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视频,助推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中迈出坚实前进步伐。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以上主流媒体发布的时政微视频的传播场景、传播主题、传播意境等方面的分析,从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和“精神激励法”剖析时政微视频的优势,探索时政微视频在推动主流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

一、媒介即讯息:微传播时代的到来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他提出的“媒介即讯息”这一理念,在4G方兴未艾、5G即将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正深刻而直观地体现在传播生态的改变上,昭示传媒语境已进入微传播时代。

微传播时代以微博、微信、微视频作为主要的传播主体,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传播载体,以短小精悍为传播特征,微言大义、于细微处见真章。微传播时代的传播场景由“大屏”转向“小屏”,由众人收看变为个人选择;传播内容的体量更小,主题表达更集中,也更精细;传播意境由更微小的元素来表达,细节具有了更韵味深长的写意效果。微传播时代下,文字、声音、图像、特效等多种传播符号以及符号背后表达的情感、心理、情绪等,对受众产生全方位、多感官的传播效应。正如麦克卢汉所说:“越是符合人类天然的各种感官的需求的媒体技术越是容易被人所接受。”[1]

(一)传播场景的微量化

传播场景包括受众接收信息时所处的环境和选择的媒介。在大众传播时代,“人们看重的媒体要素主要是内容与形式”,[2]传播的场景呈现出公开性、公共性、共有性,传播的介质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介。“互联网时代到来后,社交成为媒体的核心要素”,[3]传播的场景具有个性化、选择性、交互性特征,工作间隙、会议茶歇都可以成为人们开展传播行为的场景,传播介质主要依赖于PC、iPad。而在微传播时代,传播的场景变得具有私密性、伴随性、碎片化,传播介质是与人们如影随形的手机等移动终端。

从公共场所(公交车、食堂、车站等)到个人空间(办公室、会议桌),再到私密场所(卫生间、床上),改变的不仅是传播环境空间意义上的减少和传播媒介屏幕的缩小,更带来人们传播心理的微变化。人们在更私密性的个人媒介上,接触时政类信息的机会和可能更多,也更愿意主动选择尝试接收,而篇幅短小、可看性强的微视频更容易吸引关注。

(二)传播主题的微义性

微传播时代,传播内容的体量大大缩减,微博设置了140个字的限制,微信朋友圈限定原创视频不超过10秒,微视频的长度一般不超过25分钟。如表1所示:本次研究采样的微视频时长均不超过10分钟,大多不超过8分钟。时间和体量的限制,使得时政微视频“既容纳不下太多悬念的铺陈酝酿,也无法进行太丰富的多义性主题表达,”[4]主题的微义性和专一性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观察样本统计的情况不难发现,所有采集的时政微视频都集中聚焦一个事件或一個话题。比如《窑洞里的读书人》关注“读书”,《时代之问 博鳌作答》关注“博鳌亚洲论坛”,《和人民在一起》聚焦“人民情怀”等。

传播主题的微义性正是通过集中聚焦、汇集发力,在构思精良、立意深远的基础上,让“微主题”见微知著,实现微传播内容辐射全媒体平台的穿透力。

(三)传播意境的微表达

“意境”是中国美学范畴中一个核心问题,“所谓‘意境,即艺术形态中一种情与景相结晶,主观与客观相融合的艺术境界。”[5]传播意境,是指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通过传播内容营造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由画面符号、声音符号和其他表意符号组成,共同作用于传播对象的心理和情绪。

在微传播时代,传播意境无法像长篇通讯、纪录片一样,通过长篇幅铺垫和长镜头叙事来实现,而是通过微结构、微场景、微符号来完成。首先是在结构上摒弃宏观叙事,采用“积木结构”,每个短片甚至段落都可以独立成片,“见微小而明大义,又实现了纵深传播。”[6]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初心》系列,三个短片结构完整、短小精悍,既独立表意,又一脉相承,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永葆为人民服务这一“初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是宏大命题的场景化处理,将意义重大、内涵深远的主题具象为一个个微小场景,让小场景见证大事件,揭示大变化。如《习近平的海南情缘》选取习近平曾居住过的鹿回头招待所、考察的亚龙湾玫瑰谷、从污染变清澈的美舍河作为叙事场景,展现海南生态发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第三,符号表意更加细微化,通过简短的同期声、特写的画面等作用于受众的综合感官,构造出传播者所期望的意境。比如微视频《窑洞里的读书人》中,开篇第一个镜头是窑洞之中点亮煤油灯,秉烛夜读的人影印在窗棂之上,深夜、窑洞、煤油灯、人影、 音乐这些微小的符号,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为观众搭建起一方潜心钻研、心无旁骛的静谧空间,在微观层面营造出宁静、深邃、悠远的意境,自成一个微观意境体系。

二、“小大正”:时政微视频未来提升的着力点

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提出:(視频)“是这个世界上讲故事的最好方式”,在未来5 年内,Facebook“可能将全是视频”。[7]随着5G时代的来临和人们消费短视频的习惯逐渐养成,短视频将发展为信息传递、观点表达、知识获取、休闲娱乐等传播活动的主要承载体,时政类短视频正在成为主流媒体提高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有力突破口,推动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取得新进展。

