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10-13 10:24李政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政波

【摘 要】在新课改继续深入的情况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也相应做了一些调整,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方面。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来试着分析一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29-01

前言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堪称是人一生中的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目的便是让学生的文学素养有一个好的培养,而且,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还需要培养学生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对一篇阅读文章能够发表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而要使得学生拥有这样的能力,就必须结合书本上面的教学内容,来使得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能够梳理一篇阅读文章的脉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一些知识。接下来,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为例,来试着探讨一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们常讲这样的一句话挂在嘴边,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句话来看,便能够知道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那么他们才能够主动参与进阅读教学中来,而只有他们参与进来了,其阅读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例如,我们以“窃读记”这篇文章为例,应如何来引起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阅读兴趣呢?最为主要的,是需要正确的引导方式。我们也知道,小学生的年龄大多出在7-12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没办法自行集中注意力的,所以便需要老师采取一些措施来吸引他们的目光。就以刚刚提及的“窃读记”这篇文章为例,我们可以借助电子设备,来将有关这篇文章的视频找出来,在学生阅读之前,便将这个视频放出来,在熟悉了视频内容后,学生便会对这个视频的衍生文章产生兴趣。如此一来,便会使得他们自发的去了解这篇文章所讲解的内容,并在这之中感受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二、应加强对字句的掌握

想必每个语文老师都很清楚,语文这门学科其实就是有许多的字句组合而来的,就像是一个个文字组成一个句子,一个个句子组成一个完整的段落,一个个段落便汇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字的重要性。由此,我们想要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最首要的便是帮助他们理解文章中的一些词句。

例如,我们以“走遍天下书为侣”,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便是在浏览过程中看看哪些词句是自己不会的,将其勾画出来,然后去寻找答案。就如这篇文章中,需要学生认识的生词便有“伴侣、娱乐、毫不犹豫、零次......”这些,而需要学生理解的句子也有“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作者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那么故地和想去就去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先理解这些内容,然后再来带领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够让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态度太过草草了事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还需要老师适时地引导,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去文章中找寻一些未知的答案,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能力便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养成正確的阅读方法

外国的一位伟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即“读书不应该追求数量,而是应该将所读的书读精,对于好书,必须精读。”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把握住这样的一点,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些阅读文章,有的地方是需要精读的,有的地方确实需要略读的,所谓的略读就是大致浏览一下全文,对文章的主旨以及背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说到精读,则是指需要学生进行细致的阅读,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对文章的细节有一定的掌握。

例如,我们以《我的“长生果”》这篇文章为例,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需要略读,在大致浏览全文后,对于文章的一个目的有一定的了解,即“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题目中“长生果”这三个字的寓意,从而来学习作者的在文章中蕴含的读写方法。”接下来,便是需要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精读,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哪些是需要精读的呢?就比如说,在文章之中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一些事情,那么具体有哪几件事?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通过这样的阅读步骤,来使得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有一个了解,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还需要学生结合文中的一些用词造句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如此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可合理阅读课外书籍

除了阅读教材中的文章,还可以阅读一些教材外的文章,这些课外文章可以对学生的一个知识视野进行充分的拓展,就比如说《昆虫记》、《红星照耀中国》、《史记》等。《昆虫记》可以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红星照耀中国》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在延安发生的事情,让其对延安精神有一定的了解,《史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

通过分析这样的一些课外书籍,我们便可以发现,其实课外书籍相较于教材内容,它其中阅读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是极为深奥的,而且课外书籍的种类多样,有史学类、生物类、文学类等,也正是是因为它的种类丰富,所以才能够使得学生们的阅读能够更加丰富,其阅读能力才可以得到提升。但是现在一些人却认为,课外读物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其实这样的一种思想是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这是很错误的想法。由此,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让一些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融进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这样才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五、结语

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一定要在阅读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在对其进行文化素养的渗透中,懂得采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加强对字句的掌握、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以及可合理阅读课外书籍等方式,通过采取这样的一系列措施,来使得阅读课堂变成一场研讨会,让学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或看法,并让课外的阅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方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策略的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20.

[2]郭华.体验:学生阅读能力的生长点——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7,(12):13-18.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