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数字化平台,构建互动式生活适应课堂
——以《多吃蔬菜身体棒》教学为例

2018-10-16 12:17:18杜文洁
现代特殊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智障课本教学资源

● 杜文洁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应立足于学生当前及未来的生活需求,培养学生生活自理、从事简单家务劳动、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帮助智障学生学会生活、融入社会。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尤其在个体差异大的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堂上,让智障学生也能燃起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加强课堂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生活适应新课标”)提出: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数字化教学课堂应运而生,数字化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室、电脑等现代化多媒体载体进行的教学。本文中的数字化教学是利用多媒体平台上的软件制作相应教学内容的“课本”,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文本、声音、动画、网页等内容,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生与课本之间的互动,让抽象的生活适应内容更容易在课堂上被智障学生理解掌握,再借助生活实践的外扩,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打造高效的生活适应课堂。

本文以校本生活适应教材中《多吃蔬菜身体棒》一课为例,从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打造生活适应互动课堂、回归生活实践三个方面,论述在常规的一节生活适应课中如何依托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互动式的生活适应课堂,让智障学生在课堂中乐学、愿学、主动学,最终学有所得。

一、整合教学资源,制作数字化教学课本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生活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图、文、声、视频并茂,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实现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多样互动的授课方式。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在“数字化课本”上点一点、拖一拖、划一划、说一说、听一听等,实现与课本的互动。根据生活适应新课标,《多吃蔬菜身体棒》是低年级段的教学内容,引导智障学生认识常见蔬菜,如青菜、白菜、黄瓜、西红柿、土豆、胡萝卜等,并且知道多吃蔬菜身体棒的道理。整合生活中关于蔬菜的图片、视频等数字化资源,根据教学需求,利用多媒体平台制作教学课本,从而真正构建出互动式课堂。

(一)深度分析教学内容,精选生活化教学资源

实施数字化教学首先要深度分析教学内容,收集合适的素材。《多吃蔬菜身体棒》教学重点在于引导智障学生认识常见的蔬菜,初步理解多吃蔬菜身体棒。在深度分析教学内容后,选择数字化素材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能主动认识蔬菜,特意精选了生活中田地里的蔬菜,让学生模拟去田地里栽蔬菜,并配有实物蔬菜图片、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当然,在精选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图片、视频要遵循真实性、生活化原则,语音提示要有情感带入,人物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操作要简单易理解。

(二)有效统整教学流程,制作数字化教学课本

确定教学内容后,则结合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流程,制作数字化教学课本。教学流程应符合智障学生思维特点,处理好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带入式地启发学生理解中心主旨,同时注重交流分享的过程,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最后从模拟生活实践的课堂到真实的社会环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以致用。

《多吃蔬菜身体棒》一课利用多媒体平台创设“小兔的菜园”数字化课本,利用平台刮刮板功能,让学生动手刮一刮发现蔬菜都是长在田里的;采用添加图片、语音、文本的方式,让学生可以通过点一点听到相应蔬菜名称、简单小儿歌。并使用平台上的录音、拖动、翻翻卡功能,进行学生学习评价。总之,数字化课本呈现的教学内容是立体性的,教学流程是环环相扣的,为智障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

二、依托数字化平台,强化课堂师生互动

在完成数字化教学课本制作基础上,有效地依托数字化平台,让智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与课本的互动、与同学的互动、与老师的互动,探索新知。《多吃蔬菜身体棒》一课分成三大教学板块:这些蔬菜我认识、多吃蔬菜营养好、这些蔬菜我爱吃。整个数字化课本,整合了影音图文、拖移遮罩、实践操作等多元化功能,通过动态教学让智障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乐于学习。

(一)影音图文创设情境,“互动”中激趣导入

生活适应数字化课本将视频、声音、图像、文本、动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数据处理、删减、增设、编辑、存储、共享、播放演示。在教学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参观小兔的菜园”,“互动”中激趣导入。

【教学片段】

1.打开数字化课本,播放语音,同时出现画面:小兔和菜园。

师:我们的好朋友小白兔种了好多新鲜的蔬菜,听听它说了什么——欢迎小朋友们来参观我的菜园!

2.学生进入“小兔的菜园”,动手刮一刮,刮出田里的蔬菜,了解每种蔬菜的生长环境:有些蔬菜长在架子上,有些矮矮的,长在地面上,有些长在泥土里。

3.师:哇!小白兔的菜园里好多蔬菜呀!杜老师已经去买了一些回来,一起来认一认吧!

