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红茶特征挥发性芳香物的分离性能

2018-10-17 11:07张婧涵倪芳于俊雅姚忠邵增琅孙芸朱本伟钟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芳樟醇汽化芳香

张婧涵,倪芳,于俊雅,姚忠*,邵增琅,孙芸,朱本伟,钟亮

1(南京工业大学 食品与轻工学院,江苏 南京,211800) 2(南京融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1300)

茶叶中的芳香物对其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决定茶饮料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1]。茶叶芳香物的组成十分复杂,目前已鉴定的香气成分多达300余种,有醇、醛、酮、酸、酯、内酯、酚及其衍生物、杂环类、杂氧化合物、硫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共十余大类,不仅形成了茶叶独特的风味,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2]。

速溶茶是以成品茶或者新鲜茶叶为原料,经水提、过滤、真空浓缩、超滤、杀菌、喷雾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粉状或颗粒状产品[2]。由于加工工艺中广泛采用了浓缩、干燥、杀菌等热加工工序,极易导致茶叶挥发性芳香物的氧化、分解,或与水共沸而大量损失,严重影响速溶茶的风味品质[3-4]。目前,茶及茶制品风味恢复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香气回填技术(aroma-recovery system,ARS),即首先将茶叶的芳香物组分从茶汤中分离提取出来,然后再将其回填到加工好的茶制品中。该方法可有效减少芳香物的加工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持茶叶原有的风味品质[5-7]。但由于茶叶中的芳香物组成复杂、含量低,现有的分离提取技术(如高压蒸汽提馏、冷凝、柱层析等)流程复杂、成本高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PV)是在组分蒸汽分压差的驱动下,利用膜的选择性不同实现液体混合物的分离。相比于精馏、结晶等方法,PV技术在分离共沸混合物、热敏混合物、有机混合物体系中的优势明显[8-12],是一种节能、环境友好的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PV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果汁芳香物的浓缩和回收[13-17],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可行性。在茶叶芳香物分离方面,KANANI等[18]研究了聚辛基甲基硅氧烷(polyoctylmethyloctylsiloxane,POMS)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膜对反式-2-己烯醛、芳樟醇、顺式-3-己烯醇、异戊醛、异丁醛、苯甲醇、苯乙醛和β-紫罗酮等绿茶芳香物的渗透汽化分离效果,发现PDMS膜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POMS膜,其中反式-2-己烯醛的分离因子为415~245,通量高达25~55 g/(m2·h),而β-紫罗酮的分离因子和通量仅为2.7~1.8和0.063~0.225 g/(m2·h)。本课题组前期自制了PDMS/PVDF复合膜,考察了其对芳樟醇、叶醇、反式-2-己烯醛和苯甲醇的分离效果,发现PDMS/PVDF复合膜对4种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因子较高(28.87~64.49),但渗透通量均较低(仅为0.8~1.2 g/(m2·h)),需对膜材料和结构做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为此,本文在PDMS膜中掺杂纳米有机硅Silicalite-1,制备了Silicalite-1/PDMS复合杂化膜,考察了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和苯甲醛等3种红茶特征性芳香物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并测试了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实际茶汤中挥发性芳香物的分离富集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TM-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Hitachi公司;DSA100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陕西昊晟科工贸有限公司;7890B气相色谱,美国Agilent公司;AVATAR36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U3000高效液相色谱,美国Thermo公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7000GC/MS Triple Quad),美国Agilent公司。Silicalite-1(平均粒径20 nm),上海申昙新材料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Silicalite-1/PDMS杂化膜的制备

参考刘吉达等[19]的方法,将质量比为10∶1∶0.5的PDMS、正硅酸乙酯和二丁基二月桂酸锡混合,搅拌2 h;另取一定量的Silicalite-1粒子(质量分数2%~60%)加入正己烷中(正己烷∶PDMS=1∶5),超声分散30 min。将上述2种溶液混合,搅拌2 h后脱泡静置;倾倒在PVDF底膜上,用刮刀刮膜;将膜置于常温下反应交联,于室温下静置12 h,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在90 ℃的条件下干燥12 h,制得不同Silicalite-1掺杂量的Silicalite-1/PDMS杂化膜。

1.3 Silicalite-1/PDMS膜的表征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将膜样品干燥处理,经离子溅射仪内镀金,以TM-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的表面形貌。接触角(contact angle)测定:将待测的样品膜置于干净的玻璃板上,滴下水滴,以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表面亲水性接触角,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红外光谱(FT-IR)分析:以AVATAR36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膜进行扫描,扫描范围700~3 500 cm-1,溴化钾压片。

