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脊轩志》看归有光的人生价值观

2018-10-16 01:18张天韵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归有光

摘 要:明代唐宋派散文家归有光创作的《项脊轩志》一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中国散文史上颇具开拓意义的一篇作品,其叙写的种种经历使归有光本人的人生价值观得以透露——改造“项脊轩”的经历、关于家庭琐事的回忆、以“项脊生”自称的自述,可反映他“读书入仕”的自我人生追求;对家族关系变化、至亲命运的书写,可体现出他“至情”的家庭观念。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归有光的人生轨迹,探寻他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项脊轩志 归有光 人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44-02

明人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已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是高一下册的一篇精讲课文,其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读来感人。这篇散文在理学盛行、提倡“文以载道”的时代显得与其他古文作品“格格不入”:它不写家国大义,而是以清新凝练的笔触记叙自己早年在项脊轩读书的经历及家庭琐事,将个人情感纳入了散文之中,在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展现个人情感的文章,更容易透露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与追求。《项脊轩志》主要写于归有光十八九岁时,这正是人生观趋于成熟的时期。因此,本文将立足散文内容,进一步探究作者的人生价值观念,以便加深理解归有光的人生轨迹、探寻他的人格魅力。

1 “读书入仕”的自我人生追求

归有光一生历尽坎坷,但他始终看重科举,期望走上仕途,可见他终其一生都在坚持早期为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而他笔下改造项脊轩的经历、关于家人的回忆、以“项脊生”自称的自述,都对其当时认定的“读书入仕”观念有一定的流露。

1.1 改造“项脊轩”:重视读书活动

“项脊轩”几乎是本文中所有故事发生的场景,归有光读书学习的地点也大多在此。本文第一段便有对于“旧南阁子”的详细环境描写,“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1]这确实是一间“陋室”,连“遮风避雨”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同时,这间屋子“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很明显采光条件也不理想,显然,这并不是一个适合长期学习的环境。然而,作者却“稍为修葺”,并且筑墙反射阳光,再种上种植喜爱的植物,使房内的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从文中来看,改造的结果十分喜人,“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令人想起陶渊明咏叹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的田园闲适之美,这几句一方面让我们体会到作者高雅的情趣,另一方面顯示作者对改造过的环境十分满意,同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心情愉悦,于是“景语皆情语”,周围的一切便都“可爱”“可喜”起来。归有光为何要大费周章地改造陋室,为自己营造这样一个清幽宜人的环境呢?显然是因为十分重视在此处的活动,即读书学习;他希望周围的一切都能为此提供便利,因此才会改造环境。可见“读书”于作者而言是人生中至关重要之事。

作者读书也的确积极刻苦,“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便是他学习的状态,寥寥几字使少年人满怀抱负、昂扬奋进的模样跃然纸上。“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我们便可推测,作者即使在夜晚也不放松刻苦学习,因此可以看见月光洒满半面墙壁的情形。

归有光如此重视读书、刻苦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结合其生平,我们可得知他是一位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受儒家学派“入世”思想的影响,他始终心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社会责任感。他将“读书”与“入仕”紧密联系,始终追求积极用世、希望有所作为。[2]

1.2 家庭回忆:铭记家族期望

人们回忆关系亲近的人时,往往会想起令自己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细节;而作者对于“大母”有印象的典型事例如下:“大母”慰问读书的作者,并自语道:“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并出示象笏,希望孙儿有朝一日能为官面圣。不难看出,“大母”对归有光是寄予厚望的,而写这篇作品时的他显然是相当认同并且接受了这种期望。参考作者家族史,可以得知这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家族。也就是说,作者刻苦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辉煌自己的人生,更是为了复兴家族的荣光。这便更坚定了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

读者大多对文中母亲的一句“儿寒乎?欲食乎?”印象深刻,这样一种极为含蓄而深情的关爱非常令人动容。但是母亲在他七岁时便去世了,以至于归对其的印象较浅,更多是通过老妪之口了解到母亲的一言一行。而且根据老妪的描述,这样“深爱”的言行直接作用对象是作者的姊妹而非作者,那么作者对于母亲的直观印象是什么呢?参考他另一篇同样写于青年时期的作品《先妣事略》,我们得知,他对于母亲的印象更偏向于“严格”的特质。如“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风雨无阻送儿子去私塾念书、半夜唤醒儿子背诵《孝经》,这与其说是亲情的温暖,更确切地说,这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长辈的严厉。[3]诚然我们并不否认母亲哺育儿女和重视教育的伟大,但这一份严格显然给作者带来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改造南阁子,自束发时期起“竟日默默在此”刻苦读书。

作者记叙长辈对于自己的期望并深感怀念,这实际上便是透露出早期对于“读书、科举、入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之观念的认同,而他一直如此,从无怀疑。归有光后来“八上公车而不遇”,期间不少至亲相继去世,但他遏制悲伤、坚持不懈,直至花甲之龄时终于考中三甲进士,其对仕途的执着程度可见一斑。

1.3 自我期许:希冀积极用世

《项脊轩志》中有一段自述:“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坎井之蛙”初读似有自嘲之意,但这种自嘲恰恰是在苦恼似乎无人能够理解自己,这是以高度自信为前提的。[4]单单这一段话,归有光的雄心壮志便跃然纸上;同时,他又怀有青年人特有的乐观与自信。