出示青菜、白菜、胡萝卜、黄瓜、西红柿等实物蔬菜,观察蔬菜颜色、形态,说说蔬菜名称。

这是本课激趣导入环节,让学生在数字化课本上动手“刮一刮”,使单向的直接呈现转为双向的在互动中呈现,让学生在与课本互动的过程中,集中了注意力。同时,师生探讨蔬菜生长环境,是师生交流思想与情感的良好互动。

(二)拖移遮罩化静为动,“互动”中主动探究

数字化课本不但有播放视频、声音、图像等简单的功能,智能控件组录音、计时器、翻翻卡、大转盘等也为互动性课本增色。拖动、交互、隐藏、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操作,化静为动,让学生们在“互动”中主动探究,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片段】

1.打开数字化课本自学,充分认识每种蔬菜。(1)点击某个蔬菜,会播放相应名称语音、儿歌。(2)呈现蔬菜图片,学生说出名称并录音,教师播放学生录音并纠正错误。(3)“猜猜我是谁?”呈现蔬菜的一部分,让学生说出这种蔬菜,再通过刮一刮被覆盖的部分,判断猜测的正确与否。

2.学生自学绘本《小黄狗病了》,老师只提示:小黄狗只吃肉骨头、火腿肠,不爱吃蔬菜,导致消化不良,肚子疼,医生说“小黄狗只吃肉不吃蔬菜,当然会肚子疼。小朋友们要记得多吃蔬菜身体棒!”绘本每一页都配有图片和语音,帮助学生理解绘本主旨。

3.师:让我们一起去给小黄狗送点蔬菜吧!数字化课本支持:呈现各种各样的食物,即肉、鸡腿、果冻、薯片以及各种蔬菜。让学生将蔬菜挑选出来,拖到篮子里。(学生独立操作,学生操作正确会出现“你很棒哦!”提示音,操作错误会出现“再想想哦!”提示音)

本环节是本课的核心环节,涵盖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数字化课本。动态的画面、丰富的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直至认识每种蔬菜。再通过录一录、播一播、猜一猜等互动,使学生巩固对每种蔬菜的认识。自学绘本也是通过各种数字化资源的支持,在互动中帮助学生理解绘本主旨,从而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多吃蔬菜身体棒”。

(三)实践操作交流分享,“互动”中多元评价

智障学生学习知识贵在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知行合一”。在巩固新知环节,用数字化课本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实践操作,再分享交流,一方面巩固对本课重难点的把握,另一方面也是多元化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

【教学片段】

1.数字化课本呈现菜市场情境图,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将喜欢吃的蔬菜拖动到篮子里,分享交流,并重点强调句式:我喜欢吃……

2.数字化课本支持,呈现学生家人的头像,学生为自己家人挑选喜欢吃的蔬菜,将蔬菜拖到篮子中,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环节实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增进相互间的情感,升华课堂氛围,同时发挥到对学生的评价功能。生活适应新课标强调:评价目标与内容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既关注全体学生要达成的共同目标,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化目标。让学生为家人挑选喜欢吃的蔬菜,并在组内交流,进一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回归真实生活,架起家校交流桥梁

在虚拟的数字化课本上的学习终究要回归生活实际,课本上的蔬菜认识了,带领学生走进校园里的菜地,认一认各种蔬菜,并且把合适的摘下来,再到烹饪课上炒一炒。从认蔬菜、辨蔬菜、选蔬菜、摘蔬菜、洗蔬菜、炒蔬菜、尝蔬菜几方面深入认识常见的蔬菜,真正做到为学生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做铺垫。将数字化课本上传至多媒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让智障学生在家中也能在平台上进行自主性学习,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家长们还可将带着学生去菜市场认蔬菜、买蔬菜、做晚饭的情景拍下来,上传至多媒体平台,让其他学生和老师也能了解彼此的生活,从而架起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互动桥梁。

立体性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出现,为生活适应课堂上互动性的增加提供了条件,为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创设了最少受限制环境,且可利用平台将课堂延伸至生活中,在实践中促进智障学生缺陷补偿、潜能开发,形成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

猜你喜欢
智障课本教学资源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青年心理(2021年28期)2021-05-23 13:20:40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24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30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