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解放思想

2018-10-16 11:45商兆鑫
唯实 2018年9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

商兆鑫

“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要求。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和关键,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著深化改革的力度。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深化改革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

破除思维定式更新发展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必然要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提升。面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在不断解放思想中确立新观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抓住机遇、跨越关口,实现生产力水平新的跃升。

破除粗放发展的传统惯性。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大发展、快发展的粗放发展模式,依赖要素拉动经济增长,结果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一些地方经济质量效益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势在必行。

破除片面发展的传统惯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要放弃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偏好”,转向对经济发展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执着”。过去,我们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经济体时,以经济增长速度为发展目标取向,这是一种历史选择,也是“追赶”型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逻辑。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走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效的发展之路,发挥体制改革对于经济的重大牵引作用,靠改革出动力,以创新增活力。解放思想的落脚点就是跳出规模速度型思维定式,树立质量效益型发展思维。

破除唯GDP的传统惯性。发展是硬道理,但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发展不仅仅只是GDP数量的增加,也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享有,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人享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增长。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不顾环境的承受力搞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三高”等项目。

破除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发展的传统惯性。由于计划经济搞了几十年,人们习惯于对政府的依赖,没有真正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显得软弱无力。解放思想的核心就是树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念。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问题的固化模式,转向综合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调节,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辩证处理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使“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向发力、形成合力。

树立科学思维明晰改革思路

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导工程”,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道程序”。通过思想大解放,树立科学思维,明晰改革思路。

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重大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更需要全面考量、协调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中被反复强调的关键词。树立战略思维,要求各级党员干部,从实际出发,保持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深入谋划有关全局、长远、根本性重大问题,以重点促一般,以长远带当前,引领和推动本地、本部门持续发展。

以辩证思维破难题。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破解瓶颈,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当前,要注重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与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有机结合起来,辩证认识质与量的统一、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化危为机,以进促稳,以稳保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以创新思维增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营造创新环境、建立创新机制上做文章,努力实现在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上有新作为。

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要统筹各领域、各层次、各个阶段的改革,做到全局与局部相配套、当前与未来相协调、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树立系统思维,把握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使各项改革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以法治思维图善治。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上下功夫,建立并自觉运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权力清单的核心要求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有权不可任性。通过对行政权力内容、程序的界定,对社会和经济管理相关工作的时限、收费、监督等细化,限制政府对于市场的干扰,规范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责任清单强调法定责任必须为,明确责任主体,健全问责机制,对懒政和庸政说不。制定责任清单就是建立对公权的约束机制,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约束权力的制度安排。既要激励政府部门好好干事,又要约束其规范干事。将政府权力关进责任清单的笼子里,在笼子里不能越界,越界就是违法,同时也不能不作为,不作为就是失职。

以底线思维定边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树立底线思维,就是要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纪律和规矩是党员干部立身行事的底线要求。只有坚持底线思维,严肃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守纪律讲规矩的刚性约束变成内在的自觉追求,用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

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也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既是思想统一的具体抓手,也是贯彻落实的根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把学习和实践新发展理念落实在行动上、贯彻到实践中。

坚持创新驱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作为“乘数”作用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上去的。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越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就越大,发展质量也就越高。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创新文化,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习惯,把认识和行动凝聚到创新发展上,形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更加注重抓前瞻、抓宏观、抓战略、抓基础、抓环境、抓监督,在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中,把科技创新等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优先考虑。要持续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大力培育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创新潜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坚持统筹兼顾,在协调发展中补短板促全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发展总有快和慢,水平总有高与低,协调是注意将快慢高低的差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注意“适度”。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把协调发展贯穿于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让协调出动力、出生产力、出合力。强化全局意识,力求发展的系统性。强化全局意识,要求我们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谋划发展要放在全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动,用系统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方法推动工作、处理关系,力求发展的系统性。强化协同意识,提高发展的耦合性。要摒弃“零和”思维,走出“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误区,深入研究各项改革发展举措的关联性、耦合性,树立“双赢”“多赢”“全局赢是最大的赢”的观念,使各项改革发展举措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强化补短意识,保持发展的均衡性。要下决心优先解决涉及发展全局的瓶颈问题,补齐补牢可能导致改革发展功亏一篑的那些短板,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

坚持生态优先,“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时代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调的是,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把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坚持绿色发展,需要我们形成绿色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坚持内外联动,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倒逼改革、促进改革,高水平的开放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核心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目标是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共享式发展遵循“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内生逻辑和价值准则。坚持共享发展,就要牢固确立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性地位,尤其注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对待弱势群体,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加大资本投入,增进其生活发展能力。实现共享式发展,必须解决社会存在的重大矛盾问题,注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化。通过不断改善环境和创造发展机会,以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从最广泛层面上调动社会主体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中来。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阶层利益表达机制、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从社会和经济领域同时发力,确保整个发展过程的公平性,确保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增强政治定力提升新境界

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以及排除各种干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消极因素,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思想的侵蚀都需要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共产党人不论在社会上有多少角色,第一身份是党员,要永远姓党、信党、为党。

锤炼坚如磐石的党性。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共产党人的“心学”和终身必修课,使“忠诚”二字在世界观中立根固本。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場,严守政治纪律,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清明、作风上清正,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永葆信念坚固、意志笃定、方向清晰,不断提高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恪守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精髓,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不忘人民公仆身份,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不能丢。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履职尽责的根本,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诚心诚意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弘扬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员干部必须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立足改革发展全局,认清责任、主动作为,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力量。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党员干部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改革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铆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敢于吃螃蟹、涉险滩、破藩篱,探盲区、辨误区、闯难区;必须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勇于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的关系,不断把各项改革引向深入。

强化奋斗不息的使命担当。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党员干部无论担任何种职务、无论职务大小,都必须忠于职守、奋发有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敢于挺身而出,靠前指挥,有胆有识,果断决策,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面对庸懒散奢现象、违法乱纪行为、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坚持原则,保持本色,敢抓善管,动真碰硬,切实做到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党员干部必须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敢于担当的精神、善做善成的本领,始终保持一股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作者单位:中共盐城市盐都区委)

责任编辑:宁 杭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
思维总动员(三十)
巧设提问,让思维多走一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区域发展篇
思维总动员
图说共享发展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