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广播电视节目必须继续遵循“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不比排场讲阔气,聚焦辛勤奋斗的普通百姓和各界精英,把社会效益、价值引领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激励人们向上向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提高时政短视频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必须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提高作品的使命感、敏锐度、可观性、艺术性,在制作专业性、情感真挚性、审美精致化等各方面下足功夫,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让文献“复活”,增强时政微视频的历史感

从历史的维度看问题,才能发现问题的纵深感,看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新闻传播中遇到的很多议题,比如国际关系、国内大事、社会现象、价值导向等,都有着各自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渊源。主流媒体拥有丰富齐全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文献资源,媒资库是每家主流媒体的“标配”,保存着珍贵的历史瞬间,诸如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原声和画面,1988年首个台湾返乡探亲团登上了长城的音频报道,中国发射“两弹一星”瞬间的照片等等历史素材,都是其他商业媒体和自媒体无法企及的宝贵资源。

在时政微视频的制作中,深入挖掘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并对它们进行巧妙的构思编排,能够让文献“复活”,让历史“说话”,从而使作品具有时间的穿越感和历史的厚重感。新华社微视频《红色气质》以9分5秒的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主要的成功经验来自于丰富的史料以及对其的巧妙运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全世界馆藏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照片档案馆之一,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藏有1000余万张数字化照片和200余万张胶片底片,《红色气质》的讲述者陈小波和同事们从几万张照片中精挑细选,最后形成这部个人史和国家史、个人相册和国家相册交织呼应的微视频。瞿秋白、李大钊、方志敏、江姐等英烈和家人的照片,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按下手印的“大包干”契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主持、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等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的瞬间,一幅幅照片通过三维特效、3D动画还原等技术手段立起来、活起来,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家国情怀,触及网友灵魂。

(二)应用新技术,让时政微视频形成信息流

在新的传播语境中,主流媒体要重新建立与用户的连接,需要特别注重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进行赋能。实现用户画像,掌握用户的精准数据和个人模型,向用户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推荐,让时政微视频形成信息流,源源不断地向受众推送并获得反馈。

(三)追求意境美,增强时政微视频的感染力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概念,也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著名美学家朱立元认为,“意境就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观照外界对象,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里创造出新的意蕴和境界。[9]象外之象、境外之境、题外之旨都是经典的意境表达。意境美是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情操和审美体验,在中国古典文化的诗词歌赋、山水画作、音律乐章等作品中,追求意境美是艺术作品写景表物之外更高的审美理想。[10]

王国维提出:“文学中有二元素质焉,曰景,曰情。”微视频与文学作品都属于精神产品,都是作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精神产品,时政微视频应当通过纪实性的记录、写意性的编辑和诗意化的表达,将写意画面与空灵意境相融合,融汇音乐、音效、特效、动漫、3D、AR等多种电视艺术和新媒体技术表达手法,为受众提供情感真挚、画面唯美、意蕴悠长、触动人心的艺术精品,最后达到打动人、感染人、激励人的更高目标。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清明节前夕(4月5日)推出的微视频《追思与铭记》,以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笃定坚毅的同期声开篇,随后配合饱含激情的配音、炮火轰鸣的现场声、舒缓沉寂的音乐,画面用泼墨山水画为底,将先烈人物的头像缓缓晕开,用毛笔书法“书写”先烈诗句依次铺开,营造出壮烈、豪迈、激奋的悲壮美,可谓情景交融、虚实统一、情景融合的审美佳作,使作品传递出“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豪迈气质。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11]媒体融合的目标是构建新的传播体,再造新的舆论场。时政微视频为主流媒体进一步深化媒体融合提供了重要而有效的突破口,主流媒体应充分利用在制作和传播时政微视频领域的资源、技术、人才和平台优势,建立与主流媒体职责和身份相匹配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主流价值观。

注释:

[1]牟怡.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3]彭兰.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05).

[4]谭俐莎.当新媒介遇见纪录片——试论微纪录片的创作语境与特征[J].中国报业,2013(11).

[5]陈皓,张建平.《悲情城市》的传播意境探析[J].新闻界,2008(04).

[6]杜建华,李晓雨.从《故宫100》看微纪录片创作中音乐元素的运用[J].电视研究,2016(08).

[7]2016:网络短视频元年?[N].成都商报,2016-8-16.

[8]广电节目今后如何发展?“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这九个字是必须遵循的原则[DB/OL].http://www.cenews.com.cn/xzb_3498/sh/pw/201804/t20180410_870853.html.

[9][10]周维.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美刍议[J].读与写,2009(12).

[11]“平语”近人——习近平如何指导宣传思想工作[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2/20/c_128730682.htm,2016-02-20.

(作者:南宁电视台新媒体部副主任)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媒体融合
主流媒体回应网络谣言引导舆论策略思考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