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进餐常规培养策略

2018-10-13 11:46刘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小班环节习惯

刘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86-01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一切课程皆生活,一切生活皆课程。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学会挖掘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各环节教育资源,牢牢把握生活环节的独特教育价值和内涵,才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这一理念的重要表现之一,而幼儿的一日三餐又是生活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有目的的把握各年龄层次幼儿的特点,科学合理的組织进餐环节,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更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生活学习习惯和基本能力,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完整的进餐流程无外乎餐前准备、进餐指导、餐后活动三个环节,下面我就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师指导策略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和常规。

一、餐前准备

“幼儿需要的就是幼儿园必教的”,“饭前盥洗”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饭前组织幼儿有秩序地进行盥洗,排空大、小便、流水洗手,并保证洗手后不再接触餐具之外的物品,杜绝病从口入。为防止这一环节幼儿过于分散出现消极等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班教师一定要做好合理分工,选择适宜的站位,确保所有的幼儿都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还要关注到个体,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导。

如:小班,可有一名教师运用故事、手指游戏、儿歌、借助多媒体等形式,组织幼儿分批、分拨进入盥洗室和卫生间,另一名老师选择站在能同时关注到盥洗室和卫生间的位置。有了教师的如影随形,小班幼儿在进行盥洗和如厕环节也能得到相应的帮助,有了活动室内的活动组织的吸引,幼儿也能快速地完成盥洗、如厕活动。

中班:相对于小班幼儿,中班幼儿各方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餐前盥洗这一环节,可将“活动组织者”由老师转换成幼儿,借助“小舞台”、“星光大道”等区角及其它道具,给幼儿一个展示、表演的时间和平台,既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表现力等,又为教师掌握本班幼儿的发展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样一来,幼儿高兴、教师轻松,各得其所。

大班:在这一阶段,可以充分发挥值日生的带头引领作用,所有环节的管理者变教师为幼儿,既考验了幼儿的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能力,同时也能历练出一批号召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卓越的典范;值日生还可以承担起桌椅摆放、餐具发放的职责,教师完全可以超脱事外,变参与者为观察者,需出手时再出手!

在餐前准备这一环节,安全管理的细节体现在,给幼儿提供的一切环境和物品必须是安全的:(1)盥洗室地面无积水;(2)洁厕灵、84等不能和洗手液混放;(3)同一时间段盥洗的人数要适宜,切记造成拥挤;(4)要及时为自我服务能力差的幼儿提供帮助;(5)为幼儿提供的饭菜,特别是汤,一定要温度适宜,谨防夏日烫伤事故的发生。

二、进餐指导

怎样在就餐环节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常规是尤为重要的一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取的指导策略也不尽相同。

小班:小班幼儿由于身心发育的特点和年龄特点,很可能导致在幼儿园不爱吃饭、不想独立吃饭、过分依赖成人等现象,那怎样让幼儿爱上吃饭,愿意独立使用餐具吃饭呢?可以尝试调动幼儿的进餐兴趣为基点。如:(1)选择合适的音乐,用音乐激发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2)老师事先了解菜谱,通过观看挂图、视频等,借助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对要吃的饭菜及其营养价值事先有所了解,产生想吃的欲望,变“要我吃”为“我要吃”;(3)还可以通过“现身说法”,选择班上的“小美女”、“小帅哥”和老师一起表演,旨在表达:好好吃饭,我才能变美变强壮!

中班:中班幼儿的就餐培养重点可放在基本进餐常规的建立上,看幼儿是否愿意根据规则来参与进餐各环节的活动内容。如:(1)怎样排队取餐;(2)端着碗与同伴对向行走时如何避免冲撞;(3)怎样掌握勺子、筷子的正确用法;(4)控制好进餐时间,不边吃边玩;(5)吃饭时的坐姿要正确;(6)不挑食、偏食;(7)用餐完毕后桌面怎样整理等。

大班:大班幼儿的培养重点是看幼儿能否主动遵守进餐秩序,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经过在幼儿园两年的生活,相信大班幼儿已经对就餐的常规和方法烂熟于心。这一阶段,只需要教师对个别出现困难的幼儿予以个体指导,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关注幼儿的进餐心理健康,对于“吃饭困难户”,不催促、不放弃,要持之以恒地采用鼓励的方法,同时注意一定的技巧,千万不要让孩子将吃饭变为一种负担。

班级进餐常规建立的特别好的,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些改变和突破,让幼儿在园进餐时吃出惊喜、吃出创意:(1)打破“食不言”的禁忌,吃饭环节可以让幼儿在不影响进餐时间的前提下做一些轻声交流,愉悦心情、帮助消化;(2)改变传统的座位习惯,变一桌为两桌、变小方桌为大圆桌;(3)改变吃饭的地点,在确保整洁干净的前提下,吃饭时可出教室、到走廊;出走廊、到操场,一切改变和创新都是为了为幼儿创设更愉快宽松的就餐氛围,提高进餐质量,值得一试!

在进餐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细节体现在:(1)物品的摆放一定要安全,盆、桶、餐车等的位置要方便教师操作,但不能有碍于幼儿活动;(2)幼儿的饭碗、汤碗、渣盘放置的位置既要方便幼儿进餐,也不能有碍于幼儿的活动;(3)教师在添饭、添汤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时间、找准位置,谨防烫伤幼儿;(4)用勺、用筷的指导,既要指导幼儿正确的使用方法,又要密切关注使用过程中幼儿由于方法不当或疏忽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的伤害;(5)进餐中、后期,由于幼儿吃饭速度不一致,造成幼儿的又一分散时间节点,有饭后盥洗的、如厕的、进入活动区的等等,班级教师一定要及时做出观察和调整站位,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需要。

三、餐后活动

餐后活动的组织是进餐环节的最后一个流程,也是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一个环节,经常会出现疏于管理、放任自流的现象,所以餐后活动组织也是考验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饭后不宜剧烈运动,老师们多半采用饭后安静活动:散散步、折折纸、画画、玩玩橡皮泥,或集中讲讲故事等方式,积极在此环节为幼儿创造一个与同伴融洽交往,师幼积极互动的场所,中、大班的幼儿也要借此机会发挥值日生的作用:帮助保育员收拾餐具、整理、清扫活动室等。

餐后活动的组织,安全注意事项有:(1)坚决杜绝追逐打闹、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引起幼儿情绪亢奋、出现身体不适;(2)午餐后一定要有10—20分钟的消化时间,再进入睡眠室进行午休;(3)进入睡眠室之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检查,谨防出现幼儿幼儿好奇,将骨头、鱼刺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的物品带进活动室,在未入睡时进行把玩,造成身体伤害。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而好习惯的养成也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需要我们幼儿教师用理念引领行动,长此以往,简单的事情长期做、反复做,牢记于心、行动于身,才是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才能让每个幼儿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小班环节习惯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