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孙景华
【教学实录】
一、分享经验,梳理归纳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这样一类文章,说明事理的,我们叫作“说理文”(板书:说理文)。四年级时学习的是《说勤奋》,五年级学过《滴水穿石的启示》和《谈礼貌》。老师相信,大家对说理文的特点应该有一些了解,也会有一些学习说理文的经验,那么,我们先来复习、梳理一下,分享你们对说理文的认识。
生:说理文都是有观点的。
师:请这位同学上黑板板书“观点”。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也写下“观点”。(生答略)
师:说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子,在说理文中很重要。聚焦“事例”,你们还有哪些经验?(生答略)
师:说理文的语言与叙事写人类的文章相比,有什么特点吗?(生答略)
师:对!说理文语言精练、准确,你会倾听,表达也很准确,很好!(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让学生把“观点”“开头”“结尾”“事例”精练准确地写在黑板和各自本子上)
二、明确路径,自学互学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说理文《学与问》。课文都读过了吗?读了几遍?让我们运用已有的经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是否会有新发现、新收获。怎么学呢?我们先来找观点(板书:找观点),对于学与问的关系,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把相关句子或关键词勾画出来。你再把首尾比较起来读一读,看一看有什么不同。接着,你再研究一下事例(板书:研事例),先概括文中各举了什么例子,然后把事例比较起来读一读,思考两个事例的顺序能调换吗?在找观点、研事例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读多思,品味语言(板书:品语言),体会这篇课文的语言除了准确与精炼,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否会有新发现。
师:先自己读书、思考、勾画或旁注。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同伴小声交流、讨论。老师也是你们的学习伙伴,和你们共同研究。(学生自学、互学,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个别指导)
三、探究领悟,学会说理
1. 找观点,领悟篇章。
师:你找到作者的观点了吗?读读你勾画的句子或关键词。
生:我在开头找到的观点是——“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生:我在结尾也找到了作者的观点——“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师:瞧,老办法依然有用。作者在首尾都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课文依然是“总分总”结构。有圈画关键词的吗?
生:我圈画的是“相辅相成”,作者认为学与问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师:请上黑板写这个词,其他同学在自己本子上写。注意“辅”是生字,要写正确了。说说“辅”字的意思是什么?“相辅相成”的意思呢?
生:“辅”字就是辅助、帮助的意思。“相辅相成”就是指“学”和“问”互相辅助、互相促进,学中要问,问中要学,这样才能获得真知,取得成功。
……
师:请大家再将首尾分别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不同吗?比较,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能帮助我们收获新发现,学得更深刻。
生:首尾有不一样的地方。开头最后一句说了“‘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而结尾没有单独说“问”。
师:是啊,开头为什么要把“问”单独提出来呢?我们先在这儿存个疑。
生:结尾比开头还多了两句话,“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我知道,这是号召,号召我们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说理文的结尾一般会有“号召”,而开头是没有的。
(学生板书:号召)
生:我还发现,开头提出的观点会写得比较简单,而结尾总结观点会写得更深入一些。就像《学与问》一文,开头的观点只有一句话,而结尾的观点有两句话,一层比一层深入。
师:会比较、会学习,有了新体会,真好!
2. 品语言,领悟风格。
师:同学们用心读读首尾这两段,写得好吗?好在哪里?
生:“‘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这句写得好,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将“问”比作金钥匙和铺路石,生动地说明了“问”很重要。
生:结尾也有打比方的句子,把“勤学好问”比作“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说明学和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样描写很形象。
师:说理文的语言不是干巴巴的,不是简单的,而是生动形象的,这样说理更容易让人信服,让人记得住。请上黑板写下你发现的言语奥秘。(学生板书:生动形象)
师:首尾还各有一处也写得很有特点。请同学来读一读,比较一下它们的字数、词性、意思,你有什么发现吗?
(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这两句话字数相等,词性相当,意思也相近,这是对偶句。
师:对偶句用在说理文上,读一读,给你什么感觉?
