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的移情视角看催泪式新闻的接受本质

2018-10-17 01:29毛冰霜吴琴
出版广角 2018年17期
关键词:催泪姜文移情

毛冰霜?吴琴

【摘 要】 移情本质是主体与他者互换位置并思考他者心境后产生情感共鸣的行为,而催泪式新闻之所以被受众所爱,是因为它合理地利用移情,让接受者产生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做出善的合理行为。通过对催泪式新闻文本的研究,笔者发现移情的背后是媒体新闻伦理的缺失,为此,笔者引进波特方格模式来阐述媒体的自我完善。

【关 键 词】移情;催泪式新闻;新闻伦理

【作者单位】毛冰霜,江西服装学院;吴琴,江西服装学院。

【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YS16201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7.025

每到开学前夕,以“贫困学子上学难”为主题的催泪式新闻呈井喷式发展。许多部门、团体及个人等在接收此类新闻后便倾尽所能地开展资助行为,而激发此行为的动因是移情。但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新闻竞争愈加激烈,媒体为迎合受众需要,对一些诸如贫困学子上学难社会现象的报道会违背新闻伦理,套用移情的光环,拿悲怆博取同情,以换取眼球经济。为此,笔者借鉴哈佛大学拉尔夫·波特的波特方格模式,为媒体的新闻伦理建设提供策略。

一、移情的本质:换位思考

移情作为人固有的一种情感能力,是主体通过与他者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处于他者的处境及体会他者情感、欲念及行为等的能力。 “移情”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提出的,指主体在审美客体时把情感渗透进去。而正式提出“移情”概念的是德国美学家里普斯,他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移情的作用才能理解他人,并对其做出系列反应。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物、自我和他者的自我[1]。换言之,人依靠感性的外部知觉感知物的存在,然后通过内部知觉理解自我的心理变化,最后在移情作用下体会他者的自我。随后,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将“移情”引入心理学,认为它是主体通过换位思考感受进入其他物体内部的过程,强调反应——投射和对他者情感的知觉[1]。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论述人性时也涉及此概念,他认为自然赋予人际三种关系:类似关系、接近关系及因果关系,它们的存在使得人在观察他者的情绪时,会根据以往经验产生联想,从而体会他者情感,进而引起情感共鸣。此外,“移情”一词在我国出现尚晚,但类似应用早已存在[2]。比如,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之道。

移情早已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且中外皆有,均强调换位思考的本质,以缩小主体与被换者间的心理距离,让主体从观察现象到体会、分享现象中内隐的情感,从而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最后付诸实际行动。

二、催泪式新闻接受的移情性

催泪式新闻能使人的感受产生一种不自觉的互换,并促使这种感受具有感染性和带动性。它在题材选择、报道立场、价值取向及报道方式等方面尽显平民化特色,与民生新闻的民生内容、平民视角、民本取向和民众话语 [3]本质是相符的。因此,文章把催泪式新闻划分为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闻表现形式,主要以民本思想作为基点,采取平民化报道视角及人文化叙事方式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计、生存和生活等[4]。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催泪式新闻的接受本质,文章选取有关贫困学子因家庭贫困而上学难的民生话题。比如,2017年8月26日刊登在《齐鲁晚报》的《女大学生欲30万“卖”自己救弟,可为其打工一辈子》,2017年9月1日《呼和浩特日报》的《12岁女孩捡知了壳,赚钱救病父》,2017年8月13日《钱江晚报》的《姜文君:乐观女孩暑期打工攒学费》等。其次,这类新闻的报道立场是平民视角。比如,《齐鲁晚报》站在与李晓晓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上关注她的言行举止。一名举牌的瘦弱女孩李晓晓在山东省儿童医院附近的经五纬六路路口吸引了众多市民注意。李晓晓即将是齐鲁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但为了筹钱救患有白血病的年幼弟弟,她在街头举牌‘卖身筹钱。《齐鲁晚报》用平视的目光采访她及其家人,以此反映其家庭困境。再次,催泪式新闻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以民为本的意识。如前所述,《齐鲁晚报》对李晓晓及家人的采访没有停留在反映他们的生活困境层面,而是采取公布其电话及她父亲银行卡的方式,以解决其面临的困难。最后,催泪式新闻的报道方式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比如,《呼和浩特日报》采用符合受众接受心理及能力的方式,即图文并茂地叙述樊春瑛捡知了壳的场景,并解释每天只能赚5元左右,使受众在接受中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此外,催泪式新闻在报道方式上还应让受众发声。比如,《齐鲁晚报》以“已有几位热心市民现场捐款了几百元” 的声音呼吁社会其他组织、团体等对李晓晓及家人提供资助。

