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设计的“去程式化”—『竹石源舍』庭院的现代设计研究

2018-10-17 08:56张仕诚
城乡建设 2018年19期
关键词:南院甬道庭院

■ 王 军 刘 虹 张仕诚

一、中国园林设计面对的困境

中国园林讲究山水奇石、亭台楼阁、曲水聚财、瑞花祈福等等。这也成为园林设计的程式化内容和手法。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是中国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可谓中国南方私家园林的精典之作。今天,这些优秀的园林作品,也是这些程式化内容和手法的集中表现。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政策形势要求下,中国传统园林的建造方式和手法的传承,受到一定的限制。首先,过去的能工巧匠已经很难找到了。其次,很难再找到那么多精美的太湖石,也不允许再到山里或湖里开山挖石。第三,用地越来越紧张,没有那么多的土地用作园林建设,尤其是亭台楼阁,且可办公的园中园,更是困难。中国传统园林只能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的传家宝和历史珍藏。除了那些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由大及小,由小及精,从传统走向现代,或许将成为今后中国园林的趋势。

二、“竹石源舍”庭院及建造理念

“竹石源舍”庭院,位于密云生态小镇,北京城市中心区向北60公里路处,庭院周边有两条大河流过,湖泊静谧,绿树浓荫,鸟语花香。因为密云水库是北京人的水源地之故,这里没有工业,森林植被和自然水系等生态环境令人称赞。按照前庭后院的中国传统庭院做法,“竹石源舍”庭院分为前庭(文中称北院)、中庭和后院(文中称南院)三处园地,三处园地的面积由大及小的顺序,是后院、前院、中庭。它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营造了“竹石源舍”庭院景观。该庭院占地450平方米,园林绿植面积约300平方米。

虽然,“竹石源舍”庭院面积不大,建造工程较小,但它体现了以人为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时代要求。在建造中比较多地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对中国园林设计创新做了积极的尝试,得到建筑学界不少建筑大师的高度评价,是一个比较好的精典案例。

“竹石源舍”庭院建造的基本思想,是遵循传承中国文化,尊重自然环境,满足生活休闲,做出园林味道,富有文化情趣。以庭院功能为主,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生活休闲的需要,没有生搬硬造园林小品,更不去刻意地营造园林的形式风格。放弃堆砌假山、人造湖泊、复制亭阁等传统做法,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没有使用造价很高的大理石、高档木材等建筑材料,而是比较多地使用了廉价的、人们生活中已经接受且习以为常的建筑材料。通过现代设计,创新理念,探索中国园林新的简约的形式和风格,使“竹石源舍”庭院散发着朴实、亲切、现代和自然的园林美感。

三、清水混凝土与现代质感

在“竹石源舍”庭院的建造中,大量使用了清水混凝土材料,除了考虑造价较低等因素外,还考虑到清水混凝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不管狂风暴雨,还是酷夏寒冬,它都经久耐用。如果建筑形式适当,它可以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甚至可以长出苔藓,营造另一番园林情趣。

“竹石源舍”庭院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坚持了以下现代美学原则:

1. 追求整体美

“竹石源舍”庭院的甬道、花台、背景墙、水池、设备台、露台、紫藤架立柱以及铁栏杆院墙的基础墙等都使用了清水混凝土,并在现场整体浇筑,塑造建筑形式和景观。

混凝土浇筑从甬道开始,玄关墙、1号露台与花台;再接甬道、2号露与花台、水池与设备台;再接甬道,3号花台和露台;再接甬道,全部浇筑是一次完成的,保障了混凝土配比和质感的一致性,全部构筑物有序地和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庭院构筑物完美的整体感。

庭院中的3处露台,它们的大小规格是随着所在庭院位置决定的,露台又与花台是一起浇筑的,露台连接着花台,花台连接着露台。希望功能决定形式,功能与形式统一。而不是只注重形式,敷衍和冲淡功能的重要性。由此,增强了庭院景观整体的协调性。

2. 追求直线美

直线美是贯彻始终的。庭院中全部构筑物都采用了直线设计。甬道宽70cm,视觉上只是2条直线;玄关墙高100cm,长120cm,是直线构成的矮墙;3个露台大小不同,面积在4至10平方米之间,仍然是直线构成了露台的4个边。

年轻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每个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辨是非,坚持正义,传播正能量,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刻苦训练,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树立责任感。积极进取,通过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训练作风,不仅要在训练中取得优异成绩,也要在比赛中和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建树实力、形象、荣誉,更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珍惜自己的个人荣誉。

