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戏曲之梆子腔音乐的声腔特征

2018-10-17 08:58文|
岭南音乐 2018年4期
关键词:梆子声腔板式

文|

一、总论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近代戏曲,品种尤多。各剧种以其声腔异同的特点,构成不同的声腔系统。从戏曲音乐的角度来看,声腔是主体,因此戏曲音乐发展主要就是声腔发展的历史。

二、何谓声腔

《中国音乐词典》认为:声腔“通常指有渊源关系的某些剧种所具有的共同音乐特征的腔调而言,包括与腔调密切关系的唱法,演唱形式,使用的乐器和伴奏手法等因素在内。” 若以梆子腔诸剧种为例,它们通常的唱法,“多以真声报字假声拖腔”,真假嗓音结合为主。[注1]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认为声腔是区分中国戏曲不同品种的称谓。“戏曲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别,体现在文学形式和舞台艺术各个方面,但主要表现为演唱腔调不同。”[注2]

以上是比较权威和代表性的看法,《中国现代戏曲研究》补充其一是需要充分认识声腔在整个戏曲音乐中的主体作用,其二是声腔和它的特征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其三是声腔的结构特征。

三、梆子腔的共同特征

(一)梆子腔的流传,是靠梆子戏班和艺人的流动,演出梆子戏而逐渐形成的,它是一个包括剧本和舞台艺术在一起的完整的戏曲状态。明清以来,称之为“腔”或“调”。例如我们常说的“梆子腔”的内涵,就不只是仅指腔调,而是包括梆子戏的整体。具体的“腔”或“调”,由于音随地改,和当地民间音乐结合,情况会是多样的。例举剧目《捡柴》中唱词“羞答答”不同地域,吸收当地语言和音乐特色而产生的变化。(见谱例1)

(二)梆子腔各种板腔所构成的唱段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

因为梆子腔是为戏剧内容服务的,是受歌舞故事这种戏曲形式规范的,是面向广大观众的,所以梆子腔的音乐是具有戏剧性,程式性,群众性的音乐。(见谱例2)

(三)梆子腔的音乐结构是板腔体,它的唱腔乐调为一个上句,一个下句的齐言对偶句,习惯称上,下句。所有的各种梆子腔均都如此,可谓程式,一个上句和一个下句组成的结构形式,即是唱词的文体程式,又是唱调的乐段程式。(见谱例3)

(四)从文辞讲,是上,下齐言句的诗体,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上、下两句的文辞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每句又依照词意和语节来分句逗,并成为遵守的规格。例如:

七字句:上句二、二、三句格,下句二、二、三句格。

(上句)母亲 不可 理太偏

(下句)女儿 言来 听根源

图1:

京剧《凤还巢》程雪娥唱段

十字句:上句三、三、四句格,下句三、三、四句格。

(上句)花木兰 羞答答 施礼拜上

(下句)尊一声 贺元帅 细听端详

豫剧《花木兰》花木兰唱腔

在每句句逗规格的总的要求下,也可变化句逗,或添加字、减字。例如:

十字句:

(上句)忘不了 您一家 把我挽留

(下句)你的娘 为留我 把心操够

豫剧《朝阳沟》银环唱腔

九字句:

(上句)西门外 摆放了 催阵炮

(下句)伍云召 我上了 马鞍桥

豫剧《南阳关》伍云召唱腔

梆子腔多属北方语系地区,但因地域不同,四声调值有异同,但多属中州韵。

(五)“以梆为板”即以梆击节,并不取代鼓师的作用,梆子乐器要打在板位上为定规,鼓师可依据人物和情节采用“花打”,但定规不变,梆子乐器清脆,响亮又“打远”,可传至十数里,招揽观众,正因此功能,群众用梆子来称其腔,称其班,称其戏。

(六)梆子腔音乐风格,大多为徵调试,形成原因有三:

1. 唱腔音域宽阔,旋律多用四五度音,甚至八度以上的大跳音程;

2. 唱法真假声运用棱角清晰,抑扬分明;

3.音阶中的“4,7”二音的运用,大多具有游移的特点。与北方语音特点,音乐创通和地域风格相关。例如:最能体现高亢激越风格的有晋南蒲洲梆子,晋北北路梆子,相比之下,晋中的中路梆子,河南梆子就低柔一些。(见谱例4)

(七)梆子腔系除了共有特点外,各地梆子腔表现为剧种之间音乐上的差别,梆子腔中的山西梆子,河南梆子等各自地方风格大不相同,也就是“味”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方言语音和唱腔曲调上,不仅仅指剧中的道白唱词了。

例如传统剧目《捡柴》被各路梆子视为看家戏,但因其所用方言语音不同而各梆子的唱腔曲调也不相同,剧中姜秋莲的(慢板)里“羞答答”三个字在曲调上的差异。(见谱例5 )