生:很有气势。
生:很流畅,显得有说服力。
師:是啊,说理文运用对偶手法,说起理来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让人更加信服。谁能读好这样的语气?读一读,记一记,积累这样的句子。(学生板书:流畅)
师:说理文往往是可以演讲的哟,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尝试演讲开头或结尾,也可以选择演讲对偶句。教师随机指导演讲的语气、手势等)
3. 研事例,领悟逻辑。
师:我们来研究事例。这篇说理文举了两个名人事例,这是两位有学问的人吗?老师先来考考大家,老师说出“学问”,你们告诉我是谁。
(出示哥白尼和沈括的图像,分别在图像上标注1、2。学生听老师说他们取得的成就,用数字手势选择答案)
师:《梦溪笔谈》。
生:沈括。(学生用手势选择“2”)
师:“日心说”。
生:哥白尼(学生用手势选择“1”)
师:《大林寺桃花》。
(有学生摆出手势“2”,有学生愣了一下,有学生插嘴道:“都不是,是白居易。”)
师:瞧,有同学想当然了吧,以为不是“1”,就是“2”。正确答案是——《大林寺桃花》,白居易。课文中提到《大林寺桃花》一诗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生:四月间山下百花已经凋零,而山上寺庙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师: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沈括小时候读到这儿是不明白的。你们明白吗?
生:因为温度不一样。地势越高,温度越低,山上温度比山下低,所以山上寺庙的桃花就开得晚了。
师:哥白尼和沈括都是有大学问的人。他们是如何“学与问”的呢?我们来读读两个事例,说说各讲了什么。
生:第一个事例主要讲了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从小就喜欢问,他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就是从问“为什么”开始的。
师:你是怎么概括的?有妙法吗?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抓住了这段的开头一句“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和结尾一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来概括的,这段是“总分总”结构。
师:会读书!是的,会读说理文的同学一定会特别关注文章的首尾,不仅是一篇文章的首尾,还有段落的首尾。抓住首尾,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提取主要观点,概括主要内容,向你学习。再请问你一下,“不懈探究”的“懈”是个生字,说说你的理解。
生:“懈”字就是松懈的意思。“不懈探求”就是不停止探求,不松懈,一直在探求。有了问题不懈探求,就会取得成功。
生:第二个事例举了北宋科学家沈括读《大林寺桃花》一诗时,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桃花,开花时间相差很远,他通过观察思考解决了问题。
生:我可以抓住开头概括得更简单些,就是讲沈括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解开了大林寺桃花开花迟的疑惑。
师:大家发现了吗,这个事例只有开头的“总”,没有结尾的“总”。你们能不能给这段加个结尾,总结一下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过的说理文,读一读它们是怎么写结尾总结的。
(出示:《说勤奋》 《谈礼貌》 《滴水穿石的启示》三文的结尾)
生:可以用“正如——”,用名人名言来结尾。
生:可以用“你看——”,用反问句来结尾。
生:可以用“可见——”,用关联词来结尾。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来,试着给沈括的事例总结一下吧。
生:你看,既要多动脑筋问问“为什么”,又要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不就能学到知识吗?
生:正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刚才,大家分别读懂了两个事例,我们来思考这两个事例的顺序能调换吗?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不能调换,各有三四位学生表示不确定或是可以调换)
师:不能调换的同学说说理由,认为能调换的同学可以反驳,不太确定的同学可以提问。
生:我认为不能调换顺序。哥白尼的事例是说明“问”很重要;沈括的事例是说明不仅要问,还要观察思考;先有“问”,才有“观察思考”。
生:这两个事例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是一层进一层的。
师:你们点出了这两个事例的关系——递进。是的,说理文的举例有的是并列关系,几个事例强调一个意思,顺序可以调换,比如我们学过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有的举例是递进式的,几个事例意思一层比一层深入,逐步把观点说完整、说清楚,事例之间是有逻辑顺序的,不能随意调换。
生:我也觉得不能调换。第1自然段的结尾说“问”很重要,第2自然段接下来就讲哥白尼爱问,然后第3自然段讲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讲完了“问”,第4自然段才讲“观察思考”的,所以我觉得意思是连下来的,两个事例的顺序不能调换。
师:我们可以就事例想事例,横向思考比较;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纵向思考比较,大家能从不同的维度思考,很好。(学生板书:并列、递进)
师:大家提到了第3自然段,默读一下。老师想请两个同学来读读这一段,你们觉得第一位同学读到哪里更合适呢?
