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模式

2018-10-13 10:24刘雪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刘雪

【摘 要】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能够探寻出最为理想的教学模式,达成高效教学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关键性的作用,打造出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以及人才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在这条路上,还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本文从小学语文理想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出发,将提出几点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希望能够为理想课堂的建成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理想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98-01

引言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的教学手段也应有所不同,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标准的模式,需要每一名教师在实践中的摸索和总结。但在此基础上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而不是盲目的创新、无目的的滥用各类教学方法。

一、构建小学语文理想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语文教学需要把握的整体性原则指的是教师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而不是单单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同时,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偏向于一些能力强、成绩优的学生,否则是无法达到理想教学状态的。

2.基础性原则。

学生从“呱呱”落地起,语言就和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入学前,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丰富的口头语言基础。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3.发展性原则。

学生一旦独立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便会逐渐将课文的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师的引导是至关紧要的。现行的“举一反三”“导引发现”“推演尝试”“生疑求异”“虚拟设置”等教学方法,对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4.层次性原则。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受教育者因先天的影响而形成了个性差异。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这一客观事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多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愉悦[1]。

二、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的构建

1.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自主、合作为主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始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教学中,该教学模式突显了学生的自主性,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施展各自的才能,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将该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并与其他教学模式灵活的组合,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保持在6至8人,组与组之间学生学习水平大致相仿,即优等生、学困生及中等学生的比例一致,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选择一名比较细心的学生记录合作学习流程和结论,再挑选一名比较活跃的学生作为组织副组长,从而形成一个结构及功能较为完善的学生学习小组。学生分组完毕后,教师提出合作探究问题:“为什么马克·吐温水城威尼斯唯独选取小艇来作为文章主角?”以及“在《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馬克·吐温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教师此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威尼斯风景图片及视频,加深学生对威尼斯的印象。学生在讨论结束后,记录员上交讨论报告,并由小组内部选择一名学生来进行发言,将小组讨论结果向大家汇报。最后,教师评价各个小组的讨论及发言情况,并加以总结,同时深化文章主旨。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学效果得以凸显。

2.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创设教学理论是上世纪30年代在英国首先提出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国内对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研究也颇多。当前情境创设教学模式主要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2]。情境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不逊于合作学习模式,且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获得了应用。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材内容的故事性较强,更需要利用情境教学法带给学生以画面感,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激发情感。

例如,在《赠汪伦》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教学情境,并鼓励学生加以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赠汪伦》教学视频,视频中李白和汪伦二人洒泪分别的场面十分震撼,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抓住诗词主旨。笔者在实际教学之中,讲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时,一名学生在教学中忽然提出一个问题,“汪伦在岸上唱的是什么歌?”笔者觉得学生这一问题问得比较好,随即向学生阐述,在古代诗词都是通过吟唱来展现的,所以汪伦极有可能是在唱一首诗,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为了进一步凸显教学效果,笔者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找出唐代及唐代以前的送别诗歌,学生此次家庭作业完成情况非常好,课堂教学氛围也十分活跃,充分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3.精心设置提问语。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构建理想课堂的关键一环。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调动他们思维,因此必须把握好语言、控制好难度,否则不仅无法发挥出提问的作用,还将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例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就这样提问:“鸟的天堂好在哪里?”由于疑域太宽,学生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我又换了一种问法:“鸟的天堂在文中出现了四次,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不加引号?”这样的质疑,思维的焦点就在“有没有加引号”的差异上,指向比较明确。思考的目标相对集中,探究的过程有具体的支点,自然提高了探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由此可见,课前精心预设好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材因素,课堂环境因素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元瑛.强化组织调控实现合作目标——浅议小学语文小组合作组织与调控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6):27.

[2]章海兵,张丽.巧设情境,激活课堂——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60):41-4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