1.4 渗透汽化装置

为了考察Silicalite-1/PDMS的渗透汽化性能,本文自行搭建了一套小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1-集热式磁力搅拌器;2-蠕动泵;3-膜组件;4-真空计;5-冷阱;6-缓冲瓶;7-真空泵图1 实验装置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V equipment

渗透通量J(Ji)和分离因子α定义如下:

(1)

(2)

(3)

式中:J为总的渗透通量,g/(m2·h);Ji为化合物的渗透通量,g/(m2·h);W为透过侧溶液质量,g;Wi为透过侧化合物质量,g;t为时间,h;A为有效膜面积,m2;YA与YB分别为渗透液中A与B两种组分的质量分数,%;XA与XB分别为截留侧中A与B两种组分的质量分数,%。

1.5 浓度测定

(1)乙醇:乙醇浓度采用GC方法测定。色谱条件:HP-5毛细管柱;检测器: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20 ℃;柱温50 ℃,保持5 min,以20 ℃/min升至220 ℃,保持3 min;检测器温度300 ℃;进样量1.0 μL。

(2)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和苯甲醛:浓度均以HPLC法测定。水杨酸甲酯和芳樟醇的检测条件为:色谱柱 Sapphire C18,流动相:V(甲醇)∶V(水)=75∶25,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20 μL。苯甲醛的检测条件为:色谱柱 Sapphire C18,流动相:V(乙腈)∶V(水)=75∶25,检测波长250 nm,流速0.8 mL/min,柱温40 ℃,进样量20 μL。

标准曲线:水杨酸甲酯,Y=0.763 2X+3.610 7,R2=0.999 6;苯甲醛,Y=1.916X+3.659,R2=0.999 3;芳樟醇,Y=0.021 45X-0.014 26,R2=0.999 2。

1.6 Silicalite-1/PDMS杂化膜的渗透汽化性能评价

配制体积分数为5%的乙醇-水溶液1 000 mL,在30 ℃、循环流速0.32 L/min条件下循环分离5 h;实验结束后称取冷凝液的质量,并以GC方法测定冷凝液中乙醇的浓度,考察不同Silicalite-1掺杂量的杂化膜对乙醇-水二元体系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

1.7 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苯甲醛、芳樟醇和水杨酸甲酯的渗透汽化实验

(1)浓度的影响

以Silicalite-1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的Silicalite-1/PDMS杂化膜为分离介质,分别配制质量浓度50、100、150、200 mg/L的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和苯甲醛单组份标准品溶液,在料液温度30 ℃、循环流速0.32 L/min、循环时间5 h条件下进行渗透汽化实验。实验结束后,量取冷凝管中冷凝液的质量,并用HPLC检测冷凝液中化合物的浓度,考查浓度对3种物质单组份渗透汽化过程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以Silicalite-1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的Silicalite-1/PDMS杂化膜为分离介质,配制浓度为50 mg/L的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和苯甲醛单组份标准品溶液,在料液温度分别为20、30、40、50 ℃,循环流速0.32 L/min、循环时间5 h条件下进行渗透汽化实验。实验结束后,量取冷凝管中冷凝液的质量,并用HPLC测定冷凝液中化合物的浓度,考查温度对3种物质单组份渗透汽化过程的作用。

1.8 速溶茶茶汤的制备及其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按照速溶红茶生产工艺标准,称取一定量的红茶茶粉,按1∶20(g∶mL)加入纯水,在95 ℃下浸提30 min,经过滤、离心后得到红茶茶汤。取红茶茶汤1 000 mL,在50 ℃、循环流速0.32 L/min的条件下连续分离5 h,得到经渗透汽化处理后的茶汤。

实际速溶茶茶汤中的挥发性成分分析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GC/MS方法。分别取5.0 mL处理前后截留侧的红茶茶汤放入20 mL顶空瓶中,先将其置于70 ℃水浴锅中平衡10 min;将SPME探针穿过顶空瓶隔垫,推出萃取头置于液面上部空间,振荡速率250 r/min,于70 ℃下平衡50 min;然后将萃取头缩回探针并取出,将探针插入GC进样口进行热解吸,10 min后将探针取出[20]。

GC-MS检测条件如下:色谱柱为DB-5MS,30 m×0.25 m×0.25 μm;进样口温度为250 ℃,分流比为5∶1;载气为He气,流速1.2 mL/min;辅助加热区温度为300 ℃;程序升温条件:50 ℃保持1.0 min,以5 ℃/min升温至240 ℃并保持1 min,再以5 ℃/min升温至280 ℃并保持5 min,最后以5 ℃/min升温至300 ℃并保持10 min;MS条件:扫描范围 40~500m/z。

1.9 数据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偏差(Mean±SD)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统计,组间均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q检验作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讨论

2.1 Silicalite-1/PDMS膜的表征

按照1.2的方法制备不同掺杂量的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并对其表面进行SEM分析,结果见图2。

