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德静
【摘 要】四年一次,足球盛宴。世界杯作为全球性顶级赛事,每个球迷都不会错过。每当这样的大赛事进行的时候,也是国内各家媒体摩拳擦掌大比拼的时候。由于纸媒的滞后性,在赛事报道中无法跟网络、新媒体相抗衡。本文分析了皖江晚报俄罗斯世界杯特刊“看球撒”的一些做法,从中汲取一些经验,为纸媒在报道全球性体育赛事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世界杯;地方晚报;立足本土;球迷互动
每当遇到世界杯、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时,地方晚报的处境就显得颇为尴尬。一些主流媒体能派记者到现场采写独家新闻,但对于地方晚报来说,由于受人力、财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不能派记者到现场采访,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无法和其他媒体比拼。
然而,世界杯四年一次,对其的报道是“新闻大战”中的必争之地,要是地方晚报缺席了,那将留下遗憾,就要再等四年。如果地方晚報能巧妙运用本地视角,精心策划、强化互动,在世界杯报道上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对平面媒体来说,世界杯报道是一次难得争取读者、开拓市场的好机会。皖江晚报在这场报道大战中表现得如何将影响到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成立报道小组。今年5月中旬,离俄罗斯世界杯开赛还有一个月时间,皖江晚报开始谋划世界杯报道,将由部门主导的策划上升到整个报社的策划。5月下旬,组织皖江晚报各部门的采编骨干成立了世界杯特刊报道小组,对特刊的版面构成、人员配置、具体事项进行了分工,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确定特刊定位。在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下,世界杯特刊主打“本地牌”,开设场外话题、球迷日记、诗城足球圈等栏目,侧重本土足球元素报道,强化与读者互动。为特刊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读者眼前一亮,记忆犹新。经过多次谋划与集思广益,我们最终给特刊取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字——“看球撒”,正好和前苏联民歌“喀秋莎”谐音,也符合世界杯和俄罗斯的特色。
——报道形式多样。本报利用全媒体宣传矩阵,确定了报纸,微信、微博多面开花的报道形式,既照顾了传统媒体的读者,又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年轻读者。在整个世界杯期间,形成了球迷晚上看球吐槽刷微博,部分球迷早上睁开眼睛看微信,老年读者早上看报纸的格局。
世界杯特刊如何凸显本地化,跟本地球迷互动成为本报世界杯报道的落脚点。于是,“互动”成为本报世界杯报道的首个关键词。本报“看球撒”特刊除了固有的特色板块之外,还开辟了最有看点的互动栏目——《球迷日记》,邀请球迷讲述自己与足球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很宽泛:观看今年世界杯、历届世界杯的回忆,一次难忘的足球比赛或者训练等。此栏目可以让本地的球迷都能参与,让大家更好地互动起来。
征稿启示发出以后,本报编辑部陆续收到近百篇稿件,不仅吸引了大量本地球迷投稿,还有重庆、兰州、上海等地的球迷积极参与。投稿者中不仅有放假在家的中学生,还有年过花甲的退休老人。原计划每天发一篇稿件的《球迷日记》已远不能满足球迷的参与愿望了,最后每天发二三篇稿件,不让积极投稿的球迷失望。
稿件内容突出原创。“原创”成为本报世界杯报道的第二个关键词,也是报纸应对互联网冲击的有效手段。如果用网上的文章,大家打开手机都能看到,就形成不了独家,只有让读者从报纸上得到网络上看不到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留住读者。如《视频裁判的魔幻现实》《愿高卢雄鸡再次雄起》等原创稿件,不仅观点新颖、语言风趣,而且对足球有着较深的专业知识解读。
资深球迷王新明老人已年过花甲,连续给本报编辑部投稿5篇,讲述他如何用广播听世界杯转播、祖孙三代同时看球为支持各自喜欢的球队而斗嘴的趣事。这样的互动活动不仅扩大了读者群,而且还提高了报纸的影响力。
