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培
【摘 要】对学生体育课程的成绩进行考核以及评定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本学期所学体育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检查,主要考核学生对于本学期体育内容的熟练程度以及实际效果。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的教学改革中对于体育学科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对于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不能再使用原先的标准,需要建立更为合理和全面的考核标准。本文首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从中发现体育成绩考核标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改革 考试评定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考核成绩的评定大部分是技能分数和达标分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产生的结果就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的体育成绩较高,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的体育成绩就会比较低。这样的结果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的体育素质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已有的高职院校体育成绩评定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精神和发展,所以急需建立一套紧密结合时代潮流并且能够满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的新的成绩评定系统。
一、我国评定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成绩的现状
现阶段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进行评价的内容主要是体质测试以及运动技能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积极健康的体育竞技精神和参与精神等这些素质的评定却避而不谈。这样的成绩评定只针对所有学生的共性发展,不利于高职学生个性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评定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教师手中。即使有的高职院校实行学生自我评价,但大都流于形式,从本质上看高职院校的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的成绩考核评定体系只是从上而下进行评价,对于同级别的以及自下而上的多元化的考核评定标准没有深刻认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成绩的评定都是在重视最终的结果性评定,对于不同时间段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改善情况无法做到及时、科学的反馈,所以体育成绩的评定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课程进行成绩评定的时候主要看重数量而轻视质量。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成绩评定时还是使用原有的运动成绩方法,例如跳了多少米,100米跑了多少秒,成绩的评定相对滞后,灵活性较差,无法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相适应。
二、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成绩评定模式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成绩评定模式导致“应试”现象日益严重
在人们传统的思想认识中,高职学生的期末体育成绩就是该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的象征。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课程的目的变成了只是考核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为了取得高分或者是不挂科,高职院校的體育课程就成了为考试而教学,为考试而学习,期末考试结束了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结束了,“应试体育”日趋严峻。
1.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成绩评定模式导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降低
成绩评定的合理性即要体现教师的教学努力程度和教学质量,也要体现学生的学习程度。在对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对学生成绩评价的因素中,专业技术成绩的比重不是很高,不到60%,大部分学校主要以出勤率作为最终成绩的主要参考指标,这对于体育课来说并不是很科学。这也表明大部分高校把体育课技术水平的高低在体育课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心理发生变化,觉得考试好成绩的取得很容易,最终学生没形成体育锻炼的兴趣,没学到一技之长,更不用说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2.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成绩评定模式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日益下降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连续20年呈现下滑趋势,最近几年有所回升。在2005年的全国体质测试调研中显示,大学的肥胖率在提高,肺活量、速度、心肺耐力等指标呈现下降趋势。在调研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中,选择了“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的教师比例是84.16%,选择了“应试体育的危害”的教师占61.76%,选择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占43.04%,选择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师占41.52%。其中在这些原因中,比例高的前三项是正是我国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学生体育成绩评价重要参考指标,正是这种应试教育的评价办法,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导致教师教学质量的下降,最终受害的是学生本身,没有学到拿手的技能,也没有提高了学生体质水平。
三、结论与建议
1.体育教师评价的主动权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最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我们应当切实履行教师职责,对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严慈相济,平等对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尽量做到评价公正合理,即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又要能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2.学生评价的自主权
考试只是手段,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兴趣,最终使学生学到一至两门比较擅长的运动技术,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为以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权,在每学期,不管他学的什么项目,考试项目由他自己选,选自己爱好的项目,他比较擅长,也会积极地练习。
3.相对评价
相对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先天的条件和努力程度而言,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最后成绩,也要观察到学生过程中的努力,只要学生尽力了,我们要看到他的起点和进步,即使没有达到很好的成绩,也应该给予正确的适当的评价,给予肯定。
4.将评价的标准区间值增大
为了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学生的自卑感,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我们采用ABCDE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相差20分,正好换算建成我们中国的100分制。这样的设计即让学生有努力的劲头,又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参考文献
[1]李世荣.谈教学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5(32)
[2]李静.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3)
[3]赵红.我国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
[4]潘晟.江苏省高职、专科学生和本科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6)
[5]宋述雄.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
[6]杨卫华.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思考[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