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宇
【摘 要】小学美术具有形象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应用“同课异构”能够更好的促进美术教学的开展。本文主要对“同课异构”的含义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从备课、上课和评课等方面来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同课异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49-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更加的注重开放性,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纷纷引进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方式,“同课异构”就是其中的一种。“同课异构”要求教师对教材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让教师对于美术课堂教学的特点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由此可见,加强对“同课异构”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同课异构”的含义
“同课异构”主要在于“同”和“异”在教学中的所指。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对这两个字进行分析:第一,从教学要素的角度分析,“同”在教学中是指教学教学客体相同,即教学内容的相同,教学对于教学文本课堂标准的理解相同,教学目的的相同。“异”在教学中是指教学主体存在差异,即教师和学生的不同,不同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所表现出的教学风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二,从时间角度来分析,可以将“同课异构”分为基于一节课和基于一门课程这两种情况[1]。基于一节课的“同课异构”是指一节美术课(通常为40-60分钟),需要完成多项不同的教学任务,而不同的教学任务就由擅长这一任务的教师去完成。而基于一门课程的“同课异构”是指,美术课程中多个教学单元所组成的相对独立且学时较长的教学任务,而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由不同的教师来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并且由擅长的教师来完成专项的教学任务,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不论是从教学要素还是从时间角度来对“同课异构”进行分析,其中的“同”主要在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相似,而“异”则是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差异,并根据教学主体的差异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同课异构”的措施
1.备课—探同思异。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美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了集体备课的形式,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得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沉闷。针对这样的现象,小学美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要将集体备课和个体备课相结合。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一起探寻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以及教学方法,然后利用公共的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备课,这就是所谓的“探同”。而“思异”则是指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个体的情况,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怎样才能够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吻合[2]。另外,在对班级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用“大一统”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方式来对待每一位学生,而是用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事先多预设几种教学组织形式,比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游戏学习方式等,在备课充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动态的变换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从而有效的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2.上课—求同存异。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一般都会遵循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也就是教师的讲解要精简,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练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教师只会采取同一种教学方式,使得很多的学生都无法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很好的进行理解和接受。在“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当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选择符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有的学生比较适合短期作业,有的学生比较适合长期作业,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类教学,并对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于适合短期作业的同学要求他们在能够大致掌握绘画技巧的基础上海能够充分的体现相互自己的绘画风格;而对于适合长期作业的学生不仅要求学生要把握好大的画面关系,还要求画面必须要完整精细。对于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的选择是在室内进行课堂教学,还是带领学生去到课外进行写生教学。
3.评课—明同析异。
在对美术教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明同”是指明确美术学科评课的共同关注点,首先需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美术教学的基本特征:①教学是否能够体现直观形象性,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营造了教学美感;②教学是否能够体现出创造性,激励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提升是否有很大的帮助;③教学是都能够体现出灵活性,教师是否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3]。其次,要看对课程资源的開发和利用程度,教师在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要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比如:利用电影和动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于形象的感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最后,要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程度,关注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是否尊重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有着全新的认识,并对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美术能够对学生起到艺术启蒙的作用,将“同课异构”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要灵活的运用“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深入的了解其内涵,从而有效的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娜.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同课异构”[J].美术教育研究,2017(6):90-91.
[2]赵紫冰.“同课异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6(3):142-142.
[3]曹福章.“同课异构”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15(47):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