可以发现同一剧目和人物,相同情态下的同一板式和唱腔中三个字的曲调,竟然各不相同,说明不同的语言音调决定辙的唱调的不同。同时演员不同的唱法和唱腔也是有着质的差别。

唱腔和语音语调与传统音调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不能因为有了“字正腔圆”和“依字行腔”,就认为唱腔就是语言音调的翻版。因为唱腔与音调关系是辨正的,有时“相被”有时“相顺”,二者互起决定作用,要辨正的去认识。

在山西梆子《祭江》中有一段孙尚香的[滚白]唱腔:前接滚白家具(见谱例 6);

河南梆子《抱琵琶》中秦香莲的一段[滚白],二者可进行比较。(见谱例7)。

这段唱腔和其他剧种的散板一样,比较腔调唱腔音调和语言音调的一致性,特别是“接过来这杯茶”一句,虽标记有固定的曲谱,实际是朗诵出来的,而在“宫院”两字之间,语言语调的夸张程度更大,反而形成了一个八度的曲调进行,使这种朗诵性的曲调具有了较强的语言性和音乐性。

四、梆子腔曲式特点概述

(一)板腔体唱腔曲式特点之一:即单声线条。例如在句式的结构,节奏,速度,调式和演唱形式等方面加以变化和创腔,在总体梆子腔声腔风格之中,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变化,使每个人物的唱腔风格在整体音乐中得以最大限度的表现,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戏曲独有的特征。

如:《打金枝》中郭暧唱的一段[流水板],就是双下句的方法,第一个下句落在高音4,在造成调式变化后,第二个下句又回到5,而且多次使用,初步看是句法结构变化,其实是调式的变化。(例:见谱例8)

图2:

图3:

(二)板腔体唱腔曲式特点之二:上下齐言对偶句。板腔体唱腔是以上下句的段式结构为基础的,若干个上下句反复的段式结构形成了板式,句式则是唱腔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板腔体各剧种唱腔的各种板式中,句式形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类为基本腔型句式;一类为变化腔型句式。

1. 基本腔型句式腔调有着明显的规律特征,从旋律,节奏,腔型,起落板都有着极强的程式性,最能体现剧种音乐风格的特点,应用性强。如图示板腔句式基本结构,如图2。

2. 变化腔型句式:这种句式是在基本腔型句式流传变化的基础上,更加适应剧情发展,人物感情和舞台表演的需要而形成的句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变化:句式扩充(句首,句中,句尾);词格扩张(句首家帽,句中插腰,句末搭尾);句式紧缩(局部,半句,全句性紧缩)等。(见谱例9)

上,下句齐言对偶这种板腔体唱腔曲式的特点,从唱调讲,文辞的上下句要配以唱调的上下句,两个乐句构成乐段。文辞的句逗也是乐句的句逗,构成平衡对称的关系。这样的形式从各路梆子腔乐调的基本板腔(一眼板)构成上看得最清楚,河南梆子的(二八),山西北路,中路梆子的(夹板)和南路的(蒲洲)梆子的(二性)等,都具有上下乐句对称平衡的特点。

(三)板腔体唱腔曲式特点之三:板式中的时间(速度)的伸缩与变化,如图3。

正如图3所示,板式中的时间伸缩变化主要存在于音乐的中部,可反复进行。这种伸缩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唱腔中各板式相互转换和对比。(2)板式快慢结合的联套。这些变化手法的运用,旨在更好的表现人物情绪的层层递进,陈述的内容丰富内在,多样曲折,根据不同的唱段内容和人物情绪的变化,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板式组合联套形式。

图4:

例如河北梆子《窦娥冤》的“六月雪”唱腔分为三段。第一段指责天地的段落由悲愤苍凉的搭调起,后转激昂的二六板,随人物情绪的上涨,唱腔转入流水快板。中段为了表现对父亲的思念和与婆母的生离死别之情,唱腔转入了凄楚哀怨的反调二六板。第三段情绪继续推向高潮,转入激越悲壮的正调二六板,快垛板,最后以散长拖腔结束。唱段结构如图4。[注3]

这是一种板式整散交替,速度快慢交替的联套,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唱段结构以唱词内容和表现特定人物情感出发而进行创造性的布局。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东方戏曲艺术的梆子腔,是艺术的一颗明珠,中国传统戏曲的最大特色是它的程式性。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对于西方音乐的观念是写实的,它每一章音乐的节拍和速度是固定的,而中国戏曲音乐是写意的,节拍和速度是按照音乐需要而变化的,并非恒定不变。国剧梅兰芳大师将此归纳为“移步不移形”,实在是精辟之至。“移”即求变,求新;“不换形”即保留和巩固。使剧种特色相对持恒。数百年来,中国戏曲就是在“变”与“不变”中向前推进的,就此而言,板式变化体更能体现这个戏曲艺术的总规律和总特色,正是透视它,中国戏曲的声腔在200余年中得以兴盛发展,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一笔最宝贵的遗产。

注释: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著:《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著:《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3]朱维英著:《戏曲作曲技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453页.

猜你喜欢
梆子声腔板式
地铁板式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研究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滑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塑模具设计
CRTSⅢ型板式道岔铺设施工技术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公羊爸爸
俗说俗物
西 府 情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黄河三角洲东路梆子的传承发展与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