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及人性化融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分析

2018-10-13 10:24旷章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机制创新制度化学生管理

【摘 要】在开展高职学生管理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管理机制的束缚,通过开展制度化及人性化的制度构建,提升高职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现代教育体系,让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体系中,针对高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践行并落实高职教学改革理念,推动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以真正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开展教育,实现高职教育创新。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制度化;人性化;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07-01

一、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年龄特点,高职学生管理一直难度较高,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制度化及人性化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开展高职学生管理过程中,科学的制度体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度化及人性化的融合,对于提升管理效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本文立足高职学生管理实践,分析高职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制度化及人性化的有效创新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现代学生管理体系。

二、制度化及人性化管理对高职教育的意义

1.制度化有助于规范学生管理。

在开展高职院校管理中,通过制度化管理体系构建,可以规范学校秩序,为学校的正常运转夯实制度基础。通过规范的制度构建,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有章可循,进而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引领高职院校的规范发展。

2.人性化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性。

在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学生自主性较强,如果一味追求规范化管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则会遏制学生的积极性,无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动性的激发。开展人性化管理,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一个重点探索领域。

3.制度化及人性化融合优势。

探寻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创新,提升制度化及人性化的融合层次,可以满足不同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既能保障正常的学校管理秩序,同时也能提升學生的自主能动性,引领校园发展,实现高效管理目标,符合现代高职院校发展方向[2]。

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1.学生管理理念滞后。

高职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职责并非教授知识这么简单,学生能力的增长也和教师的指导息息相关。但在现今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素质有待提升,这都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尤其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上还缺乏一定的计划性与科学性。学校的不重视是其次,最主要是教师个人在提升的过程中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难免会给学生工作带来阻碍,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高职教师的机制构建水平,把好学生发展的基础制度关[3]。

2.学生思想日益多元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质量与速度,过量的信息摄取也让学生在进行高职学习的时候变得盲目,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系统化学习。此外,在学习中缺乏信息筛选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这些都是导致高职教学难以畅达的原因所在。在常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进行地加工与处理,而非我们常见的全盘接受,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高职学生管理面临新的形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于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人员,不能忽视这种变化,而要根据外部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学生管理制度模式与路径,创新管理理念,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4]。在实践中,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调整工作理念,通过整合学生管理体系,提升高职学生管理的综合工作效果。

四、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实现制度化及人性化融合的策略

1.优化学生管理组织架构。

在高职院校组织机构改革体系中,也要对组织体系进行全面分析,确保能建立健全更加贴合高职院校发展需求和运行需要的管理机制,维护学生管理流程的完整性。在基础结构中,要建立健全学生管理组织体系,确保管理应用效率的最优化,且能有效提升各个学生观念里层级之间的管理水平。也就是说,借助有效的学生管理机制就能完善内部管理效率,确保适应现代教育环境,激发高职院校发展动力,在变化的环境中建立更加系统化的学生管理体系,维护教学改革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学生职能管理机制中,要将管理机制和职能控制作为关键,有效完善垂直化学生管理控制效率,维护学生管理目标的基础上,保证整体流程的实效性和应用价值[5]。最重要的是,要想合理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满足教学实践要求的基础上,提升标准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在职能化组织结构中,高职院校高层要利用更加系统的协调机制优化管理,也为高职院校实现战略层面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

2.制定科学的学生管理规范。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系中,学生管理规范化制度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是决定整体管理效果的根本,基于此,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管理机制作为根本,有效按照制度要求约束具体工作,确保制度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实现管理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制度中,要结合高职教育理论,对管理矛盾点和集中点予以关注,制定更加贴合高职院校发展需求、学生管理的策略,确保具体工作能得到落实,维护学生管理制度的综合水平[6]。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内,教师往往会受限于管理制度,工作效率也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甚至会出现学生工作管理效率降低的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相关部门要对制度约束机制和改革创新管理水平予以重视,有效提升管理流程的完整性。首先,要整合学生管理基础制度,在制度管理体系中,要重视基础制度构建,从而提升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提升学生管理的执行效果,确保制度能发挥其实际价值。高职院校要保证具体工作能满足常规化工作流程,维护教师需求和工作习惯,优化学生管理制度意见的实效性。其次,要保证制度的完善性,要维护学生管理制度体系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建立规范化运作管理机制,确保其合理性能满足教师、学生的基本需求。再次,要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在学生管理制度执行机制建立之前,要对制度内容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在新制度建立的过程中,要对教师常态化管理体系进行改良,要明确这种改变和高职院校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管理目标。

3.加强对高职学生个体的关注。

在现代教育体系,高职教师在开展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不能采取统一性的制度化模式,而是要对学生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充分践行“生本理念”,根据学生的性格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性化管理,实现个性化教育目标。毋庸置疑,现代学生大多出自独生子女家庭,个性相对比较强,如果单纯的灌输式教育,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7]。通过人性化管理机制的创新,选取适合不同学生的管理模式,让学生自觉融入到教育体系中,对于实现高职学生管理创新而言至关重要。在进行人性化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想提升高职教育综合效果,要遵循学生的人性化感知能力,以学生需求的变化为导向,坚持以高职教育问题和学生需求为中心,提升学生管理的效果,在尊重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提高综合效果,进而反推高职教育开展,助力高职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局面,如何进行统筹协调,通过学生管理的人性化创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也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学生管理制度构建与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及时转变思路,调整自己的站位,用更清晰的教育眼光发现学生需求,进而推动现代高职教育不断向前开展。

4.注重文化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文化感知能力是高职学生管理的重点,也是一项学生管理的人性化举措。在开展高职学生管理教学中,要借助人性化管理这个工具,融入多种学生管理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充满人性的过程中感知校园文化魅力,进而理解学生管理的深层次要求,避免出现传统学生管理过于死板的问题。在构建高职院校管理文化过程中,教师要找到学生管理的最终目标,通过创新高职文化育人模式,将学生管理文化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开展高职学生管理过程中,发展校园文化不能忽视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培养校园自治文化,也需要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8]。通过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认知能力。在信息时代,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极大拓展学生管理资源,让学生利用网络上的资料进行文化学习,同时网络具有一定的互动性,通过智能化学生管理的互动操作,可以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防止出现传统的单一化管理方式,提高高职教育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学校体系的人性化、制度化构建,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体系性。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理念,转变方式,提升高职院校管理的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旭辰,杨岭,张军.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探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82.

[2]马堃,柳良江.自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精细化管理探析[J].长江丛刊,2018(17):259-260.

[3]谢建锋.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7(12):31-32.

[4]邓如涛.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7(6):56-60.

[5]郭雯.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19-20.

[6]张龙.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J].新商务周刊,2017(17):42.

[7]韩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8(10):160-161.

[8]冯杰.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5(8):111-112.

作者简介:旷章红,女,汉族,1982年10月,湖南衡阳,研究生,硕士,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机制创新制度化学生管理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