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沁元
值此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笔者有幸亲身见证了宁夏的巨大变化。将近两年,笔者参与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开展农村危房危窑改造工作。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利用房屋质量验收的机会,走遍了宁夏海原县的17个乡镇,数百个行政村、自然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感受了山区农村的巨大变化。见证了党的惠民政策如何深得民心,体会到了回族聚居地的风土人情。在顺利推进工作的同时,真心实意接受了回汉人民再教育。
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又称西海固地区,过去因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生存条件恶劣,素有“苦瘠甲天下”之说,曾被外国人认为是“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地区。在国家开发式扶贫战略的引导下,当地政府坚持不懈,因地制宜,在这一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引黄灌溉、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措施,完善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农村危房危窑改造,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的改善。在扶贫攻坚进程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优先理念,调整产业结构,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引导山区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学文化、学技能,掌握一技之长,自力更生,增收增产,建设家园,美化家园。如今夏秋时节的南部山区放眼望去,满目苍翠,花红柳绿,一座座农民新居拔地而起,红瓦绿墙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辉。随意走进一个村庄,但见村容整洁,到处是忙碌的身影,遍地晾晒的是鲜红的枸杞和金黄的玉米,还有堆成小山的土豆。随便进入一户农家,只见院落整洁、物品有序、窗明几净、明厨亮灶,最引人注目的是男女主人溢满阳光的笑脸和友好的问候、干净整洁又富有民族特色的衣着,尤其是回族妇女漂亮头饰下略显羞涩和幸福的笑容。
这一切,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这里的人们正在摆脱贫困,一步步迈向富裕。与任何一家农户聊起近年来的生产生活,人们说的最多的是共产党好,为民、对老百姓真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