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裘山山
1983年夏天,一个17岁的女孩儿跑到我刚刚就职的教导队来找我,告诉我她考上大学了。她是我大学实习时教过的学生,教过40天。
1982年秋天,我到一所县中学实习,教高二。我当时24岁,说一口普通话,充满了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热情和浪漫,比如会利用晚自习时间给全班学生朗读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希望他们珍惜生命,珍惜青春;晚自习时发现教室外的晚霞非常美丽,就停下讲课让所有同学走出去,站在长廊上看晚霞,直到晚霞消失,然后让他们就此写一篇作文。我还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一定要走出家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的这些做法很对高中生的胃口,学生们因此都喜欢我。特别有几个女生,总围着我转,一下课就寸步不离地跟着我。
这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儿就是其中一个。她后来告诉我,当时我看她穿了一身很破旧的衣服非常着急,问她:“你就穿这个去上大学吗?”她说她只有这身衣服,家里四个孩子,父母务农,生活很困难。我便把她带回家,从自己不多的衣服里找了几件给她,有牛仔裤、衬衣和T恤,好像还有件毛衣。因为她个子比我略矮,所以都能穿。
这件事我完全忘了,只记得她来看过我。20多年后的某一天,她突然打电话找到了我,在电话里激动得语无伦次:“裘老师,我好想你啊,我一直在找你。裘老师你知道吗?我上大学时你送我的那几件衣服我一直穿到毕业,后来我们家情况好些了,我就把你送的衣服洗干净包起来放在柜子里。每次搬家我妈妈都要说:‘这是裘老师送你的衣服,不能丢。’”
接到这样的电话,我像领到了上天的奖赏。
而这个当年的小姑娘,如今的高中数学老师,仍在源源不断地奖赏我:她亲手剥花生米寄给我,亲手灌香肠做腊肉寄给我,亲手绣十字绣寄给我。无论我怎么劝说,都挡不住她做这些事。
最让我感动的是2013年元旦,当时我正经历一生中最寒冷的日子:父亲罹患重症,母亲身体也不好,一个在医院,一个在家。由于每日来回奔波,我也病倒了,发烧,头痛。晚上躺在母亲身边,我一边安抚母亲,一边忍受感冒带来的折磨,心情实在是阴冷到了极点。
忽然叮咚一声,我接到了一条短信:“裘老师,在偌大的地球上能和您相遇真的不容易,感谢上天让我们相识于1982年。您让一个从未奢望上大学的穷孩子有了上大学的梦,并最终实现了梦。从此她的家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她的弟弟妹妹也努力学习,一家四个娃都上了大学,而他们的父母几乎是一字不识,这是一个奇迹。感谢您,裘老师!”
我的眼泪瞬间涌出。我知道她并不了解我当时的情况,她只是在表达她的感情。而这份感情之于我,在那一刻实在是太重要了,是寒冷的冬夜里最温暖的一束火光,让我的心重新热起来。原来30年前20多岁的我给30年后50多岁的我留下了一根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