新闻的选择标准主要有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及新闻法则[5]。其中,由于新闻面对的是社会大众,因此,记者选择新闻事实时应考虑它是否包含能够引起社会各层人士共同兴趣的新闻价值,即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及趣味性等。以“贫困学子上学难”为主题的催泪式新闻能够以平民化特色在每年开学前夕风靡,主要是新闻文本在真实、新鲜的基础上,还具有接近性、趣味性等价值,尤其是内容、视角、取向和话语等的三贴近和文本的可讀性使受众解读新闻文本时不是抵抗式,而是妥协式或偏好式。从人格心理学角度讲,这便是对弱者保护、同情和帮助的人性。但媒体会为了达到受众完全偏好式的解读文本效果,利用移情过度煽情处理新闻事实,让受众沉浸在主人公的悲情中,忽视新闻的真实性。比如,《长江日报》曾报道一位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女大学生刘维因家境贫寒,而被迫连续两年在学校食堂捡别人吃剩馒头的故事,之后该新闻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关负责人证实为假新闻。但受众似乎没有因为它是假新闻而将此类报道拒之门外,其原因在于移情是人们固有的一种情感本能。

三、移情背后:伦理的缺失

贫困学子上学难的新闻一经媒体报道后,他们的遭遇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及资助。但反观新闻文本,我们会发现媒体因受市场影响片面追求眼球经济而背弃新闻伦理,在报道中加入煽情、弱视和侵权等成分。比如,《女大学生欲30万“卖”自己救弟,可为其打工一辈子》这条新闻在叙事上为达到博取同情的传播效果而过度煽情,甚至侵权。比如,李晓晓作为准大学生,本属社会弱势群体,而且家庭情况特殊,应是弱势中的弱势,但是媒体在进行报道时,一再渲染李晓晓举牌“卖身”的无奈,同时在运用图片叙事中,媒体也没有对敏感部分做马赛克处理,侵犯当事人及其家人相关权利。这种报道手法并非个案,似乎已形成一种报道常态。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真实与新鲜。但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新闻竞争加剧,媒体经常陷入为抢占独家新闻而放弃新闻真实性,或为了确保新闻真实,导致新闻成旧闻的两难中,可媒介市场化已成事实,于是为追逐眼球经济,媒体不惜背弃新闻伦理。对此,笔者借鉴哈佛大学拉尔夫·波特在20世纪中期提出的波特方格模式,选取同类题材的催泪式新闻报道,促使催泪式新闻在真实和新鲜方面进步的同时,专业性也得到更大的提升。

波特方格包括按逆时针顺序进行的四个步骤,一是理解案例中的事实,二是概述决定的价值观,三是运用相关哲学原则,四是表明忠诚[6]。其中,特别要注意理解该模式中的理解案例中的事实和运用相关哲学原则两个方面的内容。

1.理解案例中的事实

新闻中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需要通过多种素材加以表现。以《钱江晚报》对大学生姜文君的新闻报道为例,从新闻文本得知,媒体虽然掌握了相关信息,比如,姜文君的学业情况、家庭环境等,但在对信息进行取舍中,并没有全面反映新闻事实,比如,姜文君在赚学费前,是否知道“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媒体对姜文君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宣传虽然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但是不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因此,针对这类报道,媒体应采访姜文君录取院校是否针对贫困学子有学费减免、补助等政策,给予事件相关方平等的话语表达权,减少煽情成分,杜绝预设立场。

2.哲学原则的应用

关于媒体如何合理传播信息以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问题,笔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思想、康德的“绝对命令”原则等为此提供了借鉴价值。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指在适当时机对适当人和事物采取适当态度及方式去处理。而康德的“绝对命令”原则则要求主体在行动前考虑自身行为原则对多数人适用与否,而不是仅利己。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不能要求享有什么特权,比如,为了达到获取新闻的目的而撒谎或者侵犯受访者的隐私权。

|参考文献|

[1]钟仕伦. 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述略[J]. 天府新论,2010,5(15):145-148.

[2][英]大卫·休谟. 人性论[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2.

[3]王丽娜.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实现突围再提升[J]. 中国记者,2011,7(1):75-76.

[4]李冰洋. 民生至上理念下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J]. 记者摇篮,2015,6(5):18-19.

[5]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11.

[6]吴志文. 波特方格与伦理抉择模式[J]. 韶关学院学报,2009,7(15):81-85.

猜你喜欢
催泪姜文移情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为什么催泪弹能催泪?
为什么催泪弹能催泪?
为什么催泪弹能催泪?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课间小游戏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警用催泪喷剂的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