图2 Silicalite-1添加量(质量分数)为(A)0%;(B)2%;(C)5%;(D)10%;(E)30%和(F)60%的PDMS膜的SEM扫描图Fig.2 Surface SEM images of Silicalite-1/PDMS hybridcomposite membranes with Silicalite-1 content of (A)0%;(B)2%; (C)5%; (D)10%; (E)30% and (F)60%

由图2可知,掺杂Silicalite-1后杂化膜的表面出现了明显的突起,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Silicalite-1粒子的团聚效应增大,膜表面的粗糙程度也随之上升。

分别测定了PDMS/PVDF和Silicalite-1(质量分数5%)/PDMS的接触角和FT-IR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Silicalite-1添加量的Silicalite-1/PDMS杂化膜的接触角测定结果Table 1 Contact angle analysis for Silicalite-1/PDMS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Silicalite-1 contents

由表可知,PDMS/PVDF和Silicalite-1(质量分数5%)/PDMS膜的θ值均>90°,表明其均为疏水性表面,水不润湿。掺杂有机纳米粒子Silicalite-1后膜层与水滴的接触角较PDMS/PVDF略有增加。

FTIR-ART分析显示,在波数2 963 cm-1附近存在交联PDMS聚合物中—CH3的非对称伸缩振动,1 259 cm-1处的峰为Si—CH3的弯曲振动,在接近1 027 cm-1处的强峰为Si—O—Si的非对称伸缩振动,在波数801 cm-1处为Si—C的伸缩振动[21-23](图3),表明Silicalite-1粒子和PDMS已成功附着在基底膜上。

图3 Silicalite-1/PDMS和PDMS/PVDF膜的FTIR-ART谱图Fig.3 FTIR-ATR spectra for Silicalite-1/PDMS and PDMS/PVDF membranes

2.2 Silicalite-1/PDMS杂化膜的渗透汽化性能评价

按照1.6的方法分别考察了不同Silicalite-1添加量的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乙醇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见表2。

表2 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乙醇-水体系的 渗透汽化性能Table 2 The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of Silicalite-1/PDMS hybrid membrane in water-ethanol system

由表2可知,随着Silicalite-1添加量的增加,乙醇的渗透通量持续降低,而分离因子呈先升后降的趋势。Silicalite-1是一种Al含量很低的沸石分子筛,由于缺少强静电吸附中心,表现出较强的疏水-亲有机物特性。因此,当加入少量Silicalite-1时,可通过其吸附作用提高乙醇分子的渗透通量,并抑制水分子的通过,因此整体表现为渗透通量降低和分离因子的增大。但随着Silicalite-1添加量的继续增加,Silicalite-1/PDMS杂化膜的传质阻力增大,导致分离因子和渗透通量均显著降低。

2.3 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苯甲醛、芳樟醇及水杨酸甲酯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

2.3.1 浓度对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的影响

按照1.7(1)的方法,考察化合物浓度对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浓度对3种物质单组分渗透通量(a)和分离因子(b)的影响Fig.4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n the permeation flux (a) and separation factor (b) for three compounds

由图4可知,随着进料侧化合物浓度的提高,其渗透通量均随之增加,其中水杨酸甲酯和芳樟醇的渗透通量变化趋势较缓,而苯甲醛则较为剧烈。当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水杨酸甲酯和芳樟醇的渗透通量为0.61 g/(m2·h)和2.03 g/(m2·h),而苯甲醛则高达45.03 g/(m2·h)。这可能是由于苯甲醛的疏水性更强,则浓度效应更为显著。

进料侧浓度对3种化合物分离因子的影响较为一致,均随浓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进料侧浓度的增大,浓差极化效应减缓了化合物的吸附、溶解和扩散传递速率,使得分离因子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水杨酸甲酯的分离因子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浓差极化的现象不易形成。但总体上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3种化合物的分离因子均高于乙醇。

2.3.2 温度对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的影响

按照1.7(2)的方法,考察温度对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和苯甲醛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见图5。

图5 温度对3种物质单组分渗透通量(a)和分离因子(b)的影响Fig.5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n the permeation flux (a) and separation factor (b) for three compounds

由图5可知,3种化合物的渗透通量随温度的升高均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芳香物在进料侧的蒸汽分压增大,传质推动力上升,产生了较高的渗透通量。同时,温度的增加也会导致膜材料的溶胀,聚合物结构单元的活度增加,膜中分子链段间的间隙增大,芳香物和水分子在渗透层膜中的运动增强,渗透通量也会因此而增加。

