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应用

2018-10-13 11:46陈小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探究式教学新课改

陈小蓉

【摘 要】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小学品德与社会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改革工作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步。经过相关研究发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中,傳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下,渐渐失去了对品德学习的兴趣。本文针对探究差异教学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研究,以保证其教学价值为基础,并针对该方法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小学品德;新课改;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90-02

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主要是指学习科学的研究过程,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断进行的探究式学习,将其应用在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工作中。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品德课程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在新课标教学环境下,对学生这两个方面的培养,成为了当前小学品德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学工作。而探究差异教学方法的提出,正与当前教学需求相符合。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培养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探究差异教学法的意义

探究差异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工作中,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教学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对当前品德课程中重点知识实现自主学习和探究。并且还可以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展小组间合作交流的方式,更好的达到现阶段的课程标准,同时还能够满足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要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除了小学品德课程之外,许多学科都受到了探究差异教学的影响,运用它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在探究差异教学法的影响下,学生可以对课程教学知识进行了解,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探究差异教学法的应用

1.探究差异教学法的原理。

探究差异教学法基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水平的高低,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留有空余时间通过阅读、观察和思考对课本进行探究。课堂教学中,还需要老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进而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做到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从而研究出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并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因果。学生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反复研究,最终形成自己的概念,并解决了问题的关键,在日常学习中,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程知识。

2.明确教师教学主题。

在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现阶段的教学重点明确化,并根据课程教学工作的进程,设立相关的课程教学主体,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课本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同时,教师还应当科学合理的利用课堂时间,将差异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课堂教学知识与实践运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小学品德教学工作而言,为了能够落实探究差异教学法,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按照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然后选择相对简单的知识点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分析。其次,在课程的安排上,要严格控制课程的学习进度,对于那些不能在课堂学习中完善的问题,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和讨论,进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开拓能力。

3.对探究差异教学方法实现科学合理的总结。

探究差异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对教材实现积极探索。由于在教学工作中,每一位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知识水平差异,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探究差异教学法中受到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反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学总结和评价工作不仅是针对教学工作本身进行的,还包含了学习方法和某些问题的应对策略。此外,教学总结还要能够以知识的难易程度为基础,不断进行梳理和整合,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完整的知识结构。

三、探究差异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1.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差异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优先设置相应的情境问题,然后通过与课本的结合,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课本知识学习,并对课本情境做到最大程度的还原,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编者在编书时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能够对知识充分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能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关系,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与课程相结合。因此探究差异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相关知识,同时还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2.激发学生学校热情。

对于小学的品德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学习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巧妙运用生活中的事例,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问题,与同学们进行探讨分析,提高学生对品德学习的兴趣,例如:设置有趣的话题可以提升学生对品德课程的热情。在小学品德课堂中,一个有趣的话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究精神的提高。除此之外,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想问题,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兴趣,合理设置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四、总结

小学生还处在天真烂漫的年纪,思想和行为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小学阶段的品德教学对塑造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意义。在当前的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老师的教育方法深刻影响着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和道德水平。因此,小学品德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积极的调整,使探究式教学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发挥。不同年级小学品德教学状况不同,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法应用时也要从教学实际及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全面促进小学品德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燕萍.探究性教学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意义与应用探讨[J].开心:素质教育,2017,(9).

[2]王玉姣.探究情景教学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49).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探究式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