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2018-10-15 02:25吴宗宅
青年与社会 2018年17期
关键词:对策

吴宗宅

摘要:高校网絡文化是高校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文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网络文化的关系以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设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网络文化;对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已成为网民中较大的群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网络文化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指明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坚持和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系,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着广泛的影响。高校网络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沿,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提升大学生政治站位和自觉抵制网络不良思潮,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提供平台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高校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生是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网络文化这个平台上会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虚拟化程度高,监管困难。高校学生在网上交流信息,分享资源,形成了虚拟化的网络文化。网络信息传播具有高扩散性,蝴蝶效应比较明显;网络信息具有高迷惑性,各种不良信息为了达到传播的目的,用吸引眼球的标题或者图片引诱点击;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上的信息综合性、多元化,既有健康向上的信息,又充斥着负面信息,西方文化改头换面渗透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他们误入歧途,形成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各种暴力、非法、黄、赌、毒等信息泛滥于互联网,广大青年学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导致有的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产生一些网络疾病,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角色无法转换,道德取向失衡,心理发展失衡。

(三)高校网络文化定位不够准确,缺乏网络文化监督机制。网络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现实,但并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它的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给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各种思想交融碰撞,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给大学生带来学习、生活便利的同时,对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高校并没有将网络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缺乏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使广大学生认为网络是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场所,使得他们沉迷网络,不断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道德甚至是人格上的缺失,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对策

(一)加强高校网络管理,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制度建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由于大学生处世经验缺乏,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高校一是要完善制度建设,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做出相应规定,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进行监督管理,尤其是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共性、个性问题区别对待,引导大学生网上网下行为一致,减少直至消除网络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二是要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全员参与,学校领导、教师、辅导员、机房管理员、宿舍管理人员、班团干部等全员上阵,为大学生的发展共同努力。

(二)强化校园文明教育,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校园文明教育既包括现实的校园文明,也包括虚拟的网络校园文明教育,尤其是要加强网络校园文明教育。虚拟的网络社会不是法外之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社会,都学要法律和道德加以规范和约束。不良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高校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用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有益文化、健康文化引领校园网络文化的方向,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打造学生参与度高的网络文化产品。高校应根据网络独特的发展规律及其丰富的内涵,结合现有经验,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和师生需求,提供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一是要加强规划,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校园资源,建设以红色网站、校史网站为基本,以师生学术研究、校内外新闻、师生服务网站为补充的网络文化阵地;二是建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以博客、播客形式对身边的优秀人物进行宣传,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让思想政治教育润物于无声;三是以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管理人员、优秀学生为主体,建立学生需要的、参与度高的网络版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时代精神唱响高校网络文化的主旋律,明确发展方向,创新发展理论,提升网络文化影响力,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消除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红莲.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_以保定学院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7).

[2]李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3]杨硕.高校网络文化现状调查分析和建设意见[J].牡丹江教育学报,2014(12).

猜你喜欢
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