对未来充满期望是青年人的普遍特点,但与现代人不同的是,归的“期望”落实在“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上。“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归以诸葛孔明自比,一方面突出了他乐观自信、志向远大,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怀有“用世”之观念,渴望际遇、渴望对社会有所作为,认为人生价值应当在“辉煌仕途”中实现,这一点并不像现代人的人生目标这么多元。这似乎很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不器”之说。朱熹对于“器”之解读是:“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也就是说儒家思想让归有光轻视专门人才,他从不认为自己另有出路,坚信通过“读书入仕”成为经世致用之全才,才能到达人生最高峰。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归有光在《项脊轩志》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自我追求其实十分纯粹,就是读书入仕,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回应家人和家族的期许、回应儒家思想中对于人才“入世”的要求。他“以振兴家族、光大门楣、报效国家为己任,这决定了他不可能离经叛道,而只能循规蹈矩,以儒家经典为精神食粮,走读书做官的道路。”[5]在当时读书与做官之间的桥梁显而易见便是“科举”,尽管作者经历过多次挫折后对于科举有了更加深刻、更加辩证而全面的看法,但科举应试始终是他人生的重要轨迹之一,可见该价值观对其影响程度之深。

2 追求“至情”的家庭伦理观念

自古以来,人类活动基本是以家庭为最小单位的;“家庭”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家庭观念便也是人生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项脊轩志》中屡屡提到作者自己的家族与至亲命运,字里行间必然能透露出他对于理想的家庭生活之期望。

2.1 从家族关系看:反对分崩离析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归有光各叔伯分家之后,整个大家庭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客人需要穿越厨房去赴宴,鸡犬不宁。作者用客观冷静的笔触描述了家庭现状,那么他为何要描述分家之后的惨象呢?很显然,这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深深的无奈。《归氏世谱后》中表明,归的祖上曾有过五世同堂的记录,这本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宗族观念的家族;那么,归有光强烈的家族观念便也就不难理解了。他其实相当眷恋众多族人其乐融融的情景,很希望能回到一家人互相爱护、共同生活的状态中。然而分家之后,从家里杂乱的布局及缺乏管理的家禽、家畜可以看出,家人之间已经互生嫌隙,令人心痛。

作者纯粹的至情观念便能在此得到充分体现:他并不在乎、甚至厌恶长辈去世后分割家族财产的行为,固执地认为分家使得家族亲戚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人情关系上也相互割裂了,这和他所期望的家族图景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对于家族亲戚之关系,他更在乎的是“情”,而不是世人普遍认同的“理”。

2.2 从至亲命运看:渴望亲情天伦

立足于《項脊轩志》文本,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身边的至亲们命运不幸者居多。年幼时期母亲过世、少年时期“大母”离开,从此“报得三春晖”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对此他“瞻顾遗迹,如在昨日”、“长号不自禁”。续作中,好不容易“吾妻来归”过上了一段美满日子,谁知好景不长,几年之后妻子又亡故,“共话巴山夜雨时”也成了一场虚幻,那句看似平淡、却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的“亭有枇杷树”,背后隐藏了“暗流汹涌”的悲伤。通过其他史料,我们不难发现归有光的其他至亲——继配夫人、长子、两个女儿,都在年轻或年幼的时候辞世。这给归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而这样一种“精神痛苦”能从他的许多作品中体现出来。比如他看堂兄弟父母双全,便由衷发出感叹:“每见伯父母双双,意惨然泪下,以为吾兄弟无此悲也。”(《伯妣徐孺人权厝志》)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但多位家人非正常死亡或早夭,带来的打击一定比“寿终正寝”大得多。[6]

作者理想中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呢?这从他的笔下可以窥见一二。他回忆“大母”走进南阁子,用略带嗔怪和疼惜的语气问他为什么“竟日默默在此”,用欣慰的语气对他的将来寄予希望,这是来自长辈的热切鼓舞;他回忆母亲带着焦急的情绪关爱儿女身体健康,这是温馨感人的母爱;他回忆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是“红袖添香”式的密切陪伴。无疑,他极度渴望至亲俱在、共享天伦。我们惊讶于作为一个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并没有在行文中过多地用纲常伦理去塑造、评论这些至亲的为人;他描述至亲的文字间都流动着一个深邃隽永的“情”字。相对于家人符合纲常伦理的品格,他更在意的是亲情的温暖;他需要的人不一定要“高尚”,但一定要“有情”。在其他作品中,他也不止一次地表明过,家人是他人生的支柱。如“生平于世无所得意,独有两妻”(《请敕命事略》);“最爱吾儿与诸弟游戏穿走长廊之间……此余平生之乐事也”(《思子亭记》)。[7]至亲的不幸让他痛苦,但他笔下这些细腻动人的琐事细节,让亲人的生命超越了生死的局限,以文学艺术形象的方式永存于世。

3 结语

归有光一生有两大追求,其一是读书入仕,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其二是拥有完整的家庭、圆满的亲情,这令人想起辛弃疾的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但命运弄人,他的文章明明誉满天下,却迟迟得不到科举制度的认可,高中之时已过花甲之龄;他的至亲们总是提早辞世,始终温馨的亲情于他而言也总是求而不得,令人唏嘘不已。归有光一生磨难重重,但也正因如此,其文才看似浅淡平实,实则深邃隽永、引人共情、充满“内秀”的力量,才能超越时空被人传颂;中国文学史上才永远有归有光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人生价值观与写作才能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第五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1.本文所引用的《项脊轩志》原文均出自此书,不再一一注出.

[2][5] 沈新林.归有光评传·年谱[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92.

[3][4] 贝京.归有光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8:135,143.

[6] 邬国平.论归有光散文创作的两个主题[J].苏州大学学报,2009(1).

[7] 吴永萍.归有光的“至情论”及其散文创作[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4).

作者简介:张天韵(1997-),女,江苏常州人,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师范162班学生,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史。

论文指导教师:王菊艳副教授。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归有光
《项脊轩志》的人物描写
归有光的空中楼阁
——《项脊轩志》文本细读
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论《项脊轩志》的情感把握方法
刚柔并济真男儿
——归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