此外,随着温度的增加,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3种化合物的分离因子都表现了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温度的升高不仅会导致分离层中聚合物链节的活性增加,同时也有利于芳香物的溶解。当分离温度为50 ℃时,水杨酸甲酯、苯甲醛和芳樟醇的分离因子分别为44、178.80和77.50。

温度和渗透通量的关系通常能用Arrehenius方程来表示,模型方程如下:

(4)

式中:J,渗透通量;J0,本征通量;EJ,渗透活化能;R,气体常数;T,料液温度。

因此,根据以上数据对3种物质的渗透活化能进行了拟合,结果如图6所示。经计算,芳樟醇、苯甲醛和水杨酸甲酯的渗透活化能分别为70.84、18.21和8.73 kJ/mol。

图6 芳樟醇、苯甲醛和水杨酸甲酯的渗透活化能拟合图Fig.6 Fitness for the permeation active energy (EJ) of linalool, benzaldehyde and methyl salicylate

2.4 Silicalite-1/PDMS杂化膜与PDMS/PVDF分离效果的比较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温度50 ℃、流速0.32 L/min,分离时间5 h条件下对Silicalite-1/PDMS杂化膜(质量分数5%)与PDMS/PVDF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Silicalite-1/PDMS杂化膜与PDMS/PVDF的分离效果比较Table 3 Separation effects of Silicalite-1/PDMS and PDMS/PVDF membrane

由表3可知,Silicalite-1/PDMS杂化膜(质量浓度5%)对3种红茶特征芳香物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均较PDMS/PVDF膜有明显改善。相同条件下,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和苯甲醛在Silicalite-1/PDMS杂化膜中的渗透通量分别较PDMS/PVDF提高了50.50%、176.10%和197.90%,分离因子提高了23.50%、17.80%和62.70%。

2.5 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速溶茶实际体系中挥发性芳香物的渗透汽化分离效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实际红茶提取液中挥发性芳香物的分离富集效果,按照1.8的方法分别分析了渗透汽化处理前后截留侧茶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结果见图7。

图7 渗透汽化分离前(a)后(b)红茶茶汤挥发性物质GC/MS总离子流图Fig.7 The total ion current of black tea without pervaporation

由图7可知,经过渗透汽化的红茶溶液中的物质种类和物质的量明显下降,根据峰面积可计算得到水杨酸甲酯、苯甲醛和芳樟醇的回收率分别为96.67%、86.42%和84.91%,渗透侧质量浓度分别为1.49、1.55和8.32 mg/L,表明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在实际红茶体系中应用效果良好。

3 结论

茶叶中含有多种挥发性芳香物,其含量和种类决定了速溶茶产品的风味品质,为了减少挥发性芳香物在速溶茶加工过程中的损失,需对茶汤中的挥发性芳香物进行有效回收。本文采用涂布法制备了Silicalite-1/PDMS杂化膜,考察了杂化膜在模拟体系下对水杨酸甲酯、苯甲醛和芳樟醇等3种红茶挥发性芳香物的渗透汽化分离特性,测试了其对实际茶汤体系中挥发性芳香物的分离效果,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Silicalite-1添加量的增加,纳米粒子的团聚效应增大,膜表面的粗糙程度也随之上升;乙醇通量随Silicalite-1添加量的增加逐渐下降,而分离因子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Silicalite-1添加量为5%(质量浓度)时,杂化膜对乙醇的分离选择性最高,为9.30左右。

(2)随着进料侧浓度的升高,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水杨酸甲酯、苯甲醛和芳樟醇的渗透通量均增加,其中苯甲醛的渗透通量变化较为剧烈,当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其渗透通量高达45.03 g/(m2·h)。此外,受浓差极化效应的影响,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3种化合物的分离因子随浓度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3)温度的升高有利于芳香物在膜表面的溶解,进料侧的蒸汽分压增大,传质推动力上升,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3种化合物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均也随之上升。当分离温度为50 ℃时,水杨酸甲酯、苯甲醛和芳樟醇的分离因子分别为44、178.80和77.50。3种化合物的渗透活化能(EJ)分别为8.73、18.21和70.84 kJ/mol。

(4)在实际红茶提取液中的应用显示,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茶汤中的挥发性芳香物具有良好的分离富集性能,在50 ℃、循环流速0.32 L/min的条件下连续分离5 h,茶汤中水杨酸甲酯、苯甲醛和芳樟醇的回收率分别为96.67%、86.42%和84.91%,渗透侧质量浓度分别为1.49、1.55和8.32 mg/L。

猜你喜欢
芳樟醇汽化芳香
汽化现象真不同 巧辨蒸发与沸腾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巩固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不同时期花生茎叶中芳樟醇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露中芳樟醇含量
辨析汽化和液化
炊烟的芳香
花椒酒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测定
从八角茴香油前馏分中单离芳樟醇和草蒿脑工艺研究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