世界杯特刊如何凸显本地化,深挖本地足球资源、了解本地足球风采成为本报世界杯报道的着力点。世界杯赛场激战正酣,这股足球风暴也刮到了几千里之外的马鞍山,与足球有关的种种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目前,马鞍山校园足球发展得如何?有哪些本土职业足球进入了俱乐部?本土有哪些足球赛事?想必这些都是广大球迷所关心的。本报“看球撒”特刊还推出了《诗城足球圈》专栏,借世界杯东风挖掘本地足球元素,重点介绍校园足球、本土球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各级各类足球队。
本报连续报道的《马鞍山少儿男子足球队备战省运会时刻准备着》《姚文武:马鞍山校园足球转职业球员第一人》《5年后,马鞍山可形成较为完备的3级联赛制度》等稿件,全方位、立体化地介绍马鞍山校园足球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般踢球好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好。在踢球过程中,孩子的体力、智力、专注力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了锻炼。这也有效地打消家长担心孩子踢球会影响学习的顾虑。通过深挖本地与足球相关的资源,不仅展现了人们平时很少关注的马鞍山的足球风采,也为校园足球的发展创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这几年,马鞍山校园足球成绩斐然。尤其从校园足球中走出来的佼佼者姚文武成为马鞍山校园足球转职业球员第一人。2017年秋天,他与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签约,成为U15组别的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本报记者采访了姚文武的老师、教练和家长,介绍他的成长历程,给其他小队员树立了榜样。
在校园足球不断升温的同时,业余足球赛也火热起来。6月15日,“小马世界杯”五人制联赛激战正酣,比赛吸引了25支队伍参加。与世界杯赛制一样,历时一个月。6月16日,“大叔足球群”第二届联赛举行,一群戴眼镜的大叔在球场上奔跑,不论技术精湛与否,只为体验快乐足球。通过宣传报道,使得足球这项世界第一运动,在马鞍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引越来越多市民的热烈追捧。
本届俄罗斯世界杯有近5个小时的时差,球迷基本上要在深夜观看比赛,获取新闻的时间具有较强的碎片化特征,对此,本报充分发挥报社全媒体矩阵的作用,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实时与网友互动。每场比赛结束后,编辑部及时编排好微博、微信内容,在皖江晚报官方微信、微博同时推出。没有观看到比赛的网友,醒来后拿起手机刷一刷微博、微信就能及时了解昨夜今晨的比赛结果,有效弥补了纸媒时效性不强的弊端,全面提高了体育赛事报道的传播效果。
与此同时,本报还开通了线上互动平台。网友可以登录皖江晚报微博,关注皖江晚报微信,大家一起来侃球,点评赛事和球员。编辑每天在微博上发起话题讨论,球迷可以对每场比赛、每个球星,发表自己的分析和评论观点。编辑每天都会浏览大家的评论,从中选取精彩点评放在报纸上。网友的头像和微博名也会见报,这对很多网友而言还是第一次,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惊喜,也是对他们踊跃参与的一种鼓励。
从6月4日到7月16日,皖江晚报俄罗斯世界杯特刊制作出版了60个整版,共编辑刊发稿件168篇、图片76幅,皖江晚报微博、微信发布100多条,阅读量25万,收获粉丝1000多人。世界杯期间,不仅做到了“看球撒”特刊天天有报道,更让报道做到了可视、可听、可读。
皖江晚报在俄罗斯世界杯报道中,秉持贴近读者的报道理念,积极与本地读者互动,取得不错的效果,同时还注重包装的美化,从整体的策划、编辑、评论、版面美感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也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由于条件所限,没有派记者前往现场采访,形成不了独家稿件。由于版面有限,每期只推出了两个版面,没能把更多精彩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比赛结束后,没能进行赛后大盘点。这些不足,值得总结,为做好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报道提供经验。
(作者单位:皖江晚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