花台面宽30cm、高80cm、墙厚10cm。花台的台面与墙是一条100cm直线,在70cm处做了一条折线,形成花台的台面。

庭院的甬道、露台、花台和水池,也都是通过一条水平线连接在一起的,露台的面层与水池上沿的面层是在一条水平线上,而露台的面层又与花台的底层为一条水平线。

3. 追求简洁美

构筑物对直线的追求,无疑营造了庭院的简洁美。实际上,在庭院建造的用材和装饰上,亦表现出对简洁的追求。花台、露台、水池等使用单一混凝土材料,没有使用更多种类的建筑材料,使庭院景观产生了简洁的效果。而放弃更多的庭院装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庭院中的花台和水池等没有使用玻璃、木板,或大理石做装饰,保留清水混凝土风格。

“竹石源舍”庭院使用清水混凝土,制做庭院构筑物,比较好地满足了庭院生活休闲功能的需要,构成庭院简约、朴实、现代的风格要素,也成为“竹石源舍”庭院中最大的亮点。

四、庭院功能的理解与安排

“竹石源舍”庭院建造中,对主人与客人,休闲与学习,劳动与娱乐,白天与夜晚等生活功能方面的需要,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如何方便人们纳凉、品茶、读书等日常生活的需要;如何方便人们种花、剪枝、浇水等悠闲健身生活的需要;如何方便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举办小型学术交流等派对活动的需要,并把这些生活需要贯彻在设计和营造的始终。具体的思考和设计如下:

1. 摆放物品

庭院是种花、养花,品花的一个艺术园地。现代社会,其它形式的艺术品也逐步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庭院中设计的几个花台,高80cm,长约1.5~2.0m,台面宽30cm,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现代感。这些花台很方便地满足了人们在庭院中摆放花卉、盆景以及雕塑艺术品的需要,还可以方便人们摆放随身包包、礼物等物品的需要。这样的设计与安排,丰富了庭院中的艺术气息,增加了庭院的立体绿化空间,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主人和客人摆放物品的需要。

2. 待客餐饮

3. 社交活动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社交活动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各种派对和沙龙越来越多,以文化为题的学术交流成为一种主要形式。“竹石源舍”庭院中最大的露台(茶台)被设计为一个小型沙龙活动场地,可摆放2张长方型桌子,安排10人坐席,其南侧的铁栏杆上的档板,既是景观挡板,又是放映图像的幕布挂板。因为在花台的侧面安装了电源插座,方便各种电器的使用,可以满足10人左右小型的沙龙学术交流或其它派对活动的需要。

4. 循环甬道

虽然庭院面积较小,但是在规划设计中仍坚持把更多的土地用在花卉绿植,尽可能减少对土地的硬化。如何将庭院中的几处露台(茶台)便捷连接,使人们在庭院中行走通畅,设计时考虑了循环路线。在这条循环路线上,甬道与露台做了结合,节省了用地,又扩大的露台面积,并且充分利用建筑散水坡与庭院鹅卵池相结合,增加了甬道的情趣,比较好地满足了人们行走通畅的要求。

5. 休闲劳动

种花养花是现代社会一种休闲劳动,也是一种健身养生方式。传统园林中有比较多的砌筑花池,大小高低不一。虽然增加了庭院景观,但需要占地较多。

“竹石源舍”庭院完全打破了传统花池的做法。在砌筑甬道和露台之后,利用形成的混凝土边缘,作为庭院花池边缘,将土地向下沉降10cm左右,以利于浇灌。庭院中共形成9个大小不等的下沉花池,其中南院5个,北院2个,中庭2个。这样一种形式,因为花池就在甬道旁或者露台旁,可以就近除草、浇水,改变了过去进出和上下花池台的诸多不便。

6. 夜晚生活

傍晚,人们喜欢到庭院做适当的活动,散步、观鱼、赏花和小憩。很多庭院夜晚灯光较暗或者没有灯光,庭院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竹石庭院”的建造中充分考虑了庭院的夜晚景观和夜晚利用。设计方案分别为道路照明、景观照明、庭院安全照明做出安排。其中石筑小品(家庭),以及水池、古树等照明为庭院增添了夜晚景观,为夜晚使用庭院提供了便利。

五、园林元素的现代演绎

(一)假山

“竹石源舍”庭院的假山建造,秉持了尊重传统文化,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设计方案选择了三块河滩上的石头,将它们摆放在南院西侧的松树之下、水池的北侧,形成了一组被赋名“家庭”的石筑小品。三块石头中,大石象征着家庭中的男人,身壮力大;中石象征着家庭中的女人,温柔勤劳;小石象征着家庭中的子女,活泼可爱。石筑小品“家庭”传承并表现了中国园林“山”的文化内涵,又被赋予了现代社会文化主题。