生:读到“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因为前面一部分说了我们要多问,后面一部分说了我们怎么问。
师:第3自然段是对“问”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为什么要问,怎么问。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一读。老师提醒大家关注这一部分的语言,品一品,有新发现吗?
(映示两段文字,引导学生比较:
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帮助,不管他的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师,要向他请教。)
生:课文里写得好。“可以”“也可以”分开来写,第一个“可以”请教的是长辈,第二个“也可以”请教的是同辈,说明只要能给我们启发和帮助的人,我们都应该向他们请教,这就是“能者为师”的道理。
……
(教师点红“可以”“给你”“都”。指导学生朗读。)
四、梳理全文,回顾反思
师:对于课文《学与问》的观点——相辅相成,勤学好问,才能求得真知,你赞同吗?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观点,教师点拨学生准确、形象地表达。)
师:课文学到这儿,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或是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得不够好?读了《学与问》一文,我们也来问。
生:课文说有问题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我觉得这儿写得不全面,应该加一句“还可以请教词典和网络”。
生:题目是《学与问》,但为什么讲那么多“问”呢?
生:怎么不讲讲“学”呢?是不是偏题了?
师: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请你们自己寻找答案。可以在课文中找,也可以联系实际找。
生:因为我们平时都不怎么提问,都是在学,所以要重点讲“问”,告诉我们“问”很重要。
生:因为课文第3自然段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我们是“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懂得的知识还很少,所以更要多问。
生:因为“问”是基础,是学习的开始,会问才会学。
生: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明多问才会有进步。
师:是啊,这篇说理文是写给你们——小学生的,所以作者针对你们的实际——不爱问、不敢问、不会问,在阐明“学与问”关系的基础上,将说理的重点放在了“问”上,希望你们要多问、会问,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正因为作者有这样的写作意图,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构段和表达方式。
生:那个小问号也可以解决了,开头为什么要把“问”单独提出来呢,因为作者就是要引出下文,重点讲“问”。
生:可以把沈括观察思考的例子换成其他名人刻苦学习的例子吗?我觉得“观察思考”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勤学更要有钻研、刻苦的精神。如果我来写《学与问》,我会写“刻苦钻研”的事例。
生:如果我们给大人写一篇《学与问》,可以把“学”作为重点写,第1自然段就引出“学”,举的例子也是讲勤奋学习的例子。
师:说得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师: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研究,我们还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继续探索,真好!课文学完了,自我反思、总结一下,有什么新发现、新收获?
生:我懂得了说理文的举例可以是并列式的,也可以是递进式的,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
生:我发现说理文会运用比喻、对偶等手法,说理更形象、有力。
……
(多名学生发言略)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及课堂经历,从说理文特点、懂得的道理、习得的方法等方面反思、提炼)
师:现在,每个同学的手中都有了一张秘籍,或者说是一张地图——学习说理文的秘籍、地图。留着它,更要记住它、用好它。六年级下学期,乃至到了中学,你们还会学到这类文章,你们会不断地在这张秘籍、地图上增添新的发现,使之更丰富,你们会读懂更多的说理文,并运用学到的方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说理。《学与问》,不仅是一篇课文,老师希望你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真的做到爱质疑、爱观察、爱思考、爱钻研,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由你们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由你们探求,你们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例点评】
拜讀了刘校长整理的课堂实录,我心中又一次涌起了波澜,生发出阵阵感动。特别是她的命题《让深度学习发生》,对我很有触动!反思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还是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的。而在待解决的诸多问题中,我认为形式化的、浅层次的教学活动比较普遍,学生的学习浅尝辄止的现象充斥着课堂。刘校长的这节课之所以有“冲击力”,是因为其目标的设计、内容的安排、训练的要求都是对学生有“挑战”的。而正是这些“挑战”,才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出学生的潜力,迸发出学生的灵性;才给听课的老师以耳目一新、亮点纷呈的感觉。
