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

2018-10-15 03:16
关键词:风险意识手术室常规

姚 莲

(贞丰县人民医院,贵州 兴义 562200)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进入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大多属于生命垂危患者,可以说手术室承载着很多患者生命的延续。手术期间流动人员较多,导致各种意外风险事故不断发生,属于危险高发科室。因此,有必要做好手术室管理工作,确保患者不受到意外风险的二次侵害。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本文通过将风险意识管理应用到临床中来进行结果分析与对比,探讨最终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6月进行手术的患者50例,根据手术程度均匀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25例。常规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均在22岁~65岁之间;其中有10例患者属于急诊手术,15例患者都是常规手术。实验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均在23岁~66岁之间;其中有9例患者属于急诊手术,16例患者都是常规手术。两组患者在手术类型、年龄差异、男女比例等无明显差异,可进行观察对比。

1.2 方法

1.2.1 常规组护理:对于常规组护理采取医院一贯的护理措施,手术前做好消炎吊水之类的工作,对患者进行常规查房。患者身体可以进行手术后直接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同样进行常规查房。

1.2.2 实验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风险意识管理应用其中,尤其是对护理工作者,进行风险意识管理培训等,具体措施如下。①提高护理人员基本护理知识。想要对手术中存在危险因素做好安全防护,首先需要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进行训练提升,医院定期的为护理人员开办风险意识讲座。选取真实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建立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手术室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实战演练,细化应对措施,培养护理人员的反应能力、应急能力等,降低风险突发率。②制定相关护理流程体系,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可设立独立的手术室以及小分队,手术期间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特征进行严密的监控,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汇报相关医师,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时,需要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具体的交接。③在进行手术时,患者由于打了麻药,很多患者属于意识模糊状态。手术过程中缺乏自身感受,设立专门的应急协助组,主要在于协助主治医生检查相关手术器械。如止血钳、消毒液、剪刀、氧气等,确保数量种类齐全,做好消毒工作,处于正常使用范围内[1]。④手术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情况与神态变化,及时将测量到的相关数据(体温、血压、心率等)向主治医生汇报,汇报时确保真实性、对应性、准确性。护理期间,给患者足够的心理安慰,了解患者需求,多向患者讲解相关病诊的修养方法与健康知识,为患者建立自我修养意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出现的风险事件概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向患者调查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中出现不满意的原因等进行最终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不同护理方式来研究对比,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评分对比分析,n(%)表示记数资料,差异有统计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 果

常规组发生风险事故8例,占32%;19例患者对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态度表示满意,患者满意率76%。实验组发生风险事故1例,占4%;24例患者对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态度表示满意,患者满意率96%。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实验组风险事故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对比表 [n(%)]

3 讨 论

两组护理对比发现,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教育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对待患者有了不同等级的护理效率提升。通过实验组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表现来看,都非常富有责任心、积极主动的做好每一步护理措施,将风险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伤口更好的愈合恢复,同时做好患者与主治医生之间的连接沟通工作,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最终护理效率[2]。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手术室常规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常规之外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