(二)曲水

竹石源舍庭院的水景,没有再去仿效曲水与湖泊不同形制的做法,而是改为追求和表现水的平静与跃动的本质,即看到水和听到水。因为当前城市中追求的水的形制,无论怎么建造,都不如大自然中真正的河流和湖泊的形制美。自然中的美和尺度是模仿不来的。

“竹石源舍”庭院修建了一个与庭院尺度适当的水池和跌水形式。当人们走进庭院时,可以看到水和听到流水的声音。籍此,希望表现水的平静和跃动的本质。

“竹石源舍”庭院水池为150cm★300cm的长方形,深130cm。池体、跌水背景墙和设备高台全部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整体浇筑,质朴、简洁。水池的边缘与露台边缘的水平高一致,可以被繁茂的花草掩盖,淡化了水池作为构筑物在庭院中的存在。

(三)木亭

“竹石源舍”庭院建造中,对防雨和遮阳问题做了分析,“竹石源舍”庭院中的梧桐树冠高大,遮阳面积大约有20平方米;木架上的紫藤也已经枝繁叶茂,遮阳面积也有20平方米左右。它们的遮阳效果非常好,人在树下或紫藤下,会感觉非常舒适和惬意。如此,若再建造一个传统木亭,虽可解决遮阳,但显得多余并终究受其拘促。设计初期排除了建造木亭的方案。

六、园林幽静的设计思考

“竹石源舍”庭院被规划成3个相对独立又连接在一起的园地,从而营造了递进和转折的园林关系和园林意境。

前院(北院)是竹石源舍的第一个庭院,它相对封闭,由一个小的枣园竹林和木槿所环绕。园林小品“山上弥勒”被竹林所遮掩,一对石狮立在庭院建筑入口门前。站在这里的第一感觉,似乎是已经看到了庭院的全部,庭院景观嘎然而止。但当人们走上建筑入口台阶,转到庭院建筑后面时,才会看到中庭和南院更丰富的庭院景观,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这里有茂密的紫藤和高大的梧桐树,更远处还有幽深的树林。

中庭是一个高出南院和北院地平50cm的高台,用木板做了铺装,之上完全被紫藤枝叶覆盖,坐在这里品茶,可以看到南院的树木和花草,清风吹过,格外清心。

南院的幽与静,景与趣,是通过变化的3个露台及4处矮墙(花台)设计,以及它们对空间做的适当分割和遮挡来实现的。

七、庭院借景与视线控制

“竹石源舍”的南院南侧外为公共绿地,是一片大约30亩地的自然生树林。因为很少有游人进入,喜鹊、斑鸠、文鸟等在树林里筑巢。有这样的自然景观相伴是十分难得的。对“竹石源舍”庭院借景也是非常有利的。设计中对南院原有1.1米高的铁栏杆围墙做了加高处理,使铁栏杆达到1.8米高,保留了借景的效果,又增强了庭院的安全性。

园林需要借景,但也需要相对的私密和安静。传统中国园林在墙面上开窗,并采用不同形式的窗取景,很好地解决了借景与私密的关系。在“竹石源舍”南院,制做了9块悬挂式实木挡板。这些挡板是活动的,可以随意组合,可以2块1组,也可3块1组,悬挂于南院的铁栏杆上,或随着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在铁栏杆上变化这些挡板的组合及悬挂位置,既对景观视线做了遮挡,又构成了不同的景观效果。

八、园林艺术与文化的多元化

“竹石源舍”庭院的总体文化氛围,是以朴素、自然、情趣的中国文化为主要文化氛围,也吸收和表现其它文化元素。

庭院中的石筑小品“家庭”,水池,以及枣园竹、紫竹等共同构成了这个庭院最基本的中国文化主格调,庭院中的2棵古树和10多年树龄的紫藤,以及庭院外自然状态的树林,形成了中国庭院基本的园艺景观。而竹林秀逸挺拔、高风亮节,巨石稳定坚强、不荣不辱,加之庭院水池的跌水之声,支撑起这个庭院的名字:『竹石源舍』。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最直接和最朴素的传承和表现。

猜你喜欢
南院甬道庭院
游戏
回到庭院
从刘邦对“甬道”的学习解读其学习特点
庭院
改“院徽”
庭院中的童年
台北故宫南院机房冒烟起火所幸文物无影响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莫高窟第61窟甬道为元代西夏遗民营建说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