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水平的现状调查

2018-10-16 03:31:08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情绪反应年龄段分化

杨 曼

(安顺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作为饱受巨大亲职压力的群体,有的特殊儿童父母容易表现出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对子女的疾病表现的过度自责,或者干脆离开压力环境。有的特殊儿童父母却在这样的压力环境下能积极正视子女的疾病,并促进子女发展不懈努力。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他们在压力环境下的处事心态是分不开的。在压力环境下个体的处事态度往往受其自我分化程度的影响。

自我分化是指了个体能够区分自己正在经验的思维过程和情绪过程的程度。自我分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在高压环境下是否能做出积极、恰当的反应。[1]作为家庭理论系统的核心概念,国内外学者对自我分化的研究力度也逐渐加大。已有研究表明自我分化不仅影响个体对压力环境的适应性,还与个体的婚姻质量、情绪、心理健康水平、亲子关系等紧密相关。[2]

特殊儿童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不仅与其心理状态息息相关,还会成为特殊儿童能否生活在和谐家庭环境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将以特殊儿童父母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以了解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的基本情况。以期对特殊儿童和谐家庭构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采用方便取样法,对贵州省10所特殊教育学校340位特殊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余25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4.1%。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8.5岁,年龄信息缺失11人,占4.4%,参考最新年龄段划分,将被试年龄分为四个年龄段,20—28岁25人、29—40岁122人、41—48岁79人、49—63岁15人;男120人,女131人,性别信息缺失1人,占0.4%;汉族157人,少数民族91人,民族信息缺失4人,占1.6%;高中及以下174,大专41人,本科及以上25人,学历信息缺失12人,占4.8%;家庭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184人,4000—8000元52人,8000元以上13人,信息缺失3人,占1.2%;农村地区185人,城区50人,缺失13人,占5.2%;听力障碍儿童父母82人,视力障碍儿童父母21人,智力障碍儿童父母87人,其它(主要指肢体残疾、脑瘫及自闭症)障碍儿童父母60人,缺失2人,占0.8%。

(二)研究工具。采用鲍文编制的自我分化量表测查特殊儿童父母的自我分化基本情况。量表包括43个自评题项,其中反向提问题目29项,问卷包含情绪反应、情感阻断、自我位置、与他人融合等四个维度。[1]本次调查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不太符合”,“3”代表“有些符合”,“4”代表“基本上是这样”,“5”代表“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自我分化水平就越好。此次研究问卷的总体一致性系数为0.77,情绪反应、属我反应、情感阻断、与他人融合等四个维度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0.64、0.82、0.63,该问卷可以较好的测查特殊儿童父母的自我分化。

(三)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的基本情况。

表1 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的基本情况

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的基本情况,结果显示,特殊儿童父母的自我分化均分为2.98分。进一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自我分化得分与平均水平3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水平显著低于一般水平(t=2.638,p<0.01),说明特殊儿童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是比较差的。在自我分化包含的4个维度中,属我之位的得分最高,其余依次是情感阻断、情绪反应、与他人融合。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一步检查各个维度之间的差异,发现属我之位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3个维度的得分,而与他人融合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余几个维度(p<0.01)。

(二)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在年龄段上的差异。

表2 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在年龄段上的差异

使用方差分析,分析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在年龄段上的差异。从表2可见,特殊儿童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及其包含的四个维度在年龄段上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从自我分化的均值来看,处于29—40岁年龄段的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水平最好,而49—63岁的自我分化水平最低。

(三)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在学历、家庭月收入上的差异。

表3 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在学历、家庭月收入上的差异

使用方差分析,分析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在学历和家庭月收入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特殊儿童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及其包含的四个维度在学历和家庭月收入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

(四)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在性别、民族、居住地上的差异。

表4 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在性别、民族、居住地上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在性别、民族、居住地上的差异。从表4可以看出,特殊儿童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及其包含的四个维度在性别、居住地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民族上,仅自我分化包含的情绪反应这一维度差异显著(p<0.01),说明相比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父母而言汉族特殊儿童父母在面对家庭关系时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更加强烈。

三、讨论

自我分化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内心和人际层面的不同水平。内心层面的自我分化指个体能够从自己的情绪世界中区分离出理智的能力,以至于应对困境时有适合的情绪反应。人际层面的自我分化指个体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时也能保持其独立的个性。自我分化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成熟度的重要标志。[3]此次调查发现,超过70%的特殊儿童父母的家庭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可见绝大部分特殊儿童父母经济状况比较差,与此同时抚育特殊儿童的成本却比较高,促使特殊儿童父母遭受到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王艳芝、王欣等对幼儿园437名教师的安全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幸福感进行调查时,发现收入状况显著影响教师的安全感,收入越高安全感就越强。安全感与个人经济状况息息相关。[4]因此对普遍遭受巨大经济压力的特殊儿童父母而言其安全感也相对较低。另外王艳、安芹两人对380名大学生的安全感、自我分化和人际关系间的关系进行考察时发现,大学生的安全感越高其自我分化水平也显著增加。[5]那么那些由于经济基础不佳导致安全感缺乏的特殊儿童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也不甚理想。魏华,周宗奎等人以472名男大学生网络游戏玩家为被试,考察压力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逃避动机关系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的压力事件、网络游戏逃避动机和成瘾三者的相关性都比较显著。生活事件对男大学生造成的压力越大,越容易激发他们逃避困境的动机。[6]抚育长期罹患疾病的子女对父母而言无疑压力极大,然而由于抚育子女不仅涉及到义务层面,更涉及到人伦情感层面,因此这导致一些特殊儿童父母在面临抚育特殊子女时尽管在外化行为层面上对特殊子女持续的关注,却在情感层面上以情感阻断的形式来逃避压力源。这样一来特殊儿童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自然也不会高。

四、结论

(一)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水平比较低。自我分化包含的四个为维度中,属我之位的得分最高,与他人融合的得分最低。

(二)特殊儿童父母自我分化水平在年龄段、学历、家庭与收入、性别、居住地上差异不显著。在民族上仅自我分化包含的情绪反应这一维度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汉族特殊儿童父母的情绪反应比少数特殊儿童父母更强烈。

猜你喜欢
情绪反应年龄段分化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2:04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艾滋病住院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行为及情绪反应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知识如何在分化中造就语言(上)
当代修辞学(2011年4期)2011-01-23 06: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