1. 梯度明显,步步深入。所谓“深度学习”,应该是有层次、有提升的步步深入地学习,而不是纠缠于一个“平面”的学习,更不是浮于“表面”的学习。
研读刘校长的这节课,她清晰地安排了四个层次的学习内容,即从复习“说理文”入手,先引导学生了解说理文的特点,掌握学习说理文的“路径”,再进入新课学习。学生通过“自学互学”,先从把握新课文的基本观点、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入手;接着赏析课文语言,感悟说理文的语言特点,领悟说理文的语言风格;再研究课文选用的事例,领悟作者如何选材和构思的。特别是第四板块“梳理全文,回顾反思”的学习,刘校长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提出“课文写得还不够好的地方”,“读了《学与问》,我们也来问”等等。让学生挑战课文,大胆突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把课堂学习推向了高潮,使学生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我觉得(课文)写得不全面,应该加一句‘还可以请教词典和网络。”“题目是《学与问》,为什么讲那么多‘问呢?”“怎么不讲讲‘学呢?是不是偏题了?”“如果给大人写,可以把‘学做为重点写,第1自然段就引出‘学,举的例子也是讲勤奋学习的例子。”
常规的课文学习至此应该结束了。但是刘校长却并没有止步,而是带领学生向更深处“漫溯”。她通过出示学习说理文的“秘籍、地图”,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在这张秘籍、地图上增添新的发现”,使之“会读懂更多的说理文,并运用学到的方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说理。”不但揭示了说理文的学习规律,而且把本课的学习,引向了课外,引向了运用。
2. 学会联系,比较思考。所谓“深度学习”,应该是关照整体、思考通透的学习,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更不是“喜欢哪里学哪里”。
师:“请大家再将首尾分别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不同吗?”比较,可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能帮助我们收获新的发现,学得更深刻。
生:结尾比开头还多了两句话,“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我知道,这是号召,号召我们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生:说理文的结尾一般会有“号召”,而开头是没有的。
(学生板书:号召)
生:我还发现,开头提出的观点会写得比较简单,而结尾总结观点会写得更深刻一些。就像《学与问》一文,开头的观点只有一句话,而结尾的观点有两句话,一层比一层深刻。
再如——
师:我们分别读懂了两个事例,我们来思考这两个事例的顺序能调换吗?
生:这两个事例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是一层进一层的。(点出了这两个事例的关系——递进)
生:第1自然段的结尾说“问”很重要,第2自然段就讲哥白尼爱问,然后第3自然段讲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讲完了“问”,第4自然段才讲“观察思考”的,所以我觉得意思是连下来的,两个事例的顺序不能调换。
学生通过“横向思考比较”和“纵向思考比较”,揣摩了课文说理论证的逻辑关系。
3. 研究写法,理性升华。所谓“深度学习”,应该是文质兼修、高度融合的学习,而不是内容、语言的割裂学习,更不是只求内容,不管语言的学习。文,指文章外观形式的文采;质,指文章内在实质,即内容。言与文的核心是“文质”,即文之质,文的本质、品质。
譬如——
师:说理文的语言与叙事写人的文章相比,有什么特点吗?(精炼、准确)
再如,师生品悟语言,领悟打比方、对偶的写作手法。
师:对偶句用在说理文上,给你什么感觉?
生:很流畅,显得很有说服力。
师:说理文是可以演讲的哟,你能试一试吗?
师:这篇说理文是写给你们——小学生的,所以作者针对你们的实际——不爱问、不敢问、不会问,在阐明“学与问”关系的基础上,将说理的重点放在了“问”上,希望你们要多问、会问,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正因为作者有这样的写作意图,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构段和表达方式。和别人说道理一定要说好开头和结尾,特别是用好关联词,把意思表达清楚。
4. 学以致用,注重实践。所谓“深度学习”,应该是应用性、实践性的学习,而不是单向的吸收、积累式的学习,更不是单纯的知识性学习。譬如——
师:怎么学呢?我們先来找观点(板书:找观点),你可以直接在开头和结尾找一找。
师:怎么概括的?有妙法吗?抓住首尾,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提取主要观点,概括主要内容。
这个事例只有开头的“总”,没有结尾的“总”。你们能不能给这段加个结尾,总结一下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过的说理文,读一读它们是怎么写结尾总结的。
(出示:《说勤奋》 《滴水穿石的启示》 《谈礼貌》三文的结尾)
生:可以用“正如——”,用名人名言来结尾。
生:可以用“你看——”,用反问句来结尾。
生:可以用“可见——”,用关联词来结尾。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来,试着给沈括的事例总结一下吧。
综上所述,可以说,这是一节光华四射的好课。
(刘红,特级教师,南京市府西街小学校长;孙景